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重要省份之一,此人拼死守护

 松竹同音 2020-02-03

“辛亥革命”之后,腐朽的清朝被人民推翻,可是中国并没有迎来民主,当时中华大地军阀林立,割地称王,彼此之间争斗不断,神州大体上处于混乱的状态。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偏远的苦寒之地——新疆省,竟然成为唯一的净土。杨增新镇守的新疆,犹如世外桃源,跟炮火连天的世界根本不沾边。

▲新疆夜景风光

杨增新是云南省汉族人,清朝末年中过进士,文化素养很高,同时还是一个大军阀,熟悉行伍军政,算得上是文武双全的人杰。镇守新疆期间,他多次击败犯境的蒙古军,保持地方长久的安定。众所周知,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是人生际遇的通病,再优秀的人得不到上司的赏识,也难有成就。不过,杨增新运气非常好,受到当时新疆省长袁大化的赏识,让他担任新疆提刑按察司。杨增新能力强悍,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于是袁大化把穆斯林军队也交由他掌管。新疆的穆斯林很多,为了位置地方安定,袁大化才不得不招收众多穆斯林为军,这支军队拥有宗教思想,极难管理。袁大化将之交给杨增新,可见他对杨增新能力的肯定,同时对他寄予厚望。后来,袁大化逃离新疆,临走时不忘把新疆督军的职位交给杨增新,管理新疆的所有军政要务。

▲杨增新旧照

然而当时的新疆周围局势十分恶劣,境内交通闭塞、补给困难,物资严重不足,再加上当时中国整体事态的影响,新疆的政治环境非常糟糕。在当地官员眼里,新疆是一块不毛之地,没有什么油水可以捞,于是官员渐渐离开新疆,谁都不愿意久留。不过对于新疆的恶劣的条件,杨增新并不在意,他担任督军时候一直关心国内外局势,他坚持认为新疆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导致西北省份陷入动乱局面,整个中国的局势也会受到影响,稍有差池,就会严重破坏中国的经济,所以他认为自己必须保持新疆的安定。

▲新疆自然风光

另一方面,由于晚清时期国家积贫积弱,新疆受到很多国家的觊觎,尤其是英国和沙俄,更是动用百般手段染指新疆,并且不时鼓动各方势力破坏新疆的安定。在这种情况下,杨增新对新疆展开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斩断外国势力介入的渠道,把敌人挡在国门之外,保证新疆人民安稳的生活。在军事方面,杨增新采用“兵民结合,藏兵于民”的政策,百姓冬季进行训练,习练军事技能,春季换上农民的衣服耕作生产,所有人随时保持战斗的准备。通着这个政策,新疆的生产跟上,安全也得到保证,甚至这些民兵领到丰厚的补贴,还大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新疆街头行人

杨增新对新疆的政策,其核心就是保证新疆不能有战乱,如果境内有战争的破坏,人民的生存就会受到巨大威胁,当地的生产和经济更是会随时崩溃。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蒙古军占领科布多,得陇望蜀之下,对阿勒泰虎视眈眈。然而,民国政府对这件事不闻不问,任由杨增新自己解决。经过认真的局势分析,杨增新亲自排兵布阵,多次打退蒙古军,成功保住阿勒泰。可以说,如今这片地区之所以依然是中国领土,离不开杨增新将军的英勇奋战。

▲阿勒泰地区村落

另外,杨增新修复哈密县,以这个县为界限和基地,坚决抵抗一切境外势力的进攻,保卫中华领土。为了保证新疆在文化上的统一,重视传统文化的杨增新,在新疆地区建立学校,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中华文化,提升他们对中国的认可度。同时,杨增新严禁传教士进入新疆,阻止异端文化入侵,防止新疆人民被洗脑,产生分裂思想。正因为杨增新将军的贡献,新疆的局势渐渐稳定,我国也保住了166万平方公里土地。

▲马仲英旧照

令人十分痛惜的是,功勋卓著的杨增新将军,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忌恨,在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参加宴会时被人刺杀,时年66岁。当他的尸体送回北京之后,很多人都哀叹英雄已逝。而杨增新将军去世后,新疆立刻就陷入混乱的局面,马仲英和盛世才为了争权,把世外桃源一般的新疆搞得乌烟瘴气,和中原兵荒马乱的残破地区没什么两样。杨将军数十年的坚守,被他们两人毁于一旦,如果将军泉下有知,不知有多愤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