分享

浅谈古诗意境赏析

 思明居士 2020-02-02
浅谈古诗意境赏析

古诗意境,是作者在诗中通过自然或社会的典型环境抒发他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诗意、诗情和诗味,给人感到某种美的境界。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唐诗《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作者王之涣通过登楼看到的天边落日、黄河远去的壮丽景色,抒发他当时的思想感情。

浅谈古诗意境赏析

​诗的意境很深远,它通过写登楼所见所感,寄寓深刻的人生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已成为千百年来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名言。

诗的情很壮丽,我们在诗中看到了一幅非常壮丽的远山落日和黄河遥去的景象,壮怀不已。

诗的韵味很浓,短短的20个字,言尽而意无穷,读后令人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浅谈古诗意境赏析

01 优美的意境来自真或美的思想感情

《毛诗序》说:“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刘勰说:“诗人什篇,为情造文。”

可见诗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产物。只要写出了动人的思想感情,就是一首意境美的名篇,道理就在于此。

浅谈古诗意境赏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整首诗都是直抒胸臆之词,但由于写出了作者对生不逢时的悲愤,极具震撼力,历来都被认为是意境很高的名篇。

浅谈古诗意境赏析

02 优美的意境来自真和美的景象

大千景象是最动人感情的。

明代谢榛说:“景为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古诗名篇大都营造一个感人的环境,从面以景抒情,构成美的意境,收到诗的效果。

浅谈古诗意境赏析

刘禹锡《石头城》是其中非常有名的一首: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整首诗全是写景。作者在此用荒废的城址、依旧的山形、依旧的流水和寂寞的浪潮拍打空城,特别用那曾照过繁华石头城的旧月,深夜又从旧城过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极为悲凉的意境,读后谁不为之感叹繁华如梦、人世沧桑呢?

浅谈古诗意境赏析

03 优美的意境来自美的创作艺术

要形成美的意境,不但要有真或美的“意”和“境”作基础,而且还要有把两者完善结合和表达的创作艺术。

意境美的古诗名篇都是借助于美的创作艺术的。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是其中的代表作。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因被利用参与宫廷斗争,曾流放夜郎,行至今四川奉节县遇数而还,当时怀着极度喜悦兴奋的心情。他就在归途中把这种心情融入看到的景物中,写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浅谈古诗意境赏析

诗的前半段以从高而下一日千里的轻舟,寄托他极度欢快的心情。白帝城哪能高入彩云?古代从白帝城至江陵哪能一日而还?这是李白欢快心情使“物着我色”的夸张而已。

诗的后半段以越过两岸凄厉的猿鸣和万重山的江流,寄寓他终于战胜邪恶势力的叫嚷和阻拦的无比喜悦,这是含蓄的艺术。

这首诗的构思确实非常巧妙,把情和景结合得完美无缺,浑然一体;通过夸张和含蓄的神来之笔,写尽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构成了诗的欢快飘逸的意境,读后令人为之赞叹不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