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蔚解读《曼殊诗》33

 昵称16627923 2020-02-02

李蔚解读《曼殊诗》33




                                                  雪莱(旧译“师梨”)像

 



   [说明] 英国驻华领事馆翻译佛来蔗曾将本国莲花女士赠他的《师梨集》转赠内

兄蔡哲夫。1909年旧历闰二月,蔡从上海又将此书寄赠在日本的曼殊。师梨,

今译“雪莱”,英国杰出的诗人,极富浪漫主义情调,为人为诗,都是曼殊所十

分喜爱的。曼殊认为雪莱的诗“最奇诡,而兼流丽”,“于西土最为芬艳”。

于是,就在书上题写了这首诗。他觉得在自己“心事蹉跎”、情绪抑郁之时,收

到像《师梨集》这样珍贵似玉的礼物,对间接赠予者莲花女士是应该有所回报

的,可惜自己不认识她,无从报答,只能作罢。




                  题《师梨集》

           谁赠师梨1一曲歌?可怜心事正蹉跎!

           琅玕‚2欲报何从报?梦里依稀认眼波3ƒ。


  1、师梨──今译“雪莱”(1792.8.4-1822.7.8),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前列,作品歌颂西班牙人民起义,颂扬希腊人民在土耳其暴君统治下争自由的斗争。马克思表扬雪莱为“社会主义的急先锋”。拜轮说:"雪莱是世界上最不自私的人,别人和他相比就几乎全都成了野兽。”所写作品,极有特色。勃兰兑斯说:“"在他个性特色最鲜明的作品中,其精美程度胜过了莎士比亚;没有一个诗人能和他相比,没有一个诗人能超越他。”徐志摩说:“我实在够不上读他,因为太浓厚伟大了。他的小诗,很轻灵,很微妙,很真挚,很美丽,读的时候,心灵真是颤动起来,犹如看一块纯洁的水晶,真是内外通灵。”

     2、‚琅玕──似玉的美石,此指《师梨集》。

     3、ƒ梦里依稀认眼波──梦魂相接之意。曼殊得此书后,曾请章太炎题词书端。章在诗集第三页上写道:“师梨所作诗,于西方最为妍丽,犹此土有义山(李商隐)也。其赠者亦女子,展转移彼,为曼殊阇黎所得。或因是悬想提维,与佛弟难陀同辙;于曼殊为祸为福,未可知也。”事实证明:章太炎确实是有眼力的,曼殊果然因为原赠者为一异国女子,“因是悬想”,“梦里依稀“去认。不过,此事到此为止,后来既未为福,亦未成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