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知行合一”:能做大事的人,无非是做到了大爱无疆和共情

 九州君子好人 2020-02-04

疫情当头,韩红上了热搜,她多年来热心做社会公益,出钱出力,这次也不例外,多日的辛劳让她病倒。

捐钱捐物的明星很多,为什么单单只有韩红赢得了人心?

因为群众的眼睛跟心灵是雪亮的,一个明星、公众人物为老百姓做这些事,到底是出于为名为利,还是出于明星自身对人间疾苦的共情,一眼便知。

韩红是个能够做成大事的人,国难当头,她用一己之力撬动了国家一角的公益事业,帮助到了无数人。

纵观古今,但凡可以做大事的人,不外乎就是把别人的痛苦放在心上,这是一种大爱无疆的高尚境界。

而道教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便是对这一高尚境界的最好诠释。

第一:做自己内心的主人,才能够在俗世之中达到清静。

王阳明是明朝时期的思想家、军师家、文学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心学,并且用心学去扶危解困、帮助人民跟国家解开了棘手的问题。

他提出的“知行合一”之中的“知”并不是知道的意思,而是良知。王阳明还指出,有了良知,但没有行动,也不算知行合一。

用自己的良知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凡事尊重心底的准则,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天性反叛,他出身于名门,自幼聪明,但跟贾宝玉一样,他对仕途厌恶得很,对于家人给他安排的人生也很抗拒。

长大之后,王阳明做出了逃婚的举动,干脆逃离自己生活的圈子,他深知仕途、名利场、官爵都不是自己要追求的。

但是烙饼再大,也大不出烙饼的锅。

王阳明再叛逆,终究也不能完全抗拒得掉那个时代的约束。无奈之下,他在家人的期盼中去应试,步入仕途。

但他天性宁折不弯,不懂为人做官的圆滑世故,因为弹劾权宦刘谨,王阳明被流放到蛮荒之地的贵州龙场。

王阳明没有被恶劣、彪悍、危险的生存环境吓到,他笃定内心,与那里的原始居民打好交道,并且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这一次他领略到了心学的强大力量,那就内心安定,则一切无敌。

经过这次,王阳明也开始悟出了人生道理:“与别人雷同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每个人都应该跳出原本的圈子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随时随地做自己的主人。”

简而言之,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需要用心的柔韧去对抗强硬的世道,方可得到自己的追求。

由于这种领悟,王阳明的心学成形,他遇到了贵人王琼回到朝廷,心学开始发挥了作用。

凭着对心学的掌握、对蛮寇之地的了解,王阳明带着一群文官弱将扫平了江西几十年的匪患。

不管外界如何,我们都要过滤掉外界给我们的影响,不随波逐流,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这是一种内心沉稳的意志力跟人格魅力。

宋丹丹说过:“我们这个行业是离名利最近的,欲望只会越来越大,但凡走错一步就有可能掉下去。”

但是韩红身在浮华的圈子,没有受那个圈子的禁锢,她选择了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明明可以安心享福,但她却见不得别人掉泪受苦,一定要坚持去助人。

这是韩红内心一种坚强、稳固的力量,她勇于跳出娱乐圈、身份这些东西给她的包围,这点跟王阳明的思考自我需求、听从自身良知的知行合一,是吻合的。

第二:有了良知作为眼睛去引路、去判断,就能够做到无愧于心、无敌于外。

扫平了匪患不久的王阳明,意外又撞上了宁王朱宸濠谋反。朝廷是不给力的朝廷,宁王是强势的、实力的、咄咄逼人的宁王。

朱宸濠知道王阳明是名士,有意拉拢,却被王阳明甩了脸,宁王当场决定要对朝廷发飙。明眼人一看,担心朝廷跟宁王对峙不下,但王阳明却很有胜算。

王阳明说道:“真正的高手打的都是心理战。”

于是乎,大暑天的王阳明叫人大锅煮茶,故意叫士兵喝茶给对面的敌人看,对方气得眼珠子都绿了。趁着敌军不妨,王阳明策划了多次偷袭,宁王直跳脚。

就是通过这些举动,对宁王军队上下的士气、心理进行打压、影响,加上朝廷方面的步步镇压,宁王功亏一篑,王阳明的心学在当中起了关键作用,他的有意周旋,为朝廷拖延到了足够时间。

当一个人的内心不受外界影响,人就是无敌的,但是一旦受到外界影响,变得暴躁、不冷静、焦虑、被动,那么再好的实力,也有可能会失败。

王阳明没有被世俗利益蒙蔽,他的良知告诉他要平定宁王、让百姓不受战乱之苦,有了这样的决心,他才能获胜。

至此,心学弘扬天下,王阳明受万人敬仰,无数人通过心学的修炼提升了自我。经得起威逼利诱、受得了苦、顶得住压力、时刻坚持住是非观念,才能顶天立地。

​第三:知足常乐、不忧不惧,是幸福的源泉。

通过平定宁王,王阳明在心学的基础上悟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那就是不要跟外界硬碰硬,不要跟外物对立。

如果王阳明跟宁王硬碰硬,怕早就成为马下冤魂。

王阳明用自己游刃有余的心思与兵多将广的宁王打太极,转移宁王对朝廷的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王阳明奇迹般地保全了自身,又光荣地替朝廷出了力。

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恶人是无法改变的,如果跟恶人对峙,只会激发恶人最坏的一面,于事无补。”

对于外界,王阳明赞成用一种引导的方式去解决。对于不好的事情,我们要避开与它不好的一面正面交锋,而要旁敲侧击,引发它别的层面,找到突破口。

所以,王阳明避开了宁王嗜血的一面,从宁王别的性格弱点去攻击。这是心学提升到了一个高境界的表现。

在用心学去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过程里,王阳明还主张知足常乐、减少享受跟物质欲望,他认为那会干扰自己的心灵修行,一旦享受惯了,就会在大是大非面前失去自我,步入歧途。

所以,知足常乐,不为所有事情担忧害怕,积极面对生活跟大事,就能找到幸福的源泉。

纵观以上,能够做成大事的人,无非就是具有以下这些可贵品质:笃定的内心、有良知与行动力、坚持成就独一无二的自我、凡事从大局跟别人出发。

一句话,就是做到有原则,有普世的智慧跟共情,做到出自内心的大爱无疆,任何时候都不丢失自己做人的本分跟良心,有自我的小宇宙。

人活在天地之中的意义,不是看赚了多少钱、有什么身份地位,而是要看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曾经温暖过了多少人。

知行合一,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