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城李 | 传奇与变迁

 南山乔松 2020-02-03

沙城李传奇

/南山乔松

前言

我的家乡——婺源县秋口镇秋口村委会沙城李当年人民公社人民大队时期,只有两个生产队,是小村,约200户500人。虽是小村,但还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村里流传的故事也大多随着老人的逝去而逝去,偶尔留下一些不成段的传说。逐渐地,沙城李真实的历史就被岁月湮没了,尘封了。

鉴于此,本文多是听老人讲述,仅供娱乐,不喜勿喷,有考据癖者请绕行。

01 村名由来

早在文革前就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风潮,当此到偏僻的婺源时,已经是文革中后期了,那还等什么呢?赶紧学红旗渠经验,在秋口建大坝、挖道、建水电站。 

目前,秋口镇沙城俞之间饶河(我们称大河)上,仍然屹立着当建的秋口大坝大坝蓄水,抬高水位,与下游形成巨大落差。

再在大坝旁边引水发电。最后在下游处(上河对面)建了水电站,嗞嗞发电,供应四乡八路的照明。

目前,这个秋口水电站还正常发电。客观地说,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这个小水电站立下了赫赫功劳。

河道流经沙城俞秋口林场沙城李三个村,水深流急,游泳技术的好场所!因此沿岸的人们谙熟水性特别是其中沙城李,游泳技术更甚。

饶河(即大边是山,秋口镇盘踞在那,是个山镇;而大河这边是一片片滩,因多沙而称为沙城沙城的意思就是有一座那么多

这片沙城三个村,分别是李姓、俞姓、洪姓人聚居于是村名便被称为沙城李沙城俞沙城洪其中的沙城李村,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 

很幸运我们沙城李有大河河道两条河绕村而过,像两条盘旋飞舞的巨龙,两河切割的地方又像一翻飞的彩带。此乃大观、奇观!是浑然天成的醉美自然景观。

另外,沙城李村两头不远均有高速公路出口,婺源县城高铁站只有10公里,离小桥流水人家李坑景区仅1.5公里,离江.泽.民老家的江湾景区也只有15公里,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一河两岸,两河三岸,四通八达,众多优势使沙城李成为婺源具开发价值的处女地,极具升值潜力未开发宝地。 

02 李唐后裔

沙城李居民主要是李姓和郑姓,建村是谁?看村名就知,肯定是李姓先祖据说沙城李始祖是李唐后裔。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的叛将朱温降唐后,拥兵自重,权倾朝野,对李唐的江山社稷垂涎已久。

唐昭宗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唐昭宗在朱的胁持之下,无奈迁往洛阳。半路上,何皇后临产,皇幼子呱呱落地为了保留皇室一线血脉,昭宗便将皇幼子托付心腹大臣、近侍光禄大夫胡清

后来,唐昭宗和其他皇子均被朱温弑杀,只有胡清带着皇幼子秘密逃出胡清,歙州府婺源县考水(又称考川)人,人称胡三公

这个皇幼子就是李昌翼!

从此,李胡两家成为世交,互相通婚,李胡互姓,也为了遮人耳目,李昌翼改名为昌翼,他就是婺源李唐后裔始祖。

后,唐后裔在徽州繁衍生息。

相传李世民真身画像流传下来只有3.5张,其中0.5张于其家乡,另外3张分别在婺源的甲路新村沙城李

村里老人们都信誓旦旦地讲,他们看过那张栩栩如生的画像,说后来文革G破四旧给烧了。也就是说,沙城李李姓就是正宗的李唐皇室后裔。 

04 李氏先祖

听村里那么多人说得有鼻子有眼,不得不令人相信。

而且,我们沙城李正月迎龙灯,又叫皇帝灯不是民间的花灯。说迎灯路上遇到其它对方要主动让路。小时候,沙城李的龙灯碰到上街的花灯,常常因为让路的事爆发冲突。

至于我们沙城李的始祖是谁?他(们)与李(胡)昌翼是什么关系?现在已经没有人说得清了。

我们沙城李有个地方叫头二家坞,很可能,最初,沙城李这是个山坞,有李唐后裔两家人看中这个地方,在此安家定居,慢慢就有了沙城李村。

而最初的这两家人就是我们沙城李村的祖先。

不过要注意,沙城李有两种李姓人:一种是李唐后裔;另一种是花园村的李。

太平在婺源交战长达10年之久,婺源县城12次被太平军攻破战乱带来极大的破坏许多村落十室九空,花园村也因为这样毁于一旦。

有人说,花园村串通太平天国,太平军失败后,清兵烧了花园村。曾国藩在思口就设有行营。而另有人说,是太平天国烧了花园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底怎样已经弄不清了。

反正花园村被一把火烧成了灰烬,于是花园村的李姓人就迁来沙城李村。

现在,从下边林,沿着河道坝秋口水电站,要经过水笋庙瓦片舍,瓦片舍那些地里还经常挖出瓦砾来,那就是花园村旧址。 

05 村之迁移

头二家坞在大河边,对面有牛栏旋深水井溪沙洲,从这些地名也可以看出,沙城李最早的人活动在此。

后来,由于水患,不得不朝山上迁移。

先移到山腰,即现在的岭底老人们说沙城李李氏原来就设在岭底这说明,以前这是沙城李村中心。

后来,沙城李村的郑氏发达起来了,他们在大岭上大肆建造房屋,房连房,屋接屋,沙城李村中心就相应地移到山上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沙城李村,以前这是座山。 

慢慢地,驿道开通,陆路和水路一样重要了,于是沙城李村前与村后调了个头,村前由岭底变成祠堂门口了。

村口建了郑氏宗,位于老茶制厂那里。据说,郑氏豪华,门鎏金匾,祖先牌位也烫金,是不是有土豪味?!

郑氏先祖什么时候来沙城李?时间与原因均不详但郑氏在沙城李的崛起,主要是因为郑鉴源郑焕章这对氏兄弟。

尤其是其中的被称为婺源近代第一人

06 郑氏崛起

郑氏兄弟中郑鉴源中国茶叶大王/江南茶叶大王、上海滩商业大佬、民族.本家。

鼎盛时期,上海遍布他的茶厂/茶叶公司/茶行/茶栈/茶叶店,员工最多时3000上海的高邮路整个一条路都是他买下来的。每逢共樟树底下的来投奔,管吃管住、管工作、管医疗,不想工作的管路费。

共樟树底下的人指我们沙城李人。

以前,我们沙城李村渡船头对面的岭上,有颗大樟树,方便来来往往的人热天躲阴、下雨避雨,人们受其庇护,神树。共樟树底下的人,就是指这颗大樟树庇护下的沙城李人。

据说文革时,因为做窑烧窑,嫌这颗大樟树碍事,把砍了。小时候,放学经过那里,还隐约能看出樟树(即根)村里其它樟树都没有这颗有名,可惜也没有办法。

郑鉴源在上海拼命赚钱,他的弟弟在沙城李拼命买地当地.主。兄弟俩关系很好,一直没有分家,配合默契。据说,半个村的房都是他们家的,村里的田地也给他们买得差不多了。 

小时候,大人们说得最多的是之子郑革非因为郑鉴源及其子嗣都在上海,村人生疏,所以只能关注留在沙城李的郑焕章及其子嗣。

父亲曾经给地.主郑革非打长年(即做长工),把茶叶等物质从村里挑到安徽屯溪(即黄山),然后再挑些洋货回来。他说起往事时,倒没有说一路的辛苦,而是说到达目的地后饱餐一顿的轶事,说他吃了一盆面条或者几十个包子云云。

不止是父亲,村里好多人都这样帮地.主挑过担;而解.放前,郑鉴源在屯溪拥有最大的仓库,货物吞吐量占该市一半以上。

中国人嘛,发达了都讲究衣锦还乡、光宗耀祖。郑氏兄弟发达后就大兴土木,建豪华的房屋和祠堂。

.放后,我家就分到了地.主郑焕章住的房子的三分之一。这是一间规模宏大的、有三间堂屋组成的房子,三间各自独立又相连。我家分到的是后堂那间,房子最小,但带个大院子。

这三间房屋现在已经不在了,但是旁边郑革非住的老宅还在。 

07 地.主老宅

这是一幢典型的徽派建筑大房子,青砖,粉墙,黛瓦,马头墙,看起来飞檐走壁,气势恢宏。屋内有天井,有东、西厢房,有前、后堂,还有一间偏房(见上图左边那个小门口),还带一个院子。

不论房子还是院子,全部是大青石板铺就的地面。整个房屋木质结构,雕龙画凤,一看就是大富之家。 

天井下面有一块八棱大青石,高1米左右,打磨得很光滑。小时候,每逢夏天,我们没事就去睡在上面,超凉快;有时,我们每人带菜来,把它当石桌聚餐。滴滴婆看见,总会来赶我们走。

院子里还有一颗桂花树。那时,村里只有这唯一一颗桂花树。到了阴历八月中秋节前后开满了桂花,于是大孩子爬树折桂花,我们小孩子就用竹绞桂花。

这颗桂花树,很老,下部分是一抱多粗的树干,没有枝丫,上面长满了爬山虎藤蔓,还长着苔藓与地衣,很滑,很难爬,需要借助楼梯才能爬上去。树上有很多大个的黑蚂蚁与红蚂蚁,咬爬上树的人。倒是上部分枝繁叶茂,桂花飘香。

桂花很香,晒干可以泡茶或做香料,很OK!但是滴滴婆闻声赶来,偷桂花的大家一哄而散。

当年,这些房子之间的巷子都安门的,一共三道门,把巷子变成了内巷。据说,解.放前有家丁持枪站岗。这些巷门,我小时候总算见证过一扇。

.主郑革非,我只闻其人,但小时候我看到了他的小妾滴滴婆和养子麻棱滴滴婆是一个精神矍铄的小脚老女人,依稀能看出她年轻时的风采。作为地.主遗孀,她守这幢老宅,非常敬业

滴滴婆觉得那是她的房子,可是国家不那样认为,地.主的东西早就被没收了,生产队经常征用这幢房子。比如修建河道和水电站时,这里就被征用了,作为食堂和外地人居住。这个,我也有点印象。

麻棱,本意是指一个人脸上长麻子,有些麻子还伸出肉丁子。据说郑革非只有女儿,于是拣来一个儿子,长得麻棱模样,于是就叫他麻棱小时候,见过他,高度近视、戴副眼镜,长得确实麻棱,来过老宅几次,每次都来去匆匆,据大人说他那时在上海。

童年往事随风飘散,但是地.主老宅依然伫立在沙城李不过它已经年久失修,成为危房了。 

08 一家祠堂

在郑氏宗祠对面,郑家建了一座规模宏大、威风凛凛的祠堂,因为是他们一家的,村人都叫它为一家祠堂

一家祠堂的位置就是原沙城李一队二队仓库那片地。小时候,我有幸看到了郑家这座巍峨气派的祠堂。当然也亲眼看到它被拆。

对于一家祠堂的全貌,至今历历在目

祠堂西边是正堂一幢两层木结构的大楼房,面积约400-500平米;一排排子,下垫石蹬大部分木质都雕龙画凤,宏大华丽。正堂高于地面1米左右地铺大青石,磨很平整屋顶为大青瓦。

正堂二楼放置着一些寿材,我们小朋友害怕上去。据说,以前郑革非也准备着很多寿材,远近有人过世、买不起寿材,只要去向磕头要求,他都会免费副,以助逝者入土为安。

正堂对面为戏楼一个大戏台,单层木质建筑,面积近300-400平米戏台高于1米左右。郑革非经常请人来唱戏,久而久之,村里人也唱起了戏,拿手剧目是《穆桂英挂帅》。我问过母,母亲父亲跑过龙套,不会演戏

和戏楼中间为天井。一个大型露天天井,面积近200-300平米,全大青,两端是两扇双开大门这里炎炎夏天晚上乘凉的好地方。

也只有地.主资.本家有财力造这的祠堂,然后,不但花钱请来唱戏,还自己组建班子。 

我记事时,祠堂被一分为二,为两个生产队仓库用,里面堆满了犁耙、谷箩、谷簟、筲箕等生产物质和米、谷。开村大会也选这,年终分塘鱼也在这。有一年过年前,我就随哥哥在这领过生产队分的鱼塘里刚刚捞出来的冷水塘鱼。那时家里还驮赤字呢

文革末期,村里决定拆祠堂、建仓库,于是一个有价值的大祠堂瞬间灰飞烟灭。拆出来的木当柴火烧了;石蹬不知所踪;大青石堆在村大路,后来也不知所踪;那些戏服、锣鼓,后来渐渐地也没了踪影

世易时移,现在祠堂没了,仓库也没了,茶制厂也没了,剩下的晒谷簟场也很快会消失。 

09 改村名 修炮楼

随着郑家兄弟的强势崛起,尤其郑鉴源,名头太响,于是膨胀了。

有人问他:来自哪里?

他回答:沙城李。

人家会狐疑地继续问:沙城李,那肯定是姓李的;而你是姓郑的,你真的是沙城李的吗?沙城李跟你什么关系

郑鉴源:这

类似问题搞得他不厌其烦,特别是感觉没面子!于是他想把沙城李改成沙城郑用现在话说,有钱任性嘛!

村里我们李姓肯定反对呀。地.主有武.装,在强力面前,反对是无效的。主要还是解.放了,没有改成。

郑家拥有私人.装,他们计划在沙城李村四周建城炮楼俨然成为一个小王国。历史上以来,南方地主豪强势力一直很大,而少数民族则有武装村寨,均不好对付。

又是,计划没有实现

放后我家住的不是郑焕章后堂屋、并带个大院子吗,在院子一角,即现在村里大岭头那,郑家就建了一座碉堡。解放时,参加过红军的李×来带头烧毁的。 

10 郑家轶事

难得我们小小的沙城李村庄出了郑鉴源、郑焕章、郑革非这样的人物,现在再点郑家轶事。

郑家用人。郑鉴源主要用家乡人,村里祖父辈大在他家做过事,有做长工的,有做丫头的,有做伙头的,有做掌柜账房的,有做茶工的

据说,有村人经常跑到上海找郑鉴源,有正经去寻工作的,有去混吃混住的,有去要点盘缠的…郑鉴源不管,只要是共樟树底下的人即同村人,都一一满足。

有次,有个同乡把盘缠拿去赌搏,输了,撒谎说钱被偷了,再次要盘缠。郑鉴源了解了情况后又给了,但这次他说丑话了:拿了盘缠赶快回家,如果明天不走,他就让上海警察局把他给关起来。就这样,这个老乡乖乖地回家了。

还有一次,一个乡找到他,要在茶仓搬运茶叶。郑鉴源同意。但是这个老乡个子小、力气有限,不能一次驮着茶叶箱上下三层楼的仓库。于是郑鉴源就让工头专门为他做了一个中途歇气的地方。乡员工还是比较照顾的。

鉴源对其员工都不错,他在上海不仅有茶厂、茶仓、茶店,他还给员工设宿舍、食堂、澡堂、医院,全都免费。还有,他平时给员工发一小部分工资,而大部分年底直接寄送员工家里,省得员工乱花钱或染上赌博恶习。 

漕运轶事。以前漕运(即水)很重要。我外公就是经验丰富的船工,我们村里也有好船工,还有纤

当时运货去上海,从沙城李、经五城漕运或肩挑到屯溪(现改名黄山),从屯溪、经临安、水运到杭州,最后从杭州、海运到上海。漕运一路很不平静,郑鉴源舅舅就是在临安水路上被强盗抢走货物后气绝身亡。

郑鉴源为了便于在徽州及附近州府收购和运送茶叶,在五城、屯溪等沿河码头都设有周转处。当年,老屯溪大桥北面有很多仓库,最大的那个,就是郑鉴源包下来的周转仓库。

村里人讲,婺源人在路过五城货物周转处时,下船休息,在安徽五城田里拉尿。五城人很气愤,说婺源人尿气冲天。于是,郑鉴源直接把那丘田买下来,写明婺源人拉尿处”。仅供娱乐。

11 更多传奇

郑家毕竟是地.主、资.本家,在新.中.国是要吃亏的。果然,郑鉴源、郑焕章、郑革非解.放后都被投进监.狱,郁郁而终。好在麻棱哩是郑革非养子,否则也会有生命危险。

但是,“坏”人对家乡人都不坏,郑家对婺源人、对同村人也很好,反正没有听说过他们干什么坏事。

眼看快解.放了,郑革非在家中夹墙地下埋了不少金银财宝。解.放后,做过他贴身丫头的,知道藏宝处,偷偷挖走了。这样,你也会活得不错的哦 

除了郑家,沙城李藏龙卧虎:有参加过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有岳父是赣南巡抚,女儿出嫁,陪嫁七船嫁妆的;

有参加过红军,在言坑和三十里岗艰苦坚持游.击.战.争的;有参加过新.四.军的,有参加过国民党的,互相打起来的;

有办过私塾、当过族长、地.主也十分忌惮的;有参加过解放婺源、并参加革委会的;

有参加过一上江岛登陆战的;有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

12 两个传说

最后以两个村里老人传下来的传说以娱一乐。

龙灯传说。皇室龙灯来到沙城后,三个村开抢,结果沙城李抢到龙头,沙城俞抢到龙身,沙城洪抢到龙尾。

沙城李和李坑的关系。沙城李和李坑都是李姓主导的村,据说两村本是兄弟关系。有一天,弟弟去放牛,结果天黑了,牛还没有出来。

于是弟弟进山找牛,结果发现这里面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这么好的地方!难怪牛不出来!

从此,弟弟就定居于此,此地就是李坑。现在,李坑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典型景观,是婺源著名景区。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