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陇上行(57)/ 泾川荔堡

 新用户6003EQaZ 2022-06-29 发布于甘肃

SPRINGTIME

春日时光 


      荔堡镇,隶属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位于泾川县城北部,“三县两市”交会处,东与庆阳市宁县和盛镇相邻,南与罗汉洞乡泾明乡相连,西与红河乡镇原县上肖乡接壤,北与西峰区肖金镇毗邻

PART.

01

荔堡

     我去过荔堡三次,一次是1990年暑假,一次是1993年暑假。



另一次是一个冬天,忘记具体哪一年了。


     夏天的荔堡塬上,风光无限好!麦田已经收割,平整的土地暂时歇息了,秋田作物绿意盎然,紧绷绷的一股力量向上蓬勃。人家基本还住在地坑院的窑洞里,院头起是平地,庄院上周围栽着各种树木,我第一次见花椒树和柿子树,就在荔堡。这两样树木,我小时候在环县老家没见过。第一次进地坑院也是,我担心下雨天,这种院子排水困难,二姨只指给我看,说有渗坑。

PART.

02

荔堡

     我母亲无数次去过荔堡,她的二姐远嫁泾川荔堡南李的田家,那时候,我二姨把南李叫“兰里”。我母亲起初是写信问候,回信答复。我记得有一年临近春节,母亲给她二姐写信,问她“今年的口粮够不够吃?”又说我们家的情况,写了几句“年底分了救济款,口粮也够。”,不知道再说啥,我就说“过年还杀猪。”母亲欣喜,夸赞我,赶紧写上“我们过年还杀猪。”那时候我可能才六七岁。泾川荔堡成了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母亲去一趟很费事,她要坐班车到曲子,和我外爷家里的人一起去,有时是跟我外爷,有时是跟我几个舅舅。他们再坐班车到西峰,倒车再去荔堡。某一年我的舅舅们居然骑着自行车,从曲子出发,骑到荔堡。



      二姨差不多一年来一次曲子坐娘家,时间宽裕时也到我家里来。她很健谈,讲故事一般,说她家里和岁蛋家两口子的较量,在我幼小的心里觉得惊心动魄,如同阶级斗争一般诡谲。我常常在心里形象生动地再现他们的拉锯战。

       当然二姨也讲她的荔堡街道,还说到周边的乡镇:问城、玉都、党原、上肖。

      母亲回忆她第一次去荔堡的情景,那时候母亲还没出嫁,她眼睛感染,发炎,听二姨说她家附近有一个神泉,洗了眼睛,能好。于是我母亲信了,百里路上辗转而去。在我姨夫家人带领着下去了神泉,用水洗了眼睛。好了!此事留给我母亲极其深刻的印象。我试图了解那个所谓的神泉,母亲却说不清具体位置。我说荔堡是塬,不会有泉,肯定是塬畔下面的川道或者山沟里的泉,曾经我想是不是泾川温泉,母亲说不知道,反正挺远的,难道是龙泉寺?那可出了泾川县啦,不大可能。母亲那时候十六岁,她说过。

PART.

03

荔堡

      我母亲她们姊妹们共四个,兄弟们有五个,他们在曲子街道长大,兄弟们全都念过书,我母亲和我二姨也念过小学,有点文化。她俩感情也最好。

      风渐暖,春暖花开,好好生活,好好珍惜,好对待,带上阳光带上笑,眼中有美,心中有爱,遇见美好,撞见幸福,每一天都是春暖花开!



      有一年我去荔堡,好像是冬天,母亲已经从环县到了,我从平凉赶过去,在二姨家见她。二姨夫非常好,我感觉荔堡的亲戚们对我们特别热情。我给了二姨夫十元钱,二姨夫就骑自行车去荔堡街道买豆腐,割肉。回来他说:“街上碰到的熟人问我家里过啥事呢?”

      我莫名其妙,问道:“他们为什么要问过啥事呢?”

      二姨说:“这里的人跟咱们环县人有些不一样,过事情时候才买豆腐和割肉呢。”

      原来是我想复杂了。

      第一次去荔堡是九零年夏天,我怀孕期间,二姨家虽是农村,却没有蔬菜瓜果,粮食很多,专门有一个窑放粮食。做饭时候,二姨到窑背上去薅一把苜蓿嫩茎芽,下到面条锅里。她家种了番瓜,可是暑假期间番瓜还没长大。花椒倒是红了,我稀罕,就跑去摘,二姨夫不让我摘,我以为他是怕我被花椒树的尖刺扎着。我说不怕不怕,我能摘多少算多少,又不是包工活。二姨夫又叫我二姨制止我。我二姨说我不能摘花椒,甚至不能如花椒树下。

      二姨让二姨夫买西瓜给我吃,二姨夫就趁卖西瓜的川里人从他们队里过的时候,拿麦子换了好多个西瓜。他一天切开两三个大西瓜,热情地叫我吃。其实我不爱吃西瓜,因为我从小吃得伤着了。队里种瓜,我母亲因为识字,会看秤,会算钱,能计账,队里就派她去环县卖瓜,卖不完的瓜拉回来我们吃。后来联产承包了,家里就种瓜,经常是瓜卖不出去发愁。

      二姨夫很老实,他种烤烟,荔堡有几年发展烤烟种植面积,自建烤烟炉。他一次去交烤烟时,被人骗了,给了他一张假钞。我在他家见到那张假钞了,纸质瓤得很,他就没有过心,收了。知道后气得不得了。

      去荔堡二姨家的路有好几条,可以从泾川县下去,到范湾向北拐到三山,上塬,不远就到南李。或者安西峰南下,到荔堡街道,再想办法去南李,以前是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我还曾从泾川县西边的桥上过去,经过玉都到荔堡街道。

      现在交通便利,私家车方便,去荔堡应该不需要倒车转车那么费事了。二姨去世四五年了,她勤劳一生,牵挂着环县曲子一辈子,环县曲子亲人们也牵挂了她一辈子,那时候,很少有女子毅然决然为了爱情远嫁数百里之外贫困的外县,所以二姨远嫁令外爷很费脑筋。不去吧,想念她,去吧,实在费事。到了有车路好的时候,外爷过世了。好在二姨熬到了四世同堂,老年时候,家里终于脱贫致富了,住着漂亮的房子,家人出入坐着小车。

     二姨的子女孙子都很有出息,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二姨家的生活变化,正是荔堡人民的脱贫致富的过程,也是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

版权说明

版头:由本人绘制

文案:自己编写(使用请替换)

封面:秀米生成长图的截封面中文为思源黑体 

英文为Liberation Sans字体

配图:https://www./zh-tw/photo/5192031/    

草地:来源秀米

搜索词:草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