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馆阁体和台阁体?

 大侠龙门 2020-02-04

【新锐历史】为你深入解读:

1、馆阁体,一般是指明、清两代,对科举选拔人才考试所要求的书写体。在这里,馆阁体的内涵,包含着明代的“台阁体”。

这不同的叫法,有不同的含义,但,都属于官方推崇的书法体例,大体风格相似,而被当代学人统称“馆阁体”。

2、台阁体:在明朝,洪武年间以及永乐初期,科举考试,并没有统一的书写要求,但楷书的优势已渐渐显出来了。

自从书法家沈度、沈粲将楷书写得圆熟、平正,越来越受到明成祖赏识之后,他的书体渐渐受到了较高的关注。从此后,他的书法被以“台阁体”的名义广泛宣传,追随者很多。

一、什么是馆阁体?

许多人的脑海里,大概有个雏形,现在电脑打印的楷书,就应该是馆阁体,其实这么理解失之偏颇,馆阁体的涉及面没有那么狭隘。

馆阁体最早出现在宋代,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

第一种,是为了应对科举制度,在莘莘学子当中,对他们书写的字体是有要求的,不能把狂草用上吧,主考官要是不认识,事情就尴尬了。

所以对他们书写的字体是有要求的,一律写楷书,不仅写楷书,还有四个要求,方正、光洁、乌黑、大小齐平。

古时候为什么没有丑书大师,连科举的大门都登不进去,有什么资格称大师呀?

第二种,原因是宋朝有了印刷的雏形,为了印刷的方便,字体的要求,非常接近馆阁体,可是这些民间馆阁体,书写的质量要比那些科举的书生差远了。

到了明代,出现了一个人叫沈度,其书法风格秀润华美,正雅圆融,这种工整的字,让明成祖朱棣看上了,明成祖不是宋徽宗,他虽然治国有雄才大略。

可是欣赏书法的水平,不敢恭维,竟然非常喜欢沈度这种秀美的楷书,并且称他为:“我朝羲之。”

朱棣给沈度戴的帽子太大了,翰林学士模仿沈度的书法蔚然成风,纷纷追求标准的字体,在后来一直到清代,馆阁体一直是科举制度的标准字体,沈度为馆阁体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沈度的弟弟沈粲,并没有一直致力书写馆阁体,后来他的草书成就,得到了的流传。

馆阁体在明清的科举制度中,有着非常强大的执行力,据说文征明在年轻的时候,参加科举因为字迹不标准而落选,后来发愤练习小楷,竟然成了一名书法家。

馆阁体在明清的文化交流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书籍用馆阁体印刷,因为容易辨认,在民间得到快速传阅,这是非常积极的一个方面。

但是在清朝的末年,套上了僵化的帽子,得到了一些名士的谩骂。

清朝的书法书法创新境界,远远超越了前几个朝代,主要原因是一些明智的书法爱好者,抛弃了旧有法度,然后追根朔源,到北碑、石鼓文、小篆中吸收营养,然后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骨。

许多人早就把馆阁体的框架抛到脑后了,许多明代的后裔,并不看重功名,所以就不在练习馆阁体,开始追求自己的个性了。

不是现代的人不练字,是练字基本没什么价值了,许多书法爱好者的悲哀就是:写一首好字,最后让电脑给废了。

二、什么是台阁体?

明代初期,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由于个人喜好,他们都曾大力提倡书法,一时帖学大盛。

成祖下诏求海内擅书之士,邀集于翰林院,倍加恩宠。

明代开科选士时,皆用楷书答试卷,务求工整。字写得欠佳者,即使满腹经纶,也会名落孙山。

这对当时书法艺术风貌产生过较大影响。

因此,读书人写字,惟求端正拘恭,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写得像木版印刷体一样,这就形成了明代的台阁书体,称“台阁体”。

台阁,本指尚书(系古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之官)。因尚书台在宫廷建筑之内,故有此称,后引伸为官府之代称。

“台阁体”是现当代书法史学家界定的,在古代是没有书法史这一个学科的,在西学东渐的现当代,西方史学研究思想和方法论引入,书法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民国时期,书法学者已经开始研究书法史,特别是通史的研究起步较晚。

马宗霍的《书林藻鉴》 (1935年)和祝嘉的《书学史》 (1941年)往往还停留在资料长编的阶段。

有影响的,如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1930年),其中分为总论、帖学、碑学、隶书、颜字等专题。

在史学家的不断研究和思辨过程中,对于台阁体书法的界定也逐渐达成共识。

现代史学界认为,台阁体书法有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狭义指明代中书舍人书写公文所用的书体,广义代指整个明代早期的宫廷书风。

最为典型的是《中国书法史·元明卷》中认为:

“台阁体虽以中书舍人为主体,但却蔓延至整个朝野,所以台阁体书法,又并不只限于中书舍人们的书法。还包括当时有影响的宫廷大臣书家。永乐时期的内阁官僚如三杨等的书法亦当属于台阁体一类……广义上说台阁体即明前期宫廷书法的代名词,其风格则多为雍容华丽,并适合了帝王的审美趣味。”

王镛先生主编的《中国书法简史》 ,书中在谈到明清书法这一段时,明确提出了永乐年间出现并占据书坛主导地位的“台阁体”书法。

书中认为统治者的审美倾向,逐渐反映到中书舍人的书法之中,并最终导致“台阁体”的出现。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