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治愈

 我爱你文摘 2020-02-03

临床治愈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是有判断标难的。根据我国现行的权威性的一些疗效评价标准来看,观察乙肝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患者的主要症状、肝脏功能的检查指标、病毒复制标志物等3个因素的综合改善情况。疗效标准可定为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有效)及无效3种。

中文名临床治愈

对象乙肝

范畴医学

词性名词

    基本内容

    临床治愈  从医学角度上讲,只要表面症状消失便是治愈(临床治愈),所需费用和时间较少.

      乙肝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获得e抗原转阴,出现e抗体,即e抗原血清学转换,肝功能ALT正常,乙肝病毒复制得到有效抑制,也就是《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所指的“完全应答”。在临床上,取得e抗原血清学转换意味着疾病持续缓解,人体能够通过自身免疫力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停药后复发率低。

      在取得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基础上,部分患者可获得表面抗原转阴,并出现表面抗体,即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有专家称此种状态为“临床治愈”。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意味着患者出现了保护性抗体,在慢性乙肝冗长病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乙肝临床治愈标准

    ①自觉症状消失(包括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等)。

    ②肝脾大稳定无变动或回缩,用拳头轻叩或在肋下压迫肝脏区域无疼痛。

    ③肝功能检查正常。

    ④病毒复制指标消失(主要是指HBV-DNA)而表面抗原仍可持续存在。

    ⑤以上各项保持稳定1年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