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氏在唐朝任宰相的十二人介绍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2-02

“唐因隋旧,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参议,而号称不一,出于临时,最后乃有同品、平章之名。然其为职业则一也”。

刘氏后裔在唐朝为宰相的有十二人,他 们分别是:彭城房的刘滋、刘文静、刘瞻;尉氏房的刘仁轨、刘瑑( zhuan );临淮房的刘祎( yi )之;南阳房的刘洎( ji );广平房的刘祥道、刘景先、刘从一;丹阳房的刘邺;南华房的刘晏。

以下按时间顺序简介如下:

1 ,刘文静,字肇仁,自言系出彭城,世居京兆武功,后周时石洲刺史刘懿的孙子,唐高祖时为相。

文静随唐高祖打天下,为司马,屡有军工。

唐高祖 武德元年(公元 618 年),相国司马刘文静为纳言。

2 , 刘   洎 ,字思道,荆州江陵人,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刘柳(徒江陵为徐、兖、江三江刺史)的后裔,在唐太宗是为相。

唐太宗 贞观十三年(公元 639 年),尚书左丞相刘洎( ji )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

贞观十八年(公元 644 年)刘洎为侍中;

贞观十九年(公元 645 年)刘洎为太子左庶子。

3 , 刘祥道 ,字同寿,魏州观城人。 汉景帝的孙子阴城思侯刘苍死后,其嗣子有罪不得立,遂居广平 肥乡。 刘苍的二十五世孙刘祥道在唐高宗时为相。

唐高宗 麟德元年(公元 664 年)八月,司列太常伯刘祥道兼右相,同年十二月有被罢为司礼太常伯。

4 , 刘仁轨 ,字正则,汴州尉氏人,汉章帝之子河间孝王刘开十世孙刘通(在后魏为建武将军,徒居尉氏)的六世孙。 刘仁轨在唐高宗是为相;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

唐高宗 麟德二年(公元 665 年)十月,带方州刺史刘仁轨为大司宪兼知政事,检校太子左中护;

唐高宗 乾封元年(公元 666 年)七月,刘仁轨兼右相,检校右中保护;

唐高宗 总章元年 (公元 668 年)正月,刘仁轨为辽东到道行军副总管兼安抚大使,浿江(今朝鲜境内的地名)道行军总管;

唐高宗 咸亨元年(公元 670 年)正月,刘仁轨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

唐高宗 咸亨三年(公元 672 年)十二月,刘仁轨为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 674 年)二月刘仁轨为鸡林道行军大总管;

唐高宗 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二月八月,刘仁轨为尚书左仆射;

唐高宗 仪凤元年(公元 676 年)八月,刘仁轨为洮河(今甘肃南部)军镇守使;

唐高宗 开耀元年(公元 681 年)三月,刘仁轨兼太子少傅;同年七月,刘仁轨罢左仆射,以太子少傅同中书门下三品;

唐高宗 永淳元年 (公元 682 年)四月,刘仁轨为京副留守。

唐高宗 弘道元年(公元 683 年)十二月,刘仁轨为左仆射,京师留守。

唐武则天垂拱元年(公元 685 年)刘仁轨去世。

5 , 刘景先 :原名刘齐贤,刘祥道的儿子刘景先也在唐高宗时为相。

唐高宗 永淳元年 (公元 682 年)十月,黄门侍郎刘景先同中书门下事平章

唐高宗 弘道元年(公元 683 年)十一月,刘景先兼于东宫平章事;同年十二月守侍中;

武则天 光宅元年十月,刘景先贬为辰州刺史。

6 , 刘祎之 ,字希美,常州晋陵人,汉世祖光武帝之子广陵思王刘荆后裔刘建(晋永城令,世居临淮)的后裔,在武后时为相:

武则天 光宅元年(公元 684 年)二月,检校中书侍郎,豫王府司马刘祎之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武则天 垂拱三年(公元 687 年)五月,刘祎之被武后杀害。

7 , 刘晏 ,字士安,曹州南华人,汉楚元王刘交之后,自彭城徒曹州南华,隋朝东莱令刘晋的五世孙,在唐肃宗、唐代宗两朝为相。

唐代宗 广德元年(公元 763 年)正月,京兆尹刘晏为史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事平章;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 764 年)正月,刘晏罢为太子宾客;

8 , 刘从一 ,刘祥道弟弟刘应道的曾孙,在唐德宗时为相。

唐德宗 建中四年(公元 783 年)十月,史部郎中刘从一为刑部侍郎,同中书门下事平章。

唐德宗 兴元年(公元 784 年)六月,刘从一为中书侍郎

唐德宗 贞元元年(公元 785 年)九月,刘从一罢为户部尚书。 卒,赠太子太傅。

9 , 刘 滋 ,字公茂,汉高祖七世孙宣帝后裔刘滋,唐德宗时为相。

唐德宗贞元二年(公元 786 年)正月,刘滋为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事平章;刘滋判史部、礼部;

唐德宗 贞元三年(公元 787 年)正月,因刘滋为相无所设施,被罢守为左散骑常侍;

唐德宗 贞元四年(公元 788 年),有复为史部侍郎,迁中书。

唐顺宗 永贞元年(公元 805 年)八月,刘滋为剑南东、西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同年十月被罢为检校史部尚书同平章事西川节度使。

10 , 刘 瑑 ,字子全,高宗宰相刘仁轨的五世孙,在唐宣宗时为相。

唐宣宗 大中十二年(公元 858 年)正月,户部侍郎,判度支刘瑑本官同中书门下事平章,判如故;同年四月,刘瑑为工部尚书;

唐宣宗 大中十二年(公元 858 年)五月,刘瑑因病去世。

11 , 刘 瞻 ,字几之,彭城刘氏后裔刘升的孙子,在唐懿宗是为相。

唐懿宗 咸通十年(公元 869 年六月,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刘瞻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年九月,刘瞻为中书侍郎;

唐懿宗 咸通十一年(公元 870 年)九月,刘瞻检校刑部尚书,同平章事;

唐僖宗 乾符元年(公元 874 年)五月,刑部尚书刘瞻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同年八月刘瞻去世。

12 , 刘 邺 ,字汉藩,润州丹阳人,丹阳刘氏(世居句容)后裔,在唐僖宗时为相。

唐懿宗 咸通十二年(公元 871 年)四月,兵部侍郎,诸道盐铁转运使刘邺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史如故;

唐懿宗 咸通十三年(公元 872 年)二月,刘邺中书侍郎。 同年十一月,刘邺兼户部尚书;

唐懿宗 咸通十四年(公元 873 年)八月,刘邺兼史部尚书;同年十月,刘邺为尚书左仆射

唐僖宗 乾符元年(公元 874 年)十月,刘邺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