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父亲

 毛胡庄人 2020-02-04
怀念父亲 我的父亲于一九八四年古历六月初二在泾川老家病逝,享年七十四岁,父亲走后,总想写篇文章,也许是因为从事临床工作,假期很少,今年春节,儿子一家从北京回来,年三十一起去给父亲上坟,这是第三十一个我不能陪父亲一起度过的春节。而这个时候,我终于能够平静一些,来完成怀念父亲的文字了。如果父亲还在的话,应该是105岁(虚岁)了。
  
   一、悲惨的童年
   1910年,当时是辛亥革命,军伐混战,兵荒马乱,当年的农历腊月十五日,父亲诞生于陇东黄土高原泾川县城泾河北岸,一个叫枣园的极普通贫穷的农家小院。祖上史天泽曾为元朝名将,官至中书省右丞相,字润甫。几经波折,到父亲记事起,父辈家道已败落,唯有一块“公正可风”的牌匾,能够提示过去曾经的辉煌。爷爷奶奶共生二男二女,父亲是老小,据父亲讲,爷爷要过饭,当过兵,扛过活,杀过猪,饭量很大,力气不息,经常给乡里乡亲帮忙,很受邻里的称道。但是,家中人口多土地少,家庭贫穷,吃穿很成问题,父亲的童年生活更是糟糕,上有姐姐哥哥,常常要饭,热无单衣冷无棉衣,父亲很可怜,六岁时母亲去世,八岁时,父亲去陕西赶麦场时客死他乡,所以,当我记事起,每年清明,寒食节,也就是十月初一,上坟时,只能在村口十字路上给爷爷烧张纸,然后画个圈,听父亲讲,父亲九岁时,就给本村地主家放羊,冬天赤脚站在雪地上都觉不到冷,穿着很烂的衣服,大伯在宁夏固原拉长工,几年不见面,一个大姑虽是当地泾川县城景家的财主,但随姑夫去山西经商,小姑姑远嫁他乡,家道也很差,身体不好,经常咳嗽,吐血,应该是痨症,也就是肺结核,日子过得十分艰辛,也管不了他。他放羊的地主家的管家脾气不好,稍稍有错,挨打受骂,缺少关爱更无幸福可言。每当父亲说起此事,总是泪水涟涟,他经常告诉我们要想过去,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要有志气,长志气好好干,不然别人看不起!做人要厚道,实诚。父亲到了十一岁的时候,大姑姑从山西回来,看到父亲如此这般,孤哀之子,只好把父亲领到她家做小伙计,在大姑家,虽饭能吃饱,但姑父十分严厉,为考验父亲,在四年时间里,不是在马草中,就是在农具中放上银锭,每每发现银锭后,父亲都如数交给姑父。父亲讲,做人要诚实守信道,也许正是父亲的诚实守道,成就了父亲的一生。父亲没念过书,但很聪明,算盘打得很好,我的算盘就是父亲教会的,我亲眼见父亲用石子当算盘在地上加数字,千万以上的加法都能算。父亲是戏迷,那时,泾川县城戏台很多,城隍庙,三元宫,营里头,每逢节都唱戏,父亲连唱词都能背下,六十多岁时,还能唱几句。父亲的少年就是这样,虽苦,但没失望,虽苦,但没偷生活人。
  
   二、娶妻生子,弘扬家族
   正是父亲从小受苦,又能安份守纪,聪明诚实,到二十多岁时,在当时不足千人的小县城己有好各声,当大姑父到泾川县城最大的财主家,隍庙门高家提亲时,没费多少周折就成亲了,父亲娶母亲时,骑的棕色马,戴的大红花,用花轿,我母亲是县城隍庙门的高家三小姐,从小没缠足,那时女孩都是小脚,也上过几年学,知书达孔,能娶到高完家有钱家的女子,是十分荣耀的事。泾川县城的高家是高迎祥后代,高迎祥是李自成的舅父,当时的高家家有万贯,每每当地县令到任时,第一个拜访的就是高家,在县城及附近乡镇开有商号、酒坊,良田几千亩,我的几个姨,一个嫁给了郎县长,一个嫁给了商会王会长,父亲能娶到母亲,是父亲一生的荣耀。父亲结婚后就单干,在当时背街买了房子,在最繁华的南城门外合子沟做起了小生意,卖日杂,由于经营有道,再加上省吃俭用,日积月累存了一部分钱,置了六十多亩地,买了耕牛和车具等,我们的家境自此有了好转,到解放时,已经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听大姐讲,父亲生意很好,我们家也算是一个暴发户,颇受街坊邻里的夸赞。现在我也儿孙满堂,我能体会到,父亲爱母亲,是从心里面,对我舅家的恩情也是从心里面,母亲害病期间,我们都上班,不在跟前,父亲洗衣做饭,母亲逝世后,父亲披白挂孝,做的比儿女还好。从记事起,每年枣熟透了,父亲总捡最大最甜的,洗净后,一包一包送给舅家每一户。他经常说,人要知恩图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些对我们兄弟姐妹影响非常大。
  
   三、替伯父行父责,一生不悔
   今年正月初二,回老家拜祖,吃饭与喝酒在堂兄家,看见我堂哥一家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年前孙子结婚,马上要四室同堂,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总会想起父亲对他侄子堂兄的一切。我父亲在姑夫家从小伙计干到管家,也有个一定的积蓄,用三年时间寻找到大伯,在老家给置了地,用三十块大洋娶了我大妈,并生了我堂兄,也许是命运的捉弄,也许是大伯命该如此,在我堂兄一岁时,住的窑洞塌下的石块而身亡,父亲每月供养面份,衣料,硬叫大妈在堂兄三岁后才改嫁他乡,而父亲、母亲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将他拉扯大,并给娶了媳妇,可以说,没有父亲的伟大,也就没有堂兄的一家。
  
   四、父爱的山
   我父亲是一位普通农民,个子不高,身体还算结实,打我记事起,农忙时,披星戴月为生产队里犁地播种、管理庄稼,农闲时挖河、筑坝、修路,栽树,一年年家中喂猪养羊,天天拾柴打草、捡粪积肥,年年是生产队的劳动模范。到七十一岁那年,还给别人犁地耙地,一生忙碌操劳。六零年,生活极度困难,但再困难,也要咬牙供我们上学,我大哥天资聪明,人也长得英俊,六五年,甘肃省委在学校招工作人员,大哥因学习好被推荐,后季又比推荐空军飞行员,都因我舅家是地主,政审没过关,当时他的同学赵xx,梁xx最后官至省政协秘书长和省高院院长,一九七0年高中毕业后参军,均以政审未能提干,后自考成才,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和校长,二哥是畜牧工程帅,我也是副主任医师,我三个姐姐的家道都很好,改革开放三十年,出了十几个大学生,天南海北,不是官员就是专家。父亲没有上过学,也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但是,知道孩子上学才是正路,因此,对我们的学习就格外上心,要我们好好学习。记得二哥小时候不愿上学,父亲让他天天割草喂猪,尝尝不上学辛苦劳作的滋味,我的学习成绩每逢厌学下降时,唠叨没完骂声不止,父亲管教很严,我们犯了什么错,免不了接受父亲的打骂,目的是让我们接受教训改正过错。小时候,夜长,父亲在煤油灯下,常给我们讲高家的故事,讲杨家将,封神榜,水浒,三国的故事,记忆力非常好,有时听着也烦,事过这么多年,对父亲的怨恨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父亲无尽的怀念。
  
   五、秘密保护先祖的画像
   我的祖先是元朝的史天泽,河北保定人,元朝名将,官至上书右承相,其子孙史阔阔,宋时为泾川刺史,重修了泾川王母宫,有史为证。其八子遍及全国,泾川一族为其八子,水泉寺,高平,王家沟,后沟,枣园均为后裔,小时都有史氏宗祠,文革前每年正月初一,供览,只见宗祠前锣鼓喧天,彩旗飘飘,全村老少齐参奉,祈求平安,文革时破四旧,宗词,庙,均被拆,是我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将祖宗的画像藏在半山腰的山洞里,保护了下来,记得当时红卫兵将父亲批斗的几十天,戴高帽,坐土飞机,逼供讯,全用到,也没供出一点踪迹,一九七八年,改革春风吹响,父亲叫了全村十几个青壮年,用十几丈的大绳,拴住三人,下至山涯的窑洞里,将祖宗的画像取出,也许是苍天有眼,十二年了,保护得完好无损,当时史氏家族那种激动,那种场面,到现在还记忆忧新,为此当时大队,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给父亲做了一块牌,上写“功德无量”四个大字,的确,现在史氏宗祠己重修,父亲上对祖宗,下对子孙,真正做到了功德无量,难怪,父亲去世后,下葬时全村老少皆披麻戴孝,为他送终,是的,父亲应该受到史氏家族后代的爱戴和怀念。还有一事,枣园的社火,在泾川是很著名的,从父亲一九三八年到去世前两年,一直坚持耍社火,尤其是推车子的节目,一直是他的保留节目,在节目中他把对母亲的爱演唱得唯妙唯俏。
  
   六,怀念永远
   七十四岁那年,自母亲走了后,父亲身体每况愈下,也查不出什么病,到1984年清明节时,已经卧床不起,过了两个月,到了六月初三上午十二时左右(阳历6月16日),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父亲坟地离家不远,地面平整开阔,东面果园相连,东南有池塘,西北靠虎山,南望泾河,西望王母宫山,四周都是枣树,既安静又能看到我们的家,这是父亲生前看中的地方,与母亲为伴。每年逢年过节,当我们到达坟前,总会看到己烧尽纸和香表,也许是我的家族的后生,见父亲保护了先祖的画像,也许是念记父亲的恩德吧……大哥常来,我在工作之余,常常来到父亲坟前转转看看,心中有很多话想对父亲说说:“父亲,儿子来看您来了。”微风拂过树梢,我听见父亲的声音:“孩子,累了吧,快坐下,让我看看你”。面对父亲的坟墓,真想听到父亲的声音,无论是细语的叮咛,还是大声的训斥。
   在父亲三十三周年祭日来临之时,我们深切地怀念已经升至天堂的父亲,以寄托全家对他的深深怀念与祝福。父亲虽然离开我们三十多年了,但他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音容笑貌依然回响耳边,教诲永远铭记我们心间……漫步走在布满父亲足迹的乡间小路,深入洒满父亲汗水的责任田,面对家里他曾用过的农具,抚摸父亲坐过的桌凳,品尝和父亲一起吃过的食品,仰望挂在墙上的父亲遗像……思绪万千,泪水满面。
   岁月流逝,多年的风风雨雨,然而,对父亲的思念和牵挂,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这种刻骨铭心的思念和牵挂却是越来越深,越来越浓……父亲消瘦身影,常常现眼前。冥寿近八十,养我三十年。父恩永难报,铭记在心间。记不得有多少次,在工作之余或者静静的夜里,想想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往事,眼前都是父亲的影子,脑海里都是关于父亲的回忆……止不住泪流满面,曾经有好多的时候,想写下一些文字,寄托我的哀思。可是由于多种原因,最终都没有如愿……可是今天,面对敬爱的父亲辞世三十三周年的祭日,我终于把心中酝酿已久的话语写下来,以告慰天国的父亲,也宽尉我愧疚的心灵,没有照顾好他老人家,“子欲孝而亲已不在”。如果有来生,来生我们仍然做他的儿子,承欢在他的膝下,好好地孝敬他老人家。纵有千言万语,也写不完我对父亲的思念;纵有千千万万的眼泪,也流不尽我对父亲的想念;纵有成千上万个日日夜夜,也抹不淡我对父亲的怀念……也虔诚祈祷父亲在天之灵,保佑史氏家族,保佑我们全家幸福安康,兴旺发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