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士入学年龄越大,延期毕业的可能性越高?

 阿里山图书馆 2020-02-02

目前,我国博士生培养单位对博士生学习年限的规定大体一致,即实行基本学习年限为3~4年,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6年的弹性学制。通常情况下,对博士研究生超过基本学习年限毕业统称为延期毕业,其中博士研究生如果超过最长修业年限称为超期。
  
               

我国高校的办学特色及发展思路各有千秋,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博士生延期毕业现象。为此,笔者选取了两所有代表性的高校作了专门调查,其中一所为实行三年基本学习年限的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另一所为实行四年基本学习年限的学科特色鲜明、行业背景突出的工科大学。经调查,两所高校博士生在校攻读学位所用时间存在很大差异(见图1)。 

                   

由上图可见,某综合性大学三年内毕业博士生比例最高,为41.3%,延期毕业率58.7%,博士生大多能在最长修业年限以内毕业,占比达到93.8%,超期毕业学生占比为6.2%。而某工科大学三年毕业博士生比例最低,仅为4.5%,四年基本学习年限内毕业学生占比为24.0%,延期毕业率为76.0%。最长修业年限内毕业学生占比74.0%,超期毕业学生占比达到26.0%。

比较上述两所高校的博士生毕业所需时间,可以看出工科为主的高校博士生延期毕业情况更为严重。上述两所高校按基本学习年限正常毕业的博士生最多为30~40%,大部分博士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顺利毕业取得学位。为进一步验证这一情况是否具有普遍性,笔者采取按学校类型抽样调查的方式,对若干所高校博士生毕业情况做了调查(见表1)。

              

由此可见,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时,正常毕业博士生比例最高,但也仅占50%左右。博士生无法在基本学习年限内毕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影响因素

影响博士生正常毕业的因素较为复杂,本文拟从博士生培养的关键要素入手,重点考察博士生学制设置、成果要求、培养过程及博士生自身因素等,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理策略。

              

1 学习年限设置

据调查,多数高校目前的博士生基本学习年限为三年。较短的学习年限不仅影响着博士生的正常毕业,也容易导致博士学位论文出现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质量问题较多的情况,影响着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为此,我们选取博士学位论文在相同的学位论文送审平台进行匿名评审的两所高校进行调查。

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的某综合性大学,三年毕业博士生比例为41.3%,是调查高校中按期毕业率相对较高的学校,近三年,该校博士学位论文送审一次性通过率约为75%左右,也就是说,约有25%左右的博士生在第一次申请学位时未能获得答辩资格。而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的某工科大学,近三年博士学位论文送审一次性通过率达到87.9%,远高于前面提到的综合性大学(见图2)。

         

2 发表学术成果要求

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对博士生在读期间须产出学术成果有明确要求,博士生必须达到规定的学术成果要求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这一要求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将发表学位论文作为考察博士生学术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考察其独立自主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二是借此督促博士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三是将博士生作为学校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科研成果产出,提升学校的学术竞争力、学科排名及社会声誉等。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从博士生开展研究到最终产出成果需要较长的周期,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学术训练和积累,很难达到成果的要求,这对博士生如期毕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经调研,目前各培养单位对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成果的要求大多体现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方面,一般对发表论文数量、类别及刊物影响因子分区等方面有明确规定,其中不少学校的要求偏高甚至不太合理。
   

例如有些学校规定工科博士生须发表2篇SCI论文才能申请学位,有些学校规定文科博士生发表3篇甚至3篇以上CSSCI论文才能申请学位。由于学术论文从撰写到发表需要较长的周期,博士生在基本学习年限内达到这些成果要求非常困难。

为此,本文进一步调查了某综合性大学近五年延期毕业博士生的情况,其中超过60%的博士生延期毕业的原因是与发表学术成果要求有关。一部分博士生虽然撰写学位论文较为顺利,但因为未达到学校规定的发表学术成果要求而无法在规定学习年限内毕业,还有一部分博士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发表学术论文等成果要求方面,却又影响了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也无法在规定学习年限内毕业。

由此可见,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制订博士生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要求,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更有利于博士生成长成才,值得广大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深入探究。

                      

3 导师因素

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不能很好地对博士生学业进展进行总体把握,也是造成博士生延期毕业的原因之一。目前,大部分培养单位对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设有多个质量监控环节,包括资格考试、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和答辩等,目的是通过各培养环节的考核,掌握博士生各个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进度,督促博士生不断提升科研能力。

但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少导师将关注点放在对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训练上,而对各培养环节的完成情况重视不够,督促不利。以博士生开题环节为例,我们调查的某工科大学博士生平均开题时间为入学后3.6年,再加上后面1~2年的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使博士生平均修业年限长达5.8年,延期毕业的成为普遍现象。

                    

作为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自身的科研水平、指导能力、时间投入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培养条件会对博士生培养周期产生直接的影响。据调查,造成博士生延期毕业的导师原因方面,主要是导师投入博士生指导的时间和精力不够。而部分临近退休、无科研项目、无科研经费、无高层次成果的“三无”导师指导的博士生更是无法正常毕业。

此外,部分导师指导博士生开展的科学研究项目的前沿性不够,造成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导师科研项目的相关性不强,导致博士生没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而无法按时毕业。为此,本文统计了某工科大学近三年毕业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的来源,具体情况见表2。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该工科大学近三年毕业的博士生中有近20%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为与导师科研项目不相关的自选项目、非立项或其他,而这部分学生的平均修业年限超过6年,其中50%以上出现了超期毕业的现象。

4 博士生自身因素

博士生自身专业基础薄弱、科研潜力不足,也是导致其无法按期毕业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调查,一部分学生由于对本学科前沿及相关研究领域缺乏深入了解,对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不感兴趣,从事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不够,投入研究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导致其学位论文工作进展缓慢。

还有部分博士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不强,不能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因此无法产生创新性研究成果,达不到申请博士学位的要求。

此外,本文选择某工科大学延期毕业博士生作为调查对象,统计了不同入学年龄段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率,结果发现入学年龄越大,延期率就越高(详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博士生入学年龄越大,毕业所需要的时间越长。超期毕业的博士生入学时平均年龄为29.4岁,毕业时平均年龄达到38岁,平均修业年限达到8.6年。这部分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即使是非在职攻读,年龄偏大的博士生也已经到了需要养家糊口的年纪,他们大多工作、家庭负担重,与导师和科研团队联系交流少,不能全身心投入到论文工作中,论文进展缓慢,从而导致延期或超期。

本文节选自《博士生延期毕业现象:影响因素与治理策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年第6期。感谢原文作者的辛勤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