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瓦尔登湖》:世俗外的世外桃源

 昵称63703230 2020-02-04

在一处茂密的森林建一个小屋,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一直都是我所向往的。

《瓦尔登湖》:世俗外的世外桃源

细细品读《瓦尔登湖》,我看见梭罗扛着斧头从他破烂的小木屋走出来,步伐轻盈;我看见他的眼睛如湖水般清澈,他的内心如平静的湖面,波澜不惊。闭上眼睛,我看见梭罗在湖边论道,是那样的轻声细语,仿佛怕吵醒湖里的游鱼,还有那岸上的鸟兽。湖边青葱的树木,因为有了湖水的滋养而充满灵性,它们为各种飞鸟鸣虫提供了安定的家,一切都显得美好祥和。

《瓦尔登湖》:世俗外的世外桃源

1845年7月,梭罗抛弃了物质与财富,远离了世俗和尘嚣,只身一人来到瓦尔登湖畔的林里过起了简单的隐居生活。这本书写于19世纪中叶,那时正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期,在当时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作者冒了“大忌”,特立独行,挑战传统的思想,实在令人敬仰。而梭罗的这种魄力,这种不带世俗观念的思想,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敬畏,他的思想就如同一丝清风,不着痕迹地让我精神一振,一切都是那么快乐,一切又是那么自然。

《瓦尔登湖》:世俗外的世外桃源

那一处湖畔,他自耕自食,长达两年之久。那一处湖畔,他与野兽为邻,遵循着野性的法则。那一处湖畔,他与他的思想矗立着,看夕阳西下,繁华起落。

从前,就有个故事,城里人劝农民使用高科技设备,农民却坚持用双手耕作,城里人说如果用了先进设备,农民就可以天天在那悠闲地晒太阳了,农民却说:“我现在不就是在悠闲地的晒太阳么?”城里人哑口无言。

人往往缺少冒险精神和信仰,所以他们忙于买卖经营,过着奴隶般的日子。” 我常常惊异于梭罗描绘自然的能力,语言精妙绝伦,却毫无矫揉造作的嫌疑,字字句句都让人被他对自然发出的由衷赞叹吸引,并有种立刻不带分文,不携行囊地向自然狂奔的冲动。一抹晨光可以让他倾情讴歌,一滴露珠可以让他看到青草的真情,他可以煞有介事地拿着放大镜匍匐在草地上当一场蚁群搏斗的热忱的看客,为其中受伤的败将扼腕,并致像悼念英雄一样致以敬意。

《瓦尔登湖》:世俗外的世外桃源

有些书适合每个感兴趣的人读,但《瓦尔登湖》却并非如此,而好书却大致相同。既得到了乐趣,也与作者产生了心灵的共鸣。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精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的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 ,再简单。”我们的生活本该就这么简单。

现实生活的压力与紧张,使我们每个人都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梭罗的世外桃源和简约生活,可能是我多年以后的期盼,至少是内心深处的。

《瓦尔登湖》:世俗外的世外桃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