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拾邵先生康节杜鹃占

 学齐宜荷 2020-02-03
      

  昨日清晨,睡意朦胧中,“布谷,布谷“之声,钻入耳中,鸠鸟鸣,从东夷之地的农事来说,是种花生的季节。乘杜鹃的叫声,从睡梦中醒来,雨后的清晨,天地间焕然一新,联想到前几天看的贺老师《下部.例题精解》中的《邵康节杜鹃占的破译》,结合董洪涛老师推崇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易纬》、《黄帝内经》中的一些问题也慢慢解开。
  文章出自《邵氏闻见前录.十九卷》,此书为康节先生之子邵伯温所作,原文如下:
  康节先公先天之学,伯温不肖,不敢称赞。平居,于人事机祥未尝辄言,治平间,与客散步天津桥上,闻杜鹃声,惨然不乐。客问其故,则曰:“洛阳旧无杜鹃,今始至,有所主。”客曰:“何也?”康节先公曰:“不二年,上用南士为相,多引南人,专务变更,天下自此多事矣!”客曰:“闻杜鹃何以知此?”康节先公曰:“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今南方地气至矣,禽鸟飞类,得气之先者也。《春秋》书‘六鹢退飞’、‘鹳鹆来巢’,气使之也。自此南方草木皆可移,南方疾病瘴疟之类,北人皆苦之矣。”至熙宁初,其言乃验,异哉!故康节先公尝有诗曰:“流莺啼处春犹在,杜宇来时春已非。”又曰:“几家大第横斜照,一片残春啼子规。”其旨深矣。
  伯温后闻熙州有庸碑,本朝未下时,一日有家雀数千集其上,人恶之曰:“岂此地将为汉有耶?”因焚之,盖夷中无此禽也。已而果然。因并记之,以信先君之说。
  从原文中看,康节先生通过杜鹃鸟来洛阳,禽鸟为得气之先,因而感应,从而推断出地气由南而北移,进而断出南人当权,天下将乱的论断。又旁引用了《春秋》中的一些禽鸟记载。
  杜鹃为南鸟,当阳气达到相当的量以后,才能生存,说明阳气出平时西都洛阳气候的左间,无论是外界气候的扰动,还是其他原因,终归是冬气的收藏作用失常,联想到《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的理论,则会出现抗旱炎热的气候,应在对冲,应期为夏天的未月到申月。
 是查找相关的历史文献,看是否有治平年四年(1067年)洛阳以及附近地区的旱灾的记载,果然有相关记载:“治平四年(1067年)丁未 ,宋英宗崩,神宗即位。欧阳修罢参政,知亳州。河北旱,流民入京师。”还有史载的六月司马光赈灾上书,确定了我的分析是正确的,增加了对卦气、物候的理解,对阴阳灾异思想、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