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虽只改了寥寥数字,意境却完全不同

 难得糊塗也糊塗 2020-02-04

1973年,中国考古界出了一件大事——被篡改前的《道德经》出土了。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虽只改了寥寥数字,意境却完全不同

当年,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挖出了三座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文物数不胜数,其中有几篇薄薄的帛书,就是我们盛行四海的经典国学《道德经》2000多年前的版本,一时震惊世界!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虽只改了寥寥数字,意境却完全不同

然而经过学者们的对比研究发现,帛书中的很多内容,与流传至今的版本颇有差异。这些差异虽然大多只差在寥寥几字上,但无奈'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其中的意义有着千差万别之远。

首先,在书名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到了:根据帛书上所写,是'德' 在前,'道'在后,应为《德道经》,而现在的版本却是'道'在前,'德'在后,虽然仅仅是一字之差,但是却有天壤之别。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虽只改了寥寥数字,意境却完全不同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内容,比如说《道德经》第二章。

传世本:'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帛书本:'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二者看上去差别不大,只有一个'之'字只差,但意义却完全变了。'有无相生',与'有,无之相生',第一个理解就像现在流行的阴阳相生一样,你生我,我生你,互为其根,自循环而无始终。但第二个理解却是'有,是由无而生的,无是有的根本'。

而第二种理解,才是更与《道德经》后边所写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相应和的。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虽只改了寥寥数字,意境却完全不同

还有一处:

传世本:'大器晚成'

帛书本:'大器免成'

这一处更为巧妙,只差在一个字的一个偏旁上,意思却完全不一样了。

第一种是讲人才是晚年成就的,也就是成才的年龄很大,第二种是讲人才是自然而然成就的,表示大才都不是刻意成就、人为造就而来的。

要是放在整个道德经的全文来看,自然是'大器免成'贯穿全文,不料,我们现在常常说的反倒是'大器晚成'了!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虽只改了寥寥数字,意境却完全不同

有人说,这些都可能是传抄错误造成的。可是,除此之外,还有把'执今之道'改为'执古之道'、把'上善如水'改为'上善若水',甚至把帛书中第四十五章改成了传世本中的第一章,这是为什么呢?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虽只改了寥寥数字,意境却完全不同

当时的《道德经》思想实在是太先进了,并不适合当时的统治者统一集权。原本《德道经》的翻译是这样的:

上等品行没有标准,因此有德;下等品行不违背标准,因此无德。

如若的百姓都信了这句话,那么统治者设立推行的礼法纲纪就没有任何约束力了。大家都以自己的品行为标准,那么统治者的统治,将会变得非常艰难。

所以当时的统治者想要禁掉《道德经》,但是因为道德经的名气太大,而老子的影响力又太广泛,所以只好把道德经的第一章改成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样一转换的话,想要理解道德经就变得非常的困难了。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虽只改了寥寥数字,意境却完全不同

道家典籍的晦涩艰深,自古以来便是公认的。司马迁曾经说过:'道家之理,其实易行,其辞难知。'意思就是说道家典籍中的言辞很难以理解。

但是道德经难懂归难懂,其中的奥妙之处,还是能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因此小编还是希望大家能多读一读《道德经》的。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虽只改了寥寥数字,意境却完全不同

马云读过《道德经》后曾说:'这不是我在读老子,而是老子在读我啊!'

有人说,《道德经》就是老子写给后世的书,书中很多话语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都是意义非凡。

虽然道德经只有5000字,但是却字字珠玑,非常深奥,因此对对道德经这本书,很多伙伴都说看不太懂,所以,推荐大家可以尝试读一下白话文图解的版本的《道德经》,内容简单易懂,不但自己可以在书中寻找做人与处事的大智慧,还能跟孩子一起感受国学文化的熏陶,弘扬中华文化。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虽只改了寥寥数字,意境却完全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