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影响持续时间看,依据现有的疫病传播速度和广度、治疗效率与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并参考2003 年SARS 病毒传播及消亡的经验,估计疫情完全得到控制并消亡要到5-7月,也即初夏,但从日新增病例增加数量看,疫情拐点应该较SARS 疫情更快到来,预计在2 月上旬出现(特别是湖北之外的全国其他省份),SARS 疫情拐点出现则拖延至2003 年第二季度。 我们预计整个事件会持续到2 季度,但1 季度经济运行将受到疫情进展的显著影响(预计增速放缓至4.1%左右),考虑经济政策对冲效果之后,估计2020 年全年中国经济实际经济增长处于5.6%左右水平,较2019 年全年增速回落0.5%。2020 年1-4 季度GDP 增速分别为4.1%、5.9%、6.1%和6.2%。 工业生产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季度。预计1 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为4.5%,其中2 月份增速为3.1%,全年工业增速5.7%,较2019 年下降1.2%。疫情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1季度,即1 季度工业生产较低,2-4 季度逐步回升,回升速度与需求恢复程度有关。 我们预计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零售业增速下滑50%以上,餐饮业、旅游业、电影娱乐业消费受到重大影响。我们预计2020 年1-2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7.7%,3 月份增速4.0%;1-4 季度消费增速分别为-1.2%、7.3%、8.5%和7.6%,全年消费增速预计约为5.5%,比预期的7%下滑1.5 个百分点,较2019 年全年增速大幅回落2.5%。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疫情冲击影响相对可控,政策层面对投资预计形成一定支撑,以承托经济。我们维持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预期,全年增速预计5.4%左右,与2019 年全年增速水平持平,1-4 季度分别为4.9%、4.9%、5.2%和5.4%。本次新冠疫情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冲击主要是施工节奏的变化,预计1~2 月份投资增速会有所回落,2 季度回升,如果为对冲消费增速下滑政府投资有所增加,那么2 季度开始投资增速可能加快。 考虑到中美第一阶段协议已经签署实施,总体看2020 年进出口形势在疫情得以控制之后将整体改善。预计我国进出口1 季度同时回落,随着疫情稳定进出口回升。预计我国2020年出口增速0.6%,进口增速3.3%,分别较2019 年全年水平上升0.1%与6.1%。 新冠疫情对通胀的影响总体较小,2020 年全年通胀不改回落态势,预计全年CPI 同比2.7%左右,较上年回落0.2%。新冠疫情对通胀的影响总体较小,2020 年全年通胀不改回落态势。 春节期间物价普遍上行,主要源于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春节后物价顺势下行。新冠疫情减弱春节效应,但是对总体物价水平影响不大。我们预计1 月份CPI 同比价格在3.7%左右,2020 年全年CPI 增速在2.7%左右,较2019 年全年增速水平回落0.2%。工业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受到疫情影响,下行幅度加深,但预计随着生产逐步恢复,PPI 逐步回升,预计全年PPI 增速-0.1%左右,较2019 年全年增速水平回升0.2%,但相对2019 年底我们预期降低0.2%。我们仍然认为需求弱势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政策层面仍需防范通缩风险。 宏观政策预期:坚持日常群防群控,显著强化宏观逆周期调节。预计春节期间严厉的防控措施在疫情拐点出现后将告一段落,而日常群防群控措施会延续到疫情结束。由于疫情扩散迅速,国内外对于疫情进展及其对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影响的悲观预期有所增加。在此背景下,我们预计政策层面果断作为,针对货币、财政、市场、微观主体等方面的宏观微观政策预计将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立足市场化思维激发经济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