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隔姜灸,艾灸的历史?

 河洛紫微 2020-02-02

以上视频包括:艾灸所需要的用具;隔姜灸的做法;三毛穴的找法和作用;艾绒艾叶。

历史是重要的,再了解下艾灸的历史吧。

《易经》,第二十六卦山天大蓄卦。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老子《道德经》:“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先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旧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1火的起源

无火不成灸,艾灸之前必须要有火,首先我们简要看一下火的来历。

上古时期,在距今约五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燧人氏,三皇五帝之首,华夏文明火的始祖,古书《尸子》载:“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按阴阳五行说,火生于木,故燧人用木取火。他根据五种应天时而生长的五色木材来取火。在春天的时候取青色的榆木之火,在夏天的时候取赤色的枣木之火,在长夏的时候取黄色的桑木之火,在秋天的时候取白色的柞木之火,在冬天的时候取檀黑色的槐木之火。那么木燧之火做什么用呢?《周礼》载:“木燧取之于五木,近于人也,取暖烹饪用之。”汉代之前木燧取的火被称作国火。

上古时期还有一把火,叫明火,明火有两种,一种是冰台取天火,另一种是阳燧取火。

《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这是冰台取天火的记载,故艾别名冰台。冰台取天火运用的是放大镜原理。

东汉许慎《淮南子》载:“阳燧遇日则燃而为火,阳燧,金也,日高三四丈,持以向日,燥艾承之寸余,有顷,焦吹之则得火。”古人铸造阳燧必须要选取矾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赤石脂五种矿石,经反复消炼后铸造而成。阳燧取火运用的是凹面镜原理。用阳燧对准太阳将阳光折射集中到干燥的艾草上,不久的时间就会把艾草点燃,这种把阳光转化成火的方法被称作“阳燧取火”。木燧国火的发明给我们带来温暖,那么古人用阳燧之火做什么呢?通过阳燧取的火被称之为“明火”,明火不能像钻木取的火那样用于一般生活用火,《周礼》:“阳燧取之于日,近于天也,故占卜祭祀时用之。”古人认为这种取于太阳的火具有纯阳的洁气,所以明火只能用于古老的祭祖仪式上,以示对祖先的尊重和对太阳之火的敬畏。

现在天津市博物馆珍藏一枚汉代阳燧,其背面外圈铭文记载“五月五,丙午,火燧可取天火,除不祥兮。”古时人生了病,请阳刚中正的人用太阳之火引燃的艾草为人艾灸,利用艾燃烧时产生的药力和热力驱除病灾,后来,这种方法慢慢演变成了医家专用的灸法了。

2艾灸的渊源

2.1先秦时期艾灸的形成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衣不遮体,特别是冬天时由于天气冷,人们会本能地将身体上冰冷的部位放在火焰处烘烤取暖,脚冷就把脚离火堆近一点,手冷就把手离火堆近一点,比如,有时一个人脚冷,同时腹痛,他为了缓解脚冷就把脚放在火堆旁边,但是一打盹,身体一倾斜,不小心烫伤了脚,或者旁边的人从火堆旁经过,不小心踢到了火把,烫到了这个人的脚,这一烫没有把脚冷治愈,但反而使身体腹痛得到意外的减轻或痊愈;有时一个人手冷,同时脸上有痘痘,所以经常用火烤手,但是尽管手冷没有因为烤火而痊愈,脸上的痘痘却奇迹般的缓解甚至消失了。当部落中有别的人出现相类似的症状时,人们会主动地去模拟这种烫伤的过程,主动地用火去刺激那些部位,当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时,就作为一种经验或知识传给后人,这种用火治病的经验积累得多了,古人便逐渐从无意的行为转为有意识的行为,慢慢的找到了穴道和经络,于是就发明了灸法。

夏商时期,中国出现了文字,近代著名古文字学家康殷老师对商代的文字字分析,字象是人股,在人股周围多处用微火熏灼,字形很明确,决不是火焚烧人股,由此可见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用火治病的方法就早已经形成了。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公(晋侯)疾病,求医於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其中“攻”即火攻、艾灸。这也是病入膏肓的典故渊源。

“灸”字,在现存文献中,以《庄子》最早提及。《庄子·盗跖篇》载孔子劝说柳下跖,碰了个大钉子,事后对柳下季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但“灸”的本字是“久”字。《庄子》载,“越人熏之以艾”,孔子曰:“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孟子·离娄lóu章句上·第九节》“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2.2秦汉至今艾灸的盛衰

《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两种帛书,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初)三号墓出土。两书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较全面记载了人体十一条经脉循行路线及所主疾病的著作,并且,其中所记载的治疗方法多属灸法,为后人理解《黄帝内经》及经络提供了宝贵借鉴。

《黄帝内经》,被中医人誉为圣经的一部经典,此书有《灵枢》和《素问》组成,书中详论经络,为后人研究针灸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史记》载《内经》成书于公元前5年。宋邵雍《皇极经世》以为《素问》是七国时书,类春秋战国所为而托于上古。

《内经》多处记载了灸法,《素问·异法方宜论》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灵枢·官能篇》:“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灵枢·经脉》有如下论述:“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是为骨厥……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该文的真正语意应该是:“灸之则可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此处原文省略了宾语“之”,属于古汉语语法中的宾语省略。其本意讲的是应用灸法之后所产生的疗效,也就是在应用一段时间灸法治疗后,患者的病情会逐渐好转,其主要的症状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强食”是指食欲增强,可以吃很多东西;“生肉”是指肌肉的生长发育;“缓带披发”是指舒适放松的身心状态;“大杖重履而步”是指喜欢使用大的手杖,说明健康状态良好,步履稳健厚重。这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所描述的身心状态相似:“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脾主四肢主肌肉,艾灸之后,脾胃的蠕动加快,使得食欲增强,因此肌肉得以生长,便能更好的附着在骨头上,使得骨骼恢复的更好,所以走路更加稳重。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先师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了三种治疗方法:一灸、二针、三中药。“灸火虽微,内攻有力!”皇甫谧耽玩典籍[dān,指沉溺、乐在其中],忘其寝食,时人谓之书淫,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许慎《说文解字》载:“灸,灼也,从火音久。”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最早提出了蒜钱灸和隔盐灸的灸法,是隔物灸的最早记载。隔蒜灸,又称蒜钱灸首载于《肘后备急方》:“灸肿令消法,取独头蒜,横截厚一分,按肿头上,上置艾柱,灸至痛者不痛。”主要用于疮疡和肺病。治卒霍乱诸急方:“以盐纳脐中,上灸二七壮。”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zì浸泡],绞取汁。尽服之。”其夫人鲍姑(46-21=25)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家,从夫在广东罗浮山行医炼丹。鲍氏医术精湛,尤长于灸法,以治赘瘤与赘疣擅名。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当地盛产的红脚艾进行灸治,取得显著疗效。“每赘疣,灸之一炷,当即愈。不独愈病,且兼获美艳。”(一炷:不是一壮,而是一炷香的时间)

唐药王孙思邈先师《千金方》,“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千金翼方》首创隔附子灸和苇管灸(温管灸)“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着肿上,以少唾湿附子,艾灸附子,令热彻以诸痈肿牢坚。”“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剌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气泄。一头内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古代医家主要用于中风口口呙的治疗。

王焘《外台秘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这是因为胃经经过眼睛下方;崔氏疗耳聋、牙关急不得开方:“取八角附子二枚,酽酢渍之二宿,令润彻,削一头纳耳中,灸十四壮,令气通耳中即差。”

北宋宋仁宗年间,王惟一奉旨铸造针灸铜人,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作为铜人的注解和姊妹文献。央视《天下第一针》就描述了王惟一奉旨铸造针灸铜人的情景,说明在古代即便是皇帝,生病了也是要用针刺和艾灸,何况平常百姓呢?

南宋画家李唐所作《宋代艾灸图》,也叫《村医图》,描绘民间郎中为村民施灸的场景。原图珍藏在台北故宫。

南宋窦材1146年写成《扁鹊心书》:“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备,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绍兴间刘武军中步卒王超者,本太原人,后入重湖为盗,曾遇异人,授以黄白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彩腴润。辛卯年间,岳阳民家,多受其害,能日淫十女不衰。后被擒,临刑,监官问曰∶汝有异术,信乎?曰∶无也,唯火力耳。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岂不闻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也。死后,刑官令剖其腹之暖处,得一块非肉非骨,凝然如石,即艾火之效耳。”

南宋陈无择(11311189)在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中有较详细的论述:痈疽初觉“肿痛,先以湿纸复其上,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壮,即换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住。”该书还提到另一种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饼灸:“若十数作一处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于饼上灸之”。

南宋陈自明(临川人)《外科精要》首创“隔蒜灸”一名,主要用于治疗痈疽等皮肤病。

南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亦非良医也。”“若要安,丹田三里常不干”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则阴长故也。”

明代李梴(南丰人)《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寿。”

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集明代以前中国针灸理论与临床实践之大成,应当成为后辈学者学习针灸的教科书,书中论及“头不多灸策”“灸后调摄法”“隔姜灸”等灸法。

朱权《寿域神方》卷三:“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实按灸即艾卷灸是艾条灸的雏形。将艾条(通常用药艾条)点燃,隔布或棉纸数层,紧按在穴位上施灸,使热气透入皮肉,待火灭热减后,再重新点火按灸,每穴可按灸几次至几十次。常用于风湿痹症。古代的太乙神针、雷火针灸法属此范畴。

清朝咸丰年间吴亦鼎收集王焘《外台秘要》,编撰《神灸经论》。廖鸿润《针灸集成》收录了历代艾灸文献。

清末,道光帝在其继位第二年(1822),一反历代于太医院中设针灸为专科之沿习已久的常例,以及历代君主等权贵受惠于针灸之明证,下令云:“针灸一法,由来已久,然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医院针灸一科,着永远停止”。使得针、灸只能在民间沿用。

建国前,古人采用的是直接灸和隔物灸的灸法;建国后,朱琏女士(历任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副司长)著有《新针灸学》,根据自己香烟灸的启示,开始推行艾卷灸即现在的艾条悬灸,用艾条隔着空气悬置在穴位上施灸的灸法正式形成。

3艾灸传承

艾灸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可惜的是当今艾灸却在日本最为流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承淡安老师东渡日本,常在公共浴室洗澡时,看到日本鬼子的背部,10人之中有7人有艾灸瘢痕。日本比较有名的灸法为“身柱灸”“足三里灸”。

天下失艾已久,要让艾充满天下,吾辈当肩负起传艾重任,把古圣先贤留传给我们的艾灸疗法发扬光大,让更多的百姓得益,并要把艾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受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