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知识:肿瘤性类骨组织(简称瘤骨)形成

 得利者好为人师 2020-02-02

概念解读

NEWS

骨肉瘤组织学特点:在肉瘤样组织内有肿瘤性骨和/或肿瘤性类骨组织(简称瘤骨)形成.

瘤骨组织学特点

1.骨陷窝形态多样,不规则,大小差异大,体积较大,数量多,排列密集,无方向性.可见一窝多胞.

2.瘤骨细胞核大,形状不规则,异型性显著,部分瘤细胞体积肥大,充满瘤骨陷窝,陷窝内的骨细胞周围空白区显著缩小或消失

3.瘤骨钙化程度低,不均匀不规则,多数瘤骨无钙盐沉积而仅为红染的瘤性类骨组织.

4.胶原染色显示瘤骨内胶原纤维分布稀疏不均,排列紊乱,部分区域胶原纤维含量少而着色浅淡,部分瘤骨边缘有纤维束延伸入瘤骨周围的肿瘤细胞组织内

5.瘤骨边缘无蓝染的粘合线,周围分布有组织形态异型性明显的肿瘤细胞,无分化良好排列成行的骨母细胞.

瘤骨组织形态大致划分为五类

1.梁网型:瘤骨条索状交错连接呈松质骨样,钙化比例大,多见于骨母细胞型骨肉瘤

2.膜片型,瘤骨呈较大的膜片状,边缘形状不整齐,呈向外扩展样,钙化多在瘤骨中央区域,多见于骨母细胞型和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

3.脑回型:瘤骨基质条束状扭曲盘绕成片灶或索状,似脑回状,多见于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

4.花边型:瘤骨片、索或小岛状,边缘锯齿样似花边,多见于纤母型以外的其它各型骨肉瘤

5.碎片型:瘤骨呈小的碎片状散布在瘤组织内,可无完整骨陷窝或仅有一个或几个骨陷窝,多无钙化,常见于各型骨肉瘤。

瘤骨的鉴别

1.残留骨:正常的骨组织被肿瘤浸润破坏后埋入瘤组织内的部分,具有正常骨组织特征,钙化均匀完全,边缘齐整有粘合线,骨陷窝体积小,量少,排列有方向性,骨细胞可发生坏死而呈空窝。

2.瘤周反应性新生骨:新生骨的骨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无一窝多胞现象,骨陷窝大小较一致,排列均匀,可见空窝;新生骨索宽度较为一致,骨周围部分可见少数排列成行的正常骨母细胞,骨索间的浸润肿瘤组织呈涌入状排列。胶原染色显示没有向骨外瘤组织延伸的胶原纤维束

3.胶原束:与碎片状瘤骨相似,但胶原束不形成完整的骨陷窝结构,呈条束状,胶原染色显示纹理清晰,排列均匀,方向一致,形状如乱涂的笔划。

4.骨和骨周组织内原发或转移恶性肿瘤:淋巴瘤、尤文氏瘤、未分化癌或小细胞样肿瘤,瘤细胞体积小,核深染,胞浆少,形状与瘤性骨细胞或骨细胞近似。这些肿瘤浸润骨周围骨骼肌,肌浆受破坏后高度变性肿胀,HE染色红染,包绕肿瘤细胞,形成类似瘤骨基质和骨陷窝结构的瘤骨假象,鉴别要点是胶原染色不着色,Masson染色着红色而不是绿色。

瘤骨的生长方式

一是肿瘤性膜性成骨:即肿瘤性骨母细胞直接成骨

二是肿瘤性软骨化瘤骨:先有瘤性软骨生成,继而退化长入瘤骨细胞而骨化原软骨基质,过渡过程近似于正常软骨化骨步骤。

骨肉瘤起源

起源于骨内原始间叶细胞的恶性肿瘤,瘤细胞有多方向分化特性,除特征性瘤性骨母细胞外,还包括有肿瘤性软骨母细胞,纤维母细胞,组织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原始间叶细胞等,这与骨肉瘤的组织学特点相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