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瓦尔登湖》:寻找遗失的美好,构筑最丰富的人生

 昵称63703230 2020-02-04

每天的生活千篇一律,上班、下班,两点一线,电脑、手机成为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和主要的娱乐方式,间隙之余看看窗外的天空,一片雾霾……

被各种琐事缠身,累到虚脱,当你晚上躺下时,回想这一天,脑海中一片茫然,而后昏昏欲睡,就这样周而复始……

大街上到处是步履匆匆的人,通常面无表情,像是木偶一般地机械,你是否也是其中的一员……

或许你的生活需要静下心、慢下来,抛开尘世的繁杂,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那不妨来看一看这本《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寻找遗失的美好,构筑最丰富的人生

徐迟译本《瓦尔登湖》封面

01《瓦尔登湖》是一本怎样的书。

介绍书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梭罗,他是美国作家、哲学家和超验主义代表人物。

超验主义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思潮,兴起于19世纪3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美国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爱默生、梭罗等人,他们的观点是宣称存在一种理想的精神实体,超越于经验和科学之处,通过直觉得以把握。

梭罗的思想深受爱默生的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854年,他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贴近自然的生活,并以此为素材写成了散文集《瓦尔登湖》,这本书成为超验主义的经典作品,也是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20多部散文集,被誉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他的文字简练有力,富有思想性,但是在他生前只有两本书得以出版,其中就有这本《瓦尔登湖》。

作者以两年的湖边独居生活来感悟生命和体验自然之美,每天锄锄地,读读书、写写字、湖中洗澡、林中漫步,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思考、探索,向我们展示了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瓦尔登湖》:寻找遗失的美好,构筑最丰富的人生

梭罗

徐迟译本在序中对这本书评价道:

“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其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描绘,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人启迪。”

全书有18篇散文组成,讲了四季更替间瓦尔登湖畔的生活,虽然是散文,但是其中多见深刻的思考和哲理性的自省。

在《经济篇》中,作者详细叙述了自己在瓦尔登湖边建造小木屋的过程和花费,由此他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生活,通过亲自耕种及与当地农夫的接触,他意识到社会应该公平,对一切有利于人类的生命与工作应一视同仁;穷人和富人是有差距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等哲学层面的思考。

“大部分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所以关于奢侈和舒适,最明智的人生活得甚至比穷人更加简单和朴素,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的古哲学家都是一个类型的人物,外表生活再穷没有,而内心生活再富不过。”

在《寂寞》一文中,作者在一英里之内没有其他房子和邻居的情况下,独自享受着自然之美、环境之美,或许其中有一刹那感到寂寞,但是随即又享受着这种感觉。

“温和的雨丝飘洒下来,我突然感觉到能跟大自然做伴是如此甜蜜如此受惠,就在这滴滴答答的雨声中,我屋子周围的每一个声音和景象都有着无穷尽无边际的友爱……”

梭罗在这些篇章里尽情地描绘着瓦尔登湖畔生活的点滴,所思所感,在《种豆》中享受劳动之乐,并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在《倍克田庄》中垂钓,突然遇到急雨,到爱尔兰人的小茅屋里躲雨、闲聊,看到新奇的人,听到新鲜的事,都成为作者笔下的最好的素材来源。

作者虽然是独居,但是并不排斥与人接触,他远离城市和村庄,感受静谧之美的同时,也审视着来此的每一个人,在《访客》中,我们看到作者并非与世隔绝,他的小屋里来过女孩、男孩、少妇、牧师、医生、律师等等,这些人来的目的不同,他们之间的观念也不同,但是并不妨碍作者对他们的喜爱。

《瓦尔登湖》影响了无数向往大自然、憧憬宁静生活的人们,不仅在美国影响很大,在中国也备受推崇,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从中译本的《瓦尔登湖》之多就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据不完全统计数据表明,从1978年到2015年间,有五十多版不同作者翻译的中文译本出版,其中的2009年和2010年,每年至少有六本之多。

《瓦尔登湖》:寻找遗失的美好,构筑最丰富的人生

中译版本《瓦尔登湖》(1)

《瓦尔登湖》:寻找遗失的美好,构筑最丰富的人生

中译版本《瓦尔登湖》(2)

02《瓦尔登湖》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有人说《瓦尔登湖》读起来并非那么通俗,有很多艰涩之处,但也有人收藏了各个版本的《瓦尔登湖》,更有人一遍遍地研读,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

正如译者所评价的那样:
“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读着它,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这是一本需要细细研读的书,需要静下来心来,心无旁骛的状态下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

1、广博的引经据典

文中引经据典,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没有丰富知识储备的人,读起来可能会略显吃力。从中可以看出梭罗广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书中,梭罗多次引用希腊、罗马、北欧神话及《圣经》等经典著作中的故事和人物,甚至还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顺手拈来,以不经意渗入的方式阐释自己的湖畔生活,做出深刻的思考。

2、唯美的自然散文

梭罗一个人住在湖边的小木屋里,闲暇时间耕种、漫步,体验着那种来自大自然最真实最生动的景色,写成了最美的自然散文,文笔清新,意境唯美。

“在晚春中,巨大的蓓蕾突然从仿佛已经死去的枯枝上跳了出来,魔术似的花枝招展了,成了温柔的青色而柔软的枝条。”

从文中的很多句子、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瓦尔登湖的美,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飞鸟鱼虫都给作者不同的灵感,融入大自然中,听风看雨都成为作者的最美享受,把这些最真实的感受写下来。

《瓦尔登湖》:寻找遗失的美好,构筑最丰富的人生

3、直观的生活体验

作者砍下木头建小木屋、自己做家具,开辟荒地种土豆、玉米、豌豆等作物,采集野菜吃,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勇敢的尝试。

后来有些研究者质疑他其实并非真正的“隐居”,而经常都要回他父母那里拿东西,跟朋友相聚等社交活动,并不是全完脱离城市的生活,但这并不妨碍作者通过自己的尝试得到最直观的生活体验。

“我在这样的季节里生长,好像玉米生长在夜间一样,这比任何手上的劳动好得不知多少了。这样做不是从我的生命中减去了时间,而是在我通常的时间里增添了许多,还超产了许多。”

就像我们久居城市,也时常会去别处旅行、去我们不曾到过的地方,虽然我们来去匆匆,只是过客,但是到那里也有一种新奇感,收获平时生活中不能得到的感悟和快乐。

4、有力的社会批判

在梭罗生活的时代,正是美国快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化的发展、激烈竞争的市场氛围,对环境的攫取正如火如荼,铁路经过瓦尔登湖边时,大量树木被无情砍伐,环境遭到无情的破坏,这一切都让梭罗担忧和厌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唤起简单生活方式的提倡和理性的回归。

他的这种生活方式看似是简单生活、回归最原始的状态,实际上挑战了工业化社会带来的种种弊端,他用一种别样的方式抗击着物欲横流的社会,对抗着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人们心灵带来的冲击。

在这个意义上来看,瓦尔登湖畔自给自足的生活,作者欣赏自然、融入自然、体味自然的尝试像一股清新之风,引起了人们最质朴、最纯真、最简单生活的向往。

4、睿智的人生思考

梭罗在文中引用了很多哲学家、思想家、诗人的经典著作或者语句,对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让他更加地深刻地思考人生的意义。

拥有广博知识的他总是能从一件事中联想到经典著作中的人物或者做法,他会随时写出自己与古人或神话中人物的神交,看似天马行空,其实中间包含着最睿智的人生思考。

他可以在建房子的时候想到古印度叙事诗中的对话录,也可以在暴风雨中感受希腊神话中风神的力量;可以随时引用英国诗人的诗句,也可以想到孔夫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名言……

《瓦尔登湖》:寻找遗失的美好,构筑最丰富的人生

03梭罗的独居生活与中国的隐逸思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隐逸思想是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和文化传统,影响了历代的文人雅士,从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出现了不少有名的隐士,成语“知足常乐”就是讲得当时隐士荣启期的故事,他与孔子不期而遇,“三乐”的人生态度备受孔子赏识。

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也是隐逸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曾担任过数个官职,但是一心向往田园,最初奔波于仕途和田园之间,后来辞去官职,彻底归隐,流传后世、影响较大的是他的田园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宋代的“和靖先生”林逋隐居西湖孤山,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贫困,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栽梅养鹤,自称是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世人称为“梅妻鹤子”,他的《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

像荣启期、陶渊明、林逋等人都是喜爱淡泊生活,主动选择,一心归隐田园,另外也有一些是迫不得已的隐居,有机会还是会去做官,更有甚至是为了名气而隐居,像成语“终南捷径”中的卢藏用就是如此。

《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卢藏用想入朝做官,便隐居到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最后终于达到了做官的目的。

中国的“隐士”中大部分人士是对官场失望,对名利淡泊,自主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其中享受田园之乐,心底的澄净。

很多人认为把梭罗在瓦尔登湖边过的生活定义为“隐逸”生活,其实对于梭罗自己来说,独立在湖边居住,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并不是遁世。

“我想,我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喜爱交际,任何血气旺盛的人来时,我一定像吸血的水蛭似的,紧紧吸住他不放。我本性就非隐士,要有什么事情让我进一个酒吧间去,在那里坐得最长久的人也未必坐得过我。”

梭罗更多的是抱着体验的心态和尝试生活的状态去林中隐居,跟中国文化中的隐逸思想还是有一定的不同,他并没有像中国隐逸之士那样从此隐居田园,度过余生,他只是利用两年的时间来体验一次别样的人生之旅。但是不管怎样,他们从中得到的快乐是相同的,那就是从自然、从田园中寻找最本真的快乐、享受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瓦尔登湖》:寻找遗失的美好,构筑最丰富的人生

04平凡如你我,如何接近心中的瓦尔登湖。

作为现代人,我们细读《瓦尔登湖》,有向往、有羡慕,但是隐居毕竟不现实,也没有条件,毕竟我们要工作、要赚钱生活,有太多的的羁绊和束缚,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追求心灵中的瓦尔登湖,即使不能远离城市的喧嚣、热闹的人群,我们依然能够构筑起一方宁静的天地,任自己在其中徜徉。

1、删繁就简,尝试极简生活

如今,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往往大于精神层面的需要,线下、网上购物上了瘾,家里的各种东西琳琅满目,可是后来才真正发现,买了太多无用、不实用的东西,可以试着收纳整理一下,看看超过一两年没用的物品,没穿过的衣服等进行处理,而且制定一个购物计划,少买,买最需要的。

我们在物质追求上需要减法,而在思想上追求上需要加法,不断找到自己的潜力,通过读书、旅行等方式找到自己最喜欢、最充盈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抛开琐事,给生命留有深思的余地。

平常的日子我们忙于工作,忙于奔波,周末、休假等时间自己可以掌控的情况下,找一个特色城市、甚至是近郊、或是城中的街心公园,听听鸟叫虫鸣,看看花开花落,自己一个人静下来心,拿本书,写段日记,记录下自己沉静下的所思所感。

或许只是在家里,在书桌前,看一篇文,品一幅画,沉下心来思考,忘记时间和空间,只是专心地做一件事,等你从中走出,你会发现这也是种收获。有时候抛开琐事,推掉一个饭局,整个人暂时陷入一种沉寂,只为了更好的出发。

3、尝试不一样,体验生活的多样性。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成不变的日子可能让很多人感到烦躁,这时候,不妨找一种方式,体验不同的生活,感受生活的多样性。

像微博知名美食视频博主李子柒就展示了自己别样的生活,她拍摄了一系列手工制作的视频,题材来源于中国人真实、古朴的传统生活,围绕衣食住行展开,像《秋千沙发床》、《手工造纸》等都很有特色。

媒体对她有高度的评价:

“仿若一幅自如闲适的山水画,激发着人们返璞归真的情感共鸣,带有明显的李子柒的个性符号,是她不忘初心、追求美好的真实写照。”

《瓦尔登湖》:寻找遗失的美好,构筑最丰富的人生

李子柒的田园生活

4、慢下来,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往往只记得赶路,忘记了停下来,静静地享受生活的细节,细细品味大自然的馈赠,在疲惫的时候不妨让生活的节奏慢下来。

木心在《从前慢》诗中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如今,恋爱都要速成、吃饭都要快餐、旅途都要高速,是社会的进步,也在遗失着一些美好,如果可以,亲手栽上几盆花,或者用简单的食材做成一顿可口的饭,会让我们在紧张繁忙中多一些闲情逸致。

《瓦尔登湖》:寻找遗失的美好,构筑最丰富的人生

内心的充盈才是人生的财富,脚踏实地的同时人们也需要仰望星空,我们寻求心中的瓦尔登湖,也是在寻找我们迷失的情怀,就像在城市里再也看不到夜晚的繁星闪烁,那曾是我们童年里最美的想象,如今再也难寻,那些美好都遗失在琐事的生活中,需要我们一点点拾起,一点点构建。

每个人心中都在寻求自己的瓦尔登湖,每个人的诉求不同,但是朴素、简单、由内而发的那种快乐是任何人都拒绝不了的,细细品读《瓦尔登湖》,领略梭罗思想,与梭罗产生穿越时空的共鸣,要在匆匆而过的人生旅途中找到自己的恬适生活,如此,此生就无憾了。

愿我们都在喧嚣的尘世中遇见心中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寻找遗失的美好,构筑最丰富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