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交时代,拓展人脉有多难?

 炫先森 2020-02-03

我们试图让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要太复杂,我们尽量靠近和自己类似的人。 

字数:3500字  

阅读时间:7分钟

解读:炫先森

本文是《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第二讲:团队篇

本文独立成篇。

如需查阅第一讲,请点这里

为什么很多公司动不动就搞团建?

因为团队凝聚力的确能助团队赢

2000年,悉尼夏季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英国赛艇队“男子八人单桨”项目的运动员“集体失踪”了。

实际上,他们已经“失踪”一年多了。

在这个项目上,英国从没获得过冠军。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失踪就失踪吧,反正也没有人抱希望他们会拿金牌。

结果呢?令所有人大跌眼镜:“失踪”一年多的8名不被看好的运动员,竟然取得了冠军。

爆冷门!这是英国在“男子八人单桨”项目上的首枚金牌。

他们是怎样取胜的?他们“失踪”是去了哪里?

原来,他们并非是“失踪”,而是去“闭关修炼”去了。

早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年,也就是1999年,这8名不被看好的运动员就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强化队友之间的信任感,提高划桨的技术。

这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很多公司动不动就会在周末搞个团建,在下班后来个聚餐,其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的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团队的生产效率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合作方式,与团结是截然相反的,强调的是“不团结”也能创造效率。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合作方式

“不团结”却也能创造效率

科学史上,匈牙利著名数学家保罗·厄多斯是和其他学者合作发表论文最多的人。

多到什么样的程度呢?

全球有500多位科学家和厄多斯联名发表过论文。相当于,60年间,平均每6个星期就有一篇论文发表。

厄多斯是怎样做到的呢?

你或许会认为,这些论文的背后,是厄多斯与500多位科学家每一位都展开了深度交流、友好合作。

其实不是的。

厄多斯一生居无定所,也从未在一所大学长期工作过。他永远都是在旅游。和一个数学家合作完后,就立即和另外一个数学家展开合作。

这也可以?

当然!上文“男子八人单桨”项目,它考验的是团队的合作协作能力。但数学家不同,他们不需要讲究团队凝聚力,坐在一起就可以讨论数学问题,讨论出来了就可以写成稿子,稿子发出来后,再换个人继续讨论其他方面的数学问题。

还记得“弱连接理论”吗?美国社会学家格兰维诺特经过研究后,将人际关系分为了“强连接”和“弱连接”。所谓“强连接”就是指你的亲人、家人、闺密或兄弟,这些人和你的关系密切又频繁;“弱连接”是指那些平时联系不频繁的社会关系。格兰维诺特经过研究后发现,对我们的工作和事业来说,最重要的关系并不是“强连接”而是“弱连接”。(关于“弱连接”对我们的影响,你可以看这篇稿子,点这里

厄多斯和500多位科学家就是这种“弱连接”关系。

而在我们生活中,这种“弱连接”也的确无处不在。就拿炫先森自身来举例。之前在《知音》杂志工作,比如,上个月炫先森会去杭州出差,拜访了在杭州公安系统负责宣传的作者,找到了一条“杀人放火抢劫强X”的新闻稿子;下个月炫先森很可能就去成都出差,在成都某医院负责宣传的作者那里,获悉了一条“割肝救母卖肾供妹妹读书”的感人故事。炫先森与这些作者就是“弱连接”,也就是厄多斯与500多位科学家的关系。

问题来了:我们在做团队建设时,究竟应该像英国赛艇队那样讲究紧密团结在一起呢,还是像数学家厄多斯这样进行广泛而松散的合作?

我们在做团队建设时

究竟应该讲究紧密团结

还是讲究松散合作?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人组织在一起工作的队伍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的队伍讲究团结,比如英国赛艇队“男子八人单桨”项目组;一种类型的队伍不讲究团结讲究多样性,比如厄多斯和500多位科学家、编辑与多位作者。

在讲究团结的队伍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是拥有同一个明确的目标、工作方法同一种工作方式,他们的工作效果或能力互相影响,所以,这样的队伍应该追求凝聚力。也就是说,在这样的队伍里,人心要齐、劲要往一处使,才能提高团队的整体生产效率。

在不讲究团结讲究多样性的队伍中,我们看到了,他们更需要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资源,这样才能碰撞出更精彩的思维火花

所以,通过上面的案例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两个结论:

1、应该根据不同的队伍类型,采用不同的队伍建设方案。

2、如果工作类型也像厄多斯这样需要智力、脑力和思维,那么就应该在队伍中增加多样性,不同的人不同的思维嘛。

科学家佩奇也对这个问题展开过研究,最终发现,如果团队成员都站在同一个角度思考问题,那么所有人都很可能被困在同一个地方,而如果成员具有不同的思维和知识结构,当一个成员困住了,另外的成员就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帮助他

佩奇还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如果一个团队有四个统计学家在制定政策,那么加入一位水平一般的社会学家或者经济学家,都比再来一个统计学家有效;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网球水平,那么最好请一位网球教练、一位健身教练和一位营养师,而不是一下子找三个网球教练。

佩奇还进一步指出,一个城市的多样性决定了这个城市的生产力,一个董事会的多样性决定了董事所做决策的水平一家公司的多样性决定了这家公司的创造力

多样性真的有如此大的魔力吗?

多样性的魔力

为何你视而不见

三位心理学家菲利普斯、利耶奎斯和尼尔做了一个实验,实验中,学生每四人组成一组讨论一起谋杀案,从中找出杀人凶手。一些小组中,四人都是朋友;一些小组中,有三人是朋友外加一个陌生人。

实验结果表明,有陌生人参与的小组找到犯罪分子的成功率高达75%,而由朋友组成的小组找到犯罪分子的成功率仅有54%。

这是为何呢?原来,陌生人的存在迫使其他成员思考更谨慎、推理更严密,会更仔细考虑陌生人的不同意见,更加专注于案件,也更愿意更正自己的错误观点;而如果小组里都是朋友,大家的思维和认知都差不多,很容易做出误判。

这个实验还有一个让人吃惊的结果:在成功率为75%的小组里,成员们对结论并不自信;而在成功率仅为54%的小组里,成员们讨论气氛轻松愉快,对其结论相当的自信。

想想我们平时的生活吧:

我们总是有意地避开那些与我们观点相左的人,追求与周围的人相处有礼、其乐融融。因为这会给我们带来安全感、舒适感。但,这样真的有利于我们的成长、事业的发展吗?

而那些不熟悉的成员的加入,让彼此怀疑,让讨论变成辩论,让我们的安全感舒适感轰然坍塌,让有序的环境瞬间混乱。这样真的是低效吗?

实际上,同质化团队的讨论一派和谐,却对我们毫无意义;彼此怀疑争论不休,很多时候却对我们大有裨益。

其实,这些道理,你都懂是不是。

你或许还想说:我也想多结交一些不同领域的朋友,可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啊。

如果真有这样的机会,你真的愿意去多结交一些不同领域的朋友吗?

心理学家英格拉姆和莫里斯就曾做过一个实验。

这两位心理学家在纽约举办了一场社交聚会,邀请了100位有影响力的高级顾问、企业家、银行家和生意人,让他们通过这场社交聚会交到新朋友。

两位心理学家在每位参会者身上都安装了数字跟踪器。

跟踪器显示,这些口口声声说希望通过这样的高端聚会结交新朋友的精英人士,在聚会上,竟然径直走到熟人面前去寒暄,即便偶尔和陌生人交流也都是通过老朋友引荐,是一个圈子里的人。

本书作者蒂姆说,如今这个时代,交通比任何时代都更便捷,沟通比任何时代都更容易,手机、电脑、各种社交软件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社交圈子,但是我们又是如何面对这种新朋友触手可及的新时代呢?我们试图让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要太复杂,我们尽量靠近和自己类似的人。

结束&总结

走出舒适区结交新朋友

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勇于结交另一个世界的朋友,有效地扩大社交圈呢

首先,要有认识,要认识到只选择“和我是一个世界的人”的交友心态是消极的、是不利的;二是,不要有压力不要怕麻烦,不要觉得结交不同领域的朋友是压力、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是麻烦。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不同的声音,才能让我们获取新的视角、新的知识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三是,要有强迫症,要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和不同的人去打交道;四是,要有行动,我们可以通过加入一个新的社团、学习一门新的技能、参加一个陌生的旅游团等等方式,去结识另外一个圈子里的人。

至此,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

1、把人组织在一起工作的队伍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的队伍讲究团结;一种类型的队伍不讲究团结讲究多样性。应该根据不同的队伍类型,采用不同的队伍建设方案。

2、如果工作内容需要智力,或者需要作出选择或决策,那么增加团队成员的多样性,会有效地提高团队生产效率。

3、很多时候,凝聚力会损坏团队的工作能力人的朋友圈亦如此,我们要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多结交不同领域的新朋友,才能让我们获取新的视角、新的知识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愿今天的内容让你有收获,你可以通过右下角的“留言”与炫先森分享你的想法。

特别链接

哪些人可以称为人脉?为什么你的人脉没有价值?怎样建立有效的人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