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告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国家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鸣仲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2日7时56分在北京466医院逝世,终年96岁。
鉴于目前疫情状况,遵从本人生前及亲属意愿,丧事从简。 特此讣告。 国家京剧院 2020年2月2日 王鸣仲先生,生于1925年,河南新乡人,12岁入长升社科班,随朱连顺、耿明义习武生,15岁转入鸣春社,师从李万春,得其精心传授。出科后,与师兄弟夏鸣喜、于鸣奎等搭班在全国各地演出。1949年后,入沈阳京剧团,1955年随团赴西欧各国演出。1956年随梅兰芳东渡日本演出。后入中国京剧院一团。出科后,与师兄弟夏鸣喜、于鸣奎等搭班在全国各地演出。1949年后,入沈阳京剧团,1955年随团赴西欧各国演出。1956年随梅兰芳东渡日本演出。后入中国京剧院一团,长期与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等同台演出,为该团主要武生及主要配角之一。此间曾多次出国访问演出。1976年拍摄艺术片《闹天宫》,主演孙悟空。后从事戏曲教学,刘子蔚、董志华等均受过其指点。他幼工扎实,功架稳练,长靠、短打、红生、猴戏均长。擅演剧目有《连环套》、《雁荡山》、《恶虎村》、《挑滑车》、《闹天宫》、《武松打店》等。 王鸣仲先生8 岁那年随父母进京谋生。父亲做小买卖,哥哥卖烟卷,生活贫困。他无钱上学,又生性好动,10岁那年遇到了天桥的武术家王奎亮先生,就跟他习学少林门派的武艺。12岁时,加入了当时的一个名为“长升社”的小科班学武生。 1938 年,李万春先生出资成立 了“鸣春社”科班,以培养武戏演员为主。在师兄弟钱鸣荣的介绍下,王鸣仲于1939年加入该社。抗战胜利的前一年,王鸣仲从“鸣春社”毕业。抗战胜利之后,加入了新一军所属的“毅刚剧团”。 1948年底,王鸣仲带着自己的几个师兄弟夏鸣喜、张鸣宇、于鸣奎等人一起来到青岛。解放初期,王鸣仲带领着师兄弟及家属,以李万春之得意高徒”的名义,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区,展开了他的巡演之旅。在跑码头的过程中,虽然条件艰苦,可开拓了戏路,锻炼了演员。每到一个新码头,时常会遇到强硬的对手,演员的技艺也在竟争中得到了提高。跑码头的经历为他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1953年,王鸣仲加入了中国京剧院,与李少春在一个团。李由于身体不好,在出国演出期间他一般只演场《闹天宫》,剩下的场次均由王代演。 1976年,突然要拍资料片《闹天宫》,许多演员的功夫放下十多年,词儿都快忘了。可王鸣仲先生拿起来就演,而且是熔“万派”和“少派”于一炉,令人刮目相看。 王老晚年仍然精神矍铄身板硬朗,满头银发梳理得非常整齐,没有一根跳丝,始终保持着一个艺术家的风度。回顾自己这超越一个甲子的艺术历程,王鸣仲先生心平气和地说:“我这一辈子呀,很知足! 时值特殊时期,先生仙逝,无法送先生最后一程,让我们在此一同缅怀先生,叩首再拜,王鸣仲先生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