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际之间的六种关系

 qzsywfj8658 2020-02-02

按照三我一体理论,人与人之间的平衡关系可分六种类型:一类是“自然我”之间关系(如同青梅竹马,相互生存需要);二类是“超然我”之间关系(如亲人之间,圣人之交);

三是“超然我”与“自然我”类关系(如母慈婴朴,人与人关系的最高境界);四是“超然我”与“当然我”类关系(如佛祖慈悲,普度众生);

五是“当然我”与“自然我”类关系(如恶人拐骗儿童);六类是“当然我”之间关系(名利场上名利人之间的争名夺利)。名利场上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当然我”之间的名利平衡。

人的目标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求存求活,二是求名求利。人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这两个目标之间的关系——生存与名利的关系问题。

本论将人的“名利”分解为“名+利+情”和“权+钱+色”六大贪欲。这六大“人欲”既是求名求利的内容,也是人追求的目标,还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媒介。

人的“名+利+情”和“权+钱+色”这六大欲,加上“自我为中心+名利最大化”两大取向,合成了人性之弱点和通病——求名利+反平衡。

人与人之间都是“两个三我”一体的关系,应当:自我非中心+名利适当化,只要人人都顺其自然我、少点当然我、多点超然我,这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人与人的冲突无非就是相互之间名利的不平衡,处好人我关系的关键看能否平衡名利。你如能克服凡人这些毛病,处理好人我关系,你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三我一体理论简介

       人性是“自然我+当然我+超然我”的三我一体,并构成了人的充要因素。天道自然——“自然我”无智无欲,属第一存在模式的“我”;人道当然——“当然我”有智有欲,属第二存在模式的“我”;圣道超然——“超然我”大智无欲,属第三存在模式的“我”。

      “三我”是系统属性,存在模式是“我”的生态环境。个人的性质和行为由“三我”的结构决定,在不同时空和条件下,“三我”的结构是动态的,其中比重最大、排序最前的那个“我”主导着个人的价值取向。个人选择是“三我”自我博弈的结果,其中胜出的那个“我”决定人的行为。

      “三我一体”是人所以为人的充分必要条件。“自然我+当然我+超然我”的加法是人性的充分因素,相加的“三我”与人性呈累加关系。自然我% ×当然我% ×超然我%=1, “三我”的乘法为人性的必要因素,且0<每个我<1,相乘的“三我”与人性呈因果关系。

人际之间的六种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