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这种话题,很乐意分享自己的心得跟经验来共同探讨。因为我从小学医从事这个行业也有几十年了,个人独立开店到如今也是十多年: 现在我来谈谈自己的实例,希望对你们有所触动及启发: 一、中医认可度不高、保健意识不强 2000年以前的人看中医,都是生了病且是西医治不好的才来,没有什么养生保健的意识,所以往年的刮痧、拔罐、针灸、推拿等这些,都仅是对于治病而言,普通大众日常不会接受这种保健疗法。他们认为白花钱。 二、中医专业人才很少、普及度确实不高 很多人都说中医队伍强大、宣传认可度好,这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自欺欺人。 实际上2000年以前,在沿海发达地区,三甲医院里面也仅是会有一两个懂针灸的医生,内陆的市级、县级中医院,基本上没有会针灸的医生,偶尔一个,也只是从原赤脚医生那边学到一点点皮毛(仅扎四肢), 多数内陆医院基本上没有专设的中医科或者没有专业的中医人员。 三、大众养生保健的意识堀起 2010年以后,随着推拿和足浴、美容等行业兴起。大家普遍对中医的养生保健有着浓厚的兴趣。 当然这也归功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老百姓的口袋富裕起来了。包括各大中医院校,通过不同途径培养中医的人才逐渐多了起来,从这时候开始,中医行业算得上度过了寒冬。 但是大众仍然对中医治病这块持观望怀疑态度。因为他们优先能接受的仅是中医的保健作用,并不是治疗作用。 四、话说到这里,你们就明白了吧。 中医的核心应抓住保健并不能以治疗为核心。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固有思想里面,中医越老才越吃香,中医行业必须要三年才能打开一个码口。他们并不是以疗效而来看的,而是以自我感观与认知来认同的。 哪怕你是各中医名牌大学毕业出来、各大医院出来的人,只要你没有在医院里工作,你就没有客源;或只要你到任何一个陌生的地方,你的技术再好都不行,这是铁律。 因为他们很多持以上这种观念思想的人,至今还是没有扭转过来的。 五、现在为什么生意不好 这其实不单单是我们这一个行业,而是所有的大多行业都处在寒冬期,老百姓口袋紧缩,除非他们病得确实不行,不然的话现在基本上选择自己买药或使用方法来医治,这是其一。 其二,价格上和路途距离的衡量,如果你价格比别人贵那么一点或者你的距离稍远,这种情况下基本上都不爱来。这还要基于你医技术很好的情况下,不能的话这种客源就再也没有了。 六、综上所述我认为你们要改为保健为主治疗为辅的生意模式,看一下能否度过这个寒冬。 因为保健受众面大,大体人都需要,而治疗受众面太窄,只有需要才需要的,这个客源量基本上要减掉2/3。 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以上分享,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来进行友好的讨论。 |
|
来自: 你到哪里去了呢 > 《105诊所经营,对接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