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下的餐饮品牌:一家火锅企业的生死240小时

 盛海泳 2020-02-03

//本文来源:进击波财经(id:jinbubo)

//作者:沈帅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疫情下,要说遭受打击最严重的行业,就是旅游业(包含酒店业)和餐饮业了。

机票酒店退订,旅游团退订,餐饮门店歇业。

备足了原材料,准备迎接春节高峰期,一场肺炎,面对的是即将烂在仓库的食材和突然归零的客流,以及无限多退订的年夜饭。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到各地开始大面积抗击疫情算起,这240小时是中国数以千万计的餐饮企业,从懵逼到缓过劲来再到迅速展开自救与救他的240小时。

接下来,我将围绕一个极具有代表性的餐饮品牌——【巴奴毛肚火锅】和他的创始人杜中兵的240小时,他们是如何展开自救和他救的。

谨此此文,向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们致敬。你们一定要坚持住!


巴奴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在餐饮行业内,在能够覆盖的区域市场中,巴奴毛肚火锅的各项指标都可以与海底捞一决高下,甚至客单价和好评度一度超过海底捞。

2001年,起家于安阳的巴奴火锅,目前总计65家直营门店,以毛肚和菌汤为主打招牌菜。


在与海底捞的正面竞争中,他打出了一句经典广告——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被业内奉为经典营销战役。

海底捞甚至针对它的崛起,如临大敌,围绕巴奴展开了一系列切身肉搏战,这个暂按下不表。

这家企业发展到今天刚好18年,遇到非典时体量还太小,谈不上巨大的打击。

这十八年和大多数中国企业一样,不靠融资,摸着石头过河。他领先于大多数,但还没达到没法学习的地步,故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巴奴火锅创始人杜中兵

1月23日前,巴奴重金打造的三座中央工厂货已经备满。其中包括毛肚120吨、牛肉80吨和野山菌40吨等等,以及更多的鲜品。


据巴奴中央厨房提供的内部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为春节65家门店的营业,其一共准备了哈密瓜20000公斤,火龙果15000公斤,圣女果 4500公斤,笨波菜 3000公斤,猪黄喉2000公斤等等。

以上均为鲜食产品,保质期短,而直到昨天,已经报废总价值300万的生鲜货品了。

同时人力组织部门提前数月,就开始准备了。

为了应对高峰期,总计过年期间全国配备了4390人,其中全职员工3850人,兼职员工540人,平均单店67位员工,其中57位正式员工,8.3位兼职员工。

如果没有意外,这个春节将产生近6000万的营业额,如果计算到元宵的话,是超过1.15亿元的金额。

同时将与海底捞在多个市场上进行一次肉搏战。

但一切战斗都随着疫情的到来戛然而止,突如其来,如泰山压顶。


1月23日

除夕的前一天,武汉宣布封城,巴奴门店虽都不在湖北境内,但是客流降至原先的一半。这意味着储备的员工有一半派不上用处了。

当日,巴奴发布了公示。所有门店免费供应抗菌洗手液,漱口水;所有服务人员佩戴口罩;上岗前测量记录体温;每天不少于四次对餐厅进行消毒等等。

1月24日

为节省人力成本,巴奴人力部门开始安排一部分多余的员工,想要回家的可以回家了。同时放出7家门店将在26日停业的通知。

这时大家或许觉得事情还没有那么糟糕。

1月25日

疫情进一步恶化,人流继续下滑。老杜担心大家回去路上容易感染,同时很多员工都是河南人,但因为河南省防范到位,很多村子都封了,于是统一安排大家回宿舍。

并专门安排了宿舍清洁消毒管理、伙伴口罩、消毒等保障。提前为员工安全做了宿舍感冒隔离间,并由巴奴承担员工一日三餐保障。

1月26日起的72小时

不停关店,从7家扩大到17,27,37,47,57......

目前总计有60%的一线员工,住在宿舍中,除了工资外,还老杜一共给一线员工发了278万的红包,同时在整个过程中的在岗员工,按照三倍工资计算。

在老杜看来,团队才是核心资产。一线打仗的兵,无论何时都不是累赘,不是负资产。日后逐鹿中原,靠得不还是这帮兄弟吗?


自身都自顾不暇,然而自1月30日起,一场救他先于自救的模式展开了。

1月30日

巴奴兵分三路,派出三辆配送车,分别奔赴四个捐助点。

晚6点,载有约2.2吨蔬果肉奶的巴奴冷链车,抵达郑东新区,这些物资全部捐给了河南版“小汤山”医院施工工人的供给食堂。
 
当晚7点,又有一车巴奴物资,捐给了祭城街道办,晚8:34,第三辆巴奴配送车将超过2.63吨物资,捐赠给河南两家指定接待湖北游客酒店。
 
1月31日

巴奴派出12辆配送车,分别向12个基层街道办或社区进行了第二批捐赠。这些受捐单位分别为花园口、贾峪、如意湖、商都路、祭城、沟赵、建中街、南阳新村、杜岭、丰产路、人民路、新城等多个乡镇与街道办事处。

另外,巴奴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500万,向武汉、无锡以及河南省各地市,捐赠价值200余万元品质食材和消毒防护物资,总计700万的援助,同时向政府提供三个中央工厂的仓储冷库,以及全国5000余名员工随时待命,全力协助政府支援工作。

这是目前餐饮类企业(不含食品加工类)力度最大的。


当有人问杜中兵,为什么自己都快要休克了,还要捐钱。

他说这就好像古代发生了饥荒。我们家还有余粮,不能见死不救啊,大家都活一天是一天,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吧。

用现代的话语体系来说,这叫做企业家精神。

但是我个人更喜欢从中国人的乡土性来阐述之,那就是这是一种乡绅情节的当代体现。


救他之后,一场自救急需展开。

2月1日,巴奴展开了各部门的研讨会。同时成立抗疫委员会,来应对意外。

各部门都在提出新形势下如何自救的方案。

组织部门:保稳定,保在岗,保心态
歇业期间承诺不裁员,员工在宿舍待岗,并保障一日三餐,工资正常发放。保证40%的员工在岗工作,并设立宿舍单独的隔离间。

营建部门:节能减排,压缩不必要开支

在正在施工的扩张门店上,尽量从设计上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华而不实的内容(如增加裸顶等措施);优化迭代新风系统,这样使前厅地面不安装地排风设备,降低工期和成本。

拓展部门:分级处理,加快施工

在开发上,开源与节流双管齐下。关注最近热门商圈内的门店退租情况,并借此机会低价抢占优势地段。

在新店建设上,优先启用高势能门店,低势能暂缓启动装修或终止,针对髙势能位置提前启动设计,并调整在建工程施工周期,酌情考虑优化道具加工,缩短减少工程及家具、厨房设备等定制物品加工周期。

数据部门:拥抱数据,抱团取暖

抱团餐饮行业,与软件商和互联网提供商、电信运营商,优化网络费、公有云租赁费支出、软件维保费等,降低弱电成本。

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并与顾客实时互动,加强粘性链接,延伸顾客非面对面的服务,全方位提供超越期望的用餐服务。

部分业务外包,与合作商远程协作。

运营部门:精细化运营

在运营举措上重新对伙伴岗位定岗定编;优化支出费用,同时研究新的利润增长点,如火锅外卖业务的研究,底料的销售等。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这场疫情相当于把一些问题提前全方位暴露给了我们——

基于圈地时代的餐饮经营模式的一切观念都要改变。

巴奴之所以可以沉着应对,一方面是经营者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是老杜从未采用过激进扩张的策略。这背后是现金流规划,团队组织管理,供应链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综合体现。

巴奴采取的自救,是基于妥善安抚所有员工,得到人心后的科学自救。

有的企业,老板自己乱了阵脚,觉得员工是累赘,甚至要求员工想办法,这是不科学的。

同时巴奴的自救,是基于大后方的自救,以及长线的调理。

比起很多人的慌乱,在老杜的朋友圈,以及和他交谈之中,没有任何情绪化,一切就好像本该发生,然后照常推进,就好了。

这就是一个行业领军的餐饮企业的生死时速240小时。

其实仔细看来,很枯燥,但又事无巨细。杜中兵曾说“战略要以未来看今天,赢在未来,赢得更大,不在乎一时一城得失”。

或许便是这场自救的最好的注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