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卫国风风雨雨总共走过了近一百年的历史,期间有四十多位诸侯王,在周朝的诸侯国中是存在时间最长的。 当卫庄公成了卫国诸侯王之后,在他的所有儿子当中,他最宠爱的不是嫡子,而是一个跟心爱的小妾生的儿子,名叫州吁。 州吁自出生起就受到与别的孩子不同的待遇,长大后的他更是凭借父王对自己的偏爱,到处惹是生非无恶不作,然而作为父亲的卫庄公对儿子州吁的种种不良行为却听之任之,从来不加以管束制止。 就在卫庄公继续对这个儿子溺爱时,卫庄公手下的一位士大夫,就因为自己的儿子追随州吁,而产生了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故事,那么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州吁、卫庄公 因为州吁是卫庄公最受宠的儿子,即便他生性顽劣,到处不干正事,但是怎奈他身份高贵又很得宠,身边的人也不敢对他怎样,而且他这样的人身边也不缺跟班,当时巴结他的人很多,一帮人一起做了很多出格令人厌恶的事情。 此时士大夫石碏,因为州吁的种种劣迹便向卫庄公进言,他说道,父母疼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溺爱却不是真正的疼爱,如果真的爱孩子,应该对他进行礼仪道德方面的教育,即便不能把他培养成人中的佼佼者,最起码也不能让他专门去学一些不好的行为,尤其是骄奢淫逸。 反过来说,之所以孩子身上会出现这些毛病,就是因为他在长辈那里太受宠了,而如果此时想将太子的人选定为州吁的话,那么就应该提前定下来,这样对于稳定朝廷也是有帮助的。 如果太子的人选不是州吁,那么对于州吁的约束便不能再像现在这样放松,因为如今的州吁已经偏离正道,他因为长期无人管教而变得骄傲自大,如果将来的太子人选定为他人,以他现在的心性定然无法接受。 说不定会做出什么对国家有害的事情来,因此不论出自哪个方面,对州吁的正确引导都是不能再等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卫庄公 石碏对卫庄公所言句句在理,但是对于他的这番话,卫庄公却并没有理会,更没有对州吁进行实质的约束管教,而作为石碏的儿子石厚,竟然是州吁党中的一人,对此石碏多次劝说石厚不要继续跟州吁相交。 而石厚对父亲的劝说一句都没听进去,依旧我行我素,执意跟随州吁。 后来卫庄公立了太子完,也就是后来的卫桓公为诸侯王,石碏看到这样的情景,知道卫国一定会面临一场浩劫,于是便以立即辞官回家隐居了。 果然卫国的命运被石碏言中,卫桓公掌管期间因为州吁的所作所为十分不妥,一气之下斥责了他,并且削了他的权,州吁对卫桓公从此怀恨在心,想要取而代之,于是在出逃的时候他一直心中做着盘算。 卫桓公原本以为,此时的州吁已经没有了能力与自己抗衡,可是没想到州吁却在此期间,联合了散落在外的卫国人杀了回来,弑君篡位,自己成为了新的诸侯王。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