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知识及其习性介绍科技之声361-头条号 2020/1/2609:39 蝙蝠英文名字为bat,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现生种共有19科185属962种,蝙蝠是唯一会飞的哺乳类,喜倒立。蝙蝠在世界各国国文化当中经常处于负面意义。 蝙蝠是夜行动物,白天休息,晚上出来觅食。蝙蝠通常为群体活动,可达百万只,有些温带地区的种类在冬季前会有迁徙行为。蝙蝠主要栖息于阴暗、潮湿的洞穴、树洞。有摄影记者拍下了蝙蝠居住在阴暗潮湿洞穴里的照片。 约有70%的蝙蝠捕食昆虫,它们通常发出超声波探索猎物,在空中捕食。 下图显示蝙蝠捕食示意图:蝙蝠发出超声波,当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反弹回来,蝙蝠通过分析反弹回来的声波就能确定当前障碍物是“食物”还是“敌人”。 蝙蝠捕食猎物十分敏捷,通过高速摄影发现,某些蝙蝠直接用口捕食,有些用翅膀拦截猎物到嘴里,有的用尾膜像勺子一样将虫子舀到嘴里,捕食方法十分多样。蝙蝠的食虫量很大,每个晚上能吃掉约三分之一自重的昆虫。 食肉的蝙蝠很少,可能有两种假吸血蝠经常捕食啮齿类、小型鸟类、蛙和蜥蜴,目前对它们的行为了解很少,也不能确定它们是否是主动捕食。 蝙蝠一年繁殖一次,妊娠约2-6个月,一次生产一胎。 野外的蝙蝠在蝙蝠妈妈哺乳的照顾下生存 在人工饲养里,可以通过奶管喂养小蝙蝠。 作为哺乳动物中唯一能飞的动物,蝙蝠的新陈代谢非常快,这对机体产生各种各样的损伤,如活性氧、DNA复制错误等。 研究表明,蝙蝠基因组里面有更多有关基因修复的基因,并且表达量远远高于其他哺乳动物。这些DNA修复基因在抑制病毒复制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所以虽然蝙蝠携带很多致命病毒,但是病毒的复制在蝙蝠的体内是被严重抑制的。 蝙蝠是多种人类病毒的源头,如狂犬病毒、埃博拉病毒、SARS的原型病毒、MERS的原型病毒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