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儿有那么多为什么!

 beck_guo 2020-02-02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人类总喜欢在不存在规律的地方总结规律,在存在某种规律的地方会夸大这些规律的影响力”——托马斯·洛基维奇、罗伯特·瓦朗、阿莫斯·特沃斯基

上述三位心理学家在1985年的时候就提出了如是观点。他们通过对篮球运动员的研究,用大量的数据表明根本就不存在球迷所认为的“手热”的状态。在某个球员连续命中以后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他投中下一个球的可能性会更大。作为一个热血球迷来讲,最兴奋的事情莫过于看到麦迪的35秒13分的壮举(连续四个三分),而这些不知趣的数学家和心理学家会用冷冰冰的数字和统计告诉你这没什么特殊的。

一些心理学家用大量的事实和实验证明了我们的大脑是会自动归类和寻找因果关系的,这种不自觉的“总结规律”和我们大脑的运作方式有关,一些脑科学家给我们的解释是大脑的能耗非常大,如果每次事件都要进行思考会非常耗能,所以大脑就会自动的归类一些事情,对同一类事情做出相同的反应,这样比较节能。这也是我们从智人时代到现在长期进化的结果。所以归类和寻找因果关系是我们人类的基因内就存在的天性。

关于成功和读书

基于前文中提到的了人类的天性,我们也会对不同的人进行归类,比如说某个省的人喝酒厉害,某个省的骗子比较多等等,所以当某个人说出自己的地域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根据他所在的群体对他进行分类。这种思维还体现在目前来说对所谓“成功学”的追捧,人们会对那些成功人士进行归类,并积极的去探索发现他们身上的共同点,所以市面上就有好多的成功人士自传和所谓的成功学来迎合人们的这种天性。人们总希望能从他们身上找到共同点,然后让自己也跻身为他们中的一员。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件事情——读书。阅读是一种很好的习惯,那些卓有成就的人几乎都在劝人要多阅读,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总结出了规律:成功人士都爱看书。我自己也遇到过一些自诩为喜欢读书的人,他们看书的逻辑也很简单,成功人士都看书,如果我想成功我也要看书。我同意这样的做法,但我不认同这样的逻辑,我认为读书是将外部的东西,比如知识、别人的经验不断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会对外部世界产生什么影响的,只有将内化的东西再外化出来的时候才会看出成果。至于你读的书能外化出什么东西,这就是另外一回事。我也喜欢看书,并且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好不避讳的说我看书初衷也是受了那些成功人士的鼓舞,想通过看书来让自己成功。但是我后来逐渐的认识到,所谓读书和成功之间并没有简单的因果关系,是不断的阅读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读书就好比锻炼身体,让自己有一个好的身体,有了好的身体你既可以选择登上珠穆朗玛峰,也可能去工地板砖,甚至于去和别人打群架,这个就要看个人的禀赋,际遇、甚至出身。

关于这个公众号

我开通这个公众号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炫耀读书,我始终认为“炫耀”是一个贬义词,不管他炫耀的是豪车还是自己读的书都会让别人产生不悦。我之所以会写这些读书笔记是想用一种外部的力量来监督自己坚持,不得不说这样的做法还是行之有效的。在写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并且还可以获得别人的反馈(很多同志给我提了很多意见包括写法和布局等)提高自己的水平,虽然现在关注的人也不多,但这总是自己不断的读下去,写下去的动力。

锻炼好身体吧,这样去搬砖都会比别人多。

参考书目:

1.  乔丹·爱伦伯格,《魔鬼数学》,中信出版社,2015

2.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中信出版社,20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