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文明世界拼图 2020-02-04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第一章 水稻常规栽培技术

第一节 品种的选择及育秧

一、品种选择

(一)选用良种的意义

优良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的特征特性,在相同的栽培技术和生产条件下更容易获得高产,加工后整精米率较高,蒸煮后口感好,市场售价也高,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选种要求

应选择籽粒饱满、无杂质、发芽率高的种子,以保证种子发芽整齐,出芽粗壮。

(三)适合于我市种植的新品种

近年来,在我市表现较好的早稻新品种有:两优287、两优42、鄂早18等;中稻:扬两优6号、丰两优香一号、Q优6号、新两优6号、培两优3076、天优8号、D优202、培两优1108、珞优8号、鄂中5号、鉴真2号等;双季晚稻:中9优288、金优38、鄂粳杂3号、鄂晚17等;一季晚稻:天两优616、黄华占等。

二、育秧前准备 (一)晒种

晒种能增强种子的通透性和吸水能力,增加种子活性,提

2

高发芽势,一般能使发芽势率提高2%-5%,尤其对成熟度不够充分的种子作用更明显。通常在播种前5-7天选晴天进行晒种,晴热天晒1-2天即可,晒后注意防潮。

(二)选种

选种是为了清除秕谷、草籽,选出饱满、整齐、纯净的种子,以培育壮秧和减少杂草,一般经风选、筛选后,再用15%的盐水选种,选后冲洗干净。目前,市场上所购精包装稻种一般不用选种。

(三)消毒

水稻的一些病虫害如稻瘟病、恶苗病、白叶枯病都是通过种子带病传播的。种子消毒的常见方法有:(1)种衣剂拌种或包衣,可以防治恶苗病、稻瘟病、干线虫病和地下害虫以及防鸟鼠等;(2)石灰水浸种:用1%的石灰水清夜浸种,浸种时不要破坏水面上的石灰膜,同时,水深要高出种子3厘米以上;(3)强氯精浸种:先将种子预浸12-24小时,然后用250-300倍的强氯精液浸种12小时,清水洗净后继续浸种或催芽;(4)恶苗灵浸种:用35%的恶苗灵250倍液浸种24小时以上。消毒后的稻种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催芽,以免影响发芽。

(四)浸种

浸种目的是使种子吸足水分,以利于萌发,水稻种子一般要吸到自身重的25-40%的水量才能发芽,因此,一定要使种子浸到足够的时间使种子吸足水分。浸种时间与温度、品种及育

3

秧方法等有很大关系。种子吸足水分的特征是:谷壳半透明,腹白分明可见,胚部膨大。一般温度10℃时需浸种72小时,20℃时需浸种48小时,30℃时需浸种24小时。

(五)催芽

早、中稻播种时气温低,为缩短播种至出苗时间,减少不良气候影响和鸟雀危害,提高成芽率,播种前都要催芽。催芽是根据稻种发芽各阶段对水、气、热的不同需求,进行人工调控,促使稻种发芽“快、齐、匀、壮”,“快”指2-3天内催好芽、“齐”指发芽率达90%以上、“匀”指芽长整齐一致、“壮”指芽白无异味、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一般种子在50℃温水中预热5-10分钟,再起水沥干,密封保温,温度控制在25-30℃,露白后天气好即可播种,天气不好可在25-30℃条件下促进齐根,然后摊开锻炼,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一般芽长不超过谷粒的1/2,根长不超过谷粒长,晚稻可在室温条件下自然发芽,要特别注意防止高温烧芽。

(六)苗床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且前一年没做过秧田的田块,要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土壤肥沃疏松、不易受畜禽危害的旱地作苗床。

三、播种期的确定

合适的播种期是水稻育秧的关键,播种期的确定要依据水稻品种的生育期、秧龄弹性、温度、前茬的收获期等因子综合考虑。

4

(一)早稻播种期的确定

早稻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具体播期的确定以日平均温度为指标。地膜保温湿润育秧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时、露地湿润育秧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旱育秧可较湿润育秧提早5-7天播种,同时,要考虑移栽期和秧龄弹性,以免使秧龄过长。

(二)中稻播种期的确定

中稻播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或5月上旬,具体主要根据品种生育期而定,一般将抽穗安排在7月20日之前或8月10日之后,尽量将开花期避开7月底至8月上中旬的高温天气,避免高温造成结实异常,影响产量。

(三)晚稻播种期的确定

一季晚稻播种期一般在5月上、中旬,一般将抽穗安排在8月下旬到9月初,尽量将开花期避开7月底至8月上中旬的高温天气。双季晚的播期主要根据安全齐穗期来确定,我省双季晚稻的安全齐穗期一般在9月15日左右,适宜插期在7月中、下旬,因此,一般双晚的播期在6月中、下旬,秧龄30-35天。

四、育秧方法

水稻育秧技术随着水稻栽培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目前生产上常见的育秧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湿润育秧

湿润育秧是介于水育秧和旱育秧之间的一种育秧方式,其优点是土壤通气性较水育秧好,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成

5

  • 秧率,提高秧苗素质,促早生快发。

    1、整地

    早稻在冬前结合翻耕,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公斤,晚稻在播种前一个月施腐熟有机肥500-700公斤翻耕。播前7天耙烂整平,做成湿润通气秧床,按畦长10米、畦宽1.5米、沟宽0.3-0.4米左右开沟做畦,再灌水浸泡,泡软后整平畦面,做到“上糊下松,沟深面平,肥足草净,软硬适中”,每亩秧田施尿素1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做面肥,均匀施于畦面上,施后将泥肥混匀、耥平,待泥沉实后即可播种。

    2、播种

    湿润育秧的播种量与品种特性、秧龄长短等密切相关,一般早稻以秧田本田比1:8-10确定播种量,晚稻以秧田本田比1:6-8确定播种量,即杂交早稻一般以每亩秧田播15公斤左右,常规稻播25-40公斤左右;杂交中稻一般以每亩秧田播8-10公斤左右,常规稻播15公斤左右;杂交晚稻一般以每亩秧田播10公斤左右,常规晚稻播12.5公斤左右。

    早稻播种在“暖头冷尾”抢晴天播种,中稻和双季晚稻要在阴天或晴天播种,播种时要先将种子晾干,分畦定量播种,先播70%,剩余30%第二次补播,保证播匀,播后塌谷,早稻播后要盖地膜,中稻和二晚不需覆膜。播后注意防鸟害和鼠害。

    3、早稻湿润育秧田管理

    (1)调控温度。早稻出苗期应密封保温,温度控制在30℃上下,超过35℃应揭开膜的两头通风。1叶1心至2叶1心期,

    6

    晴天白天应揭开膜的两头通风,下午4点钟后盖膜,膜内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2叶1心期后,经过5-6天的炼苗,当日均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应选择晴天上午9-10点钟揭膜。

    (2)调控水分。出苗期应保持秧畦湿润,畦沟放干水,以增强土壤通气性,出苗后到揭膜前,原则上不灌水上畦,以促进发根。揭膜时灌浅水上畦,以后保持秧畦上有浅水,若遇寒潮可灌深水护苗。

    (3)适当追肥。揭膜时每亩秧田施尿素和氯化钾5公斤左右做“断奶肥”,以保证秧苗生长对养分的需求,秧龄长的在移栽前可再施尿素和氯化钾各2-3公斤做“送嫁肥”。

    (4)适当化控。1叶1心期每亩秧田用15%多效挫150克兑水75公斤喷施控苗促蘖,已用烯效挫浸种的,则不用再喷施。

    4、中、晚稻湿润育秧田管理

    (1)水分调控。播种后到2叶1心,保持畦面无水而沟中有水,以防“高温煮芽”;3叶期后灌浅水上畦,以后浅水勤灌促进分蘖,遇高温天气,可日灌夜排降温。

    (2)及时追肥。1叶1心至2叶1心期追施断奶肥,4-5叶期施一次接力肥,移栽前3-5天施送嫁肥,每次以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3-4公斤为宜。

    (3)控长促蘖。1叶1心期每亩秧田用15%多效挫150克兑水75公斤喷施控苗促蘖。已用烯效挫浸种的,则不用再喷施,若秧龄超过40天,也可以在3叶1心期再喷施一次多效挫。

    7

    (4)间苗防病。2叶1心期要进行1次间苗匀苗,促进个体生长均匀。加强病虫害防治,移栽前5天打一次“送嫁药”,以减少大田病虫害的发生。

    (二)旱育秧

    旱育秧是利用旱地或稻田进行旱整地、湿播种、旱管理的一种育秧技术,特点是在旱生条件下育秧,土壤通气性大大提高,有利于根系生长,可以提高成秧率和抗逆性,较湿润育秧提早播种和移栽,同时,播种密度大,可以进行集约化生产。

    1、整地

    选用水源方便、土壤肥沃、熟化程度高的旱地或园地做秧田。要趁晴天土壤干燥时开沟做畦,要求畦长10米、畦宽1.5米、沟宽0.3-0.4米左右开沟做畦,围沟深0.4米,腰沟深0.3米,畦沟深0.2米,做到沟沟相通,雨停水干。稻田做秧田一定要在冬前翻耕,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或每平米施硫酸铵(或硝酸铵)120克,过磷酸钙150克,氯化钾20-30克,与床土表层混匀。在育秧期间,不宜用碳酸氢铵、钙镁磷肥和草木灰等碱性肥料做基肥、追肥,尿素也不宜做基肥。

    2、播种

    播前先将畦面整平浇透水,然后每平米用50-75克壮秧剂与干细土2公斤拌匀后均匀撒在畦面上,铺土后再浇透水。播量要根据品种特性、秧龄长短和育秧期间温度等来确定,当芽谷的芽长2-3mm时播种最适宜。一般杂交早稻45-60公斤/亩,

    8

    常规稻90-120公斤/亩,秧本田比以1:30-40为宜;中、晚稻杂交稻播25-30公斤/亩,常规稻60-80公斤/亩。播后用不含肥料的干细土盖种,以种子不露出为宜,浇透水,然后盖膜。

    3、早稻旱育秧田管理

    (1)调控温度。早稻出苗期温度控制在30℃上下,超过35℃应揭膜两头;出苗至1叶1心期膜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1叶1心至至2叶1心,白天揭膜两头通风,保持膜内温度在20℃左右;2叶1心后选择晴天揭膜。

    (2)调控水分。出苗期应保持床土湿润,出苗后进行旱育,原则上不旱不浇水,一般床土发白、早晨秧叶尖上没有水珠时就应洒水,揭膜时淋足水,防止失水死苗。

    (3)追肥防病。对秧田肥力差或秧龄长后期缺肥的秧田,在后期应适当补施速效N、K肥。在1叶1心至2叶1心期,洒施0.1%敌克松药液2.5公斤/平米,以防立枯病的发生。

    4、中晚稻旱育秧田管理

    (1)适当稀播。中、晚稻育秧期间气温高,应根据秧龄确定适宜的播种量,每亩秧田播种量以杂交稻25-30公斤、常规稻60-80公斤为宜。

    (2)播后覆草。盖草可防止暴雨将谷种打散、保持水分和防鸟害,现青后应在傍晚揭去覆盖物,揭后洒足水,以防生理失水死苗。

    (3)控制秧龄。选用早、中熟组合,若秧龄超过25天,

    9

    要适当减少播量,并在1叶1心期再喷施一次多效挫或烯效挫。

    第二节 水稻的移栽

    一、移栽前准备 (一)大田准备

    移栽以前稻田要耕整好,要达到田面平,土壤蓬松软和,土肥相融,无杂草残茬。绿肥田要在适当的时间翻压,且翻压量适中,翻耕后炕晒2-3天,然后灌水耙田,将绿肥埋入泥中,再泡7-10天,再耕耙平田插秧。冬闲田在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将残茬杂草埋入土中,泡水过冬,插秧前浅耕细耙摊平。夏收作物田,应先犁后耙,使土壤细碎疏松,以利秧苗早发。

    (二)基肥施用技术

    早稻生育前期气温低,肥料分解慢,生育后期气温较高,肥料分解快,所以应重施基肥和分蘖肥,促早生快发,适当施用穗肥和粒肥。按500公斤/亩的目标产量,亩施纯氮9-12千克,每亩需施基肥1000-1500公斤绿肥或750-1000公斤厩肥或75-100公斤饼肥、5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硅钙肥、1公斤硫酸锌、3公斤硫磺、12公斤尿素、6公斤氯化钾。

    中稻按700-800公斤/亩的目标产量,需亩施纯氮12-14千克,五氧化二磷8.5-10千克,氧化钾18.5-20千克。底肥施氮量占40-60%。在亩施有机肥2500千克的基础上,底肥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5-30千克,冷浸田加施锌肥1-2千克。

    10晚稻生长过程中气温由高到低,土壤肥料的供应是前多后少,在一般情况下晚稻生育后期容易发生脱肥现象。所以晚稻既要重施基肥,又要重施后期穗肥和粒肥的施用。按550公斤/亩的目标产量,亩施纯氮9-12千克,每亩需施基肥150-200公斤干稻草或750-1000公斤厩肥或75-100公斤饼肥、25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硅钙肥、1公斤硫酸锌、3公斤硫磺、12公斤尿素、9公斤氯化钾。

    (三)适龄移栽

    为适应不同茬口,秧苗移栽的迟早因品种、育秧方式、播种密度、秧苗类型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可以根据以下三个指标判断:

    1、叶龄指标

    (1)小苗移栽,一般指秧龄在3叶期以前移栽,此类型秧苗多在密播、保温育秧方式下培育。小苗移栽适宜于抢早移栽、两段育秧的头段秧和抛秧栽培,优点是移栽后分蘖发生早、多、快,抗低温,分蘖成穗率高,但移栽的适龄期限短。移栽密度可相对偏小,对本田的整田质量要求较高。(2)中苗移栽,一般指秧龄3-4.5叶期移栽,此类型秧苗也是在较大播量下育成,适宜于抢早移栽和抛秧。如早稻的旱床育秧和塑盘育秧抛栽。(3)大苗移栽,分为两类,一类是4.5-6.5叶移栽的秧苗,如早、中稻湿润育秧;另一类是6.5叶以上的秧苗,如二晚湿润育秧。

    11

    2、分蘖指标

    杂交稻一般3叶1心期就开始分蘖,适宜条件下分蘖还会提前。以后随着秧苗的生长,空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因光照不足分蘖停止,秧苗生长受阻,素质下降,因此在上限叶龄范围内,秧苗分蘖停止期可以作为移栽的上限指标。

    二、插秧方式与规格

    目前,我省插秧方式多为宽行窄株或宽窄行的条栽方式,这类栽插方式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利于稻株的健壮生长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插秧要求浅、匀、直、稳。浅,即插秧深度不超过3cm,以促进低位分蘖早生快发;匀,即插植的行、穴距、每穴苗数及深浅均匀一致;直,即不插“拳头秧”、“秤钩秧”;稳,即既要浅插,又不能浮秧,浅泥脚的田要插“浑水秧”。此外,不要插隔夜秧。

    杂交早稻亩栽插2.0-2.5万穴,采用宽行窄株(如3×8寸或4×7寸规格)、或者宽窄行按(8+4)×4寸规格,小苗每穴2粒谷苗、大苗每穴2-3粒谷苗。杂交中稻一般亩插1.8-2万穴,等行距插植时行距7-8寸,穴距4寸,宽窄行插植时,宽行距离8-10寸,窄行距5寸,穴距4寸。杂交晚稻栽插密度为每亩1.8-2.0万穴,小苗每穴2粒谷苗、大苗每穴2-3粒谷苗,采用宽行窄株(如4×9寸规格)、或者宽窄行按(10+5)×4寸规格。常规稻一般亩插2-3万穴,行距20-24cm,穴距10-13.3cm。

    12

    第三节 田间管理

    一、施肥技术 (一)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及肥料效应,从确定目标产量入手,计算出合理的肥料施用配方,进行科学施肥的方法。一般需要以下四个步骤:1、测土。通过对土壤养分分析测定,较准确地掌握土壤养分状况及供肥性能;2、配方。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特性、栽培习惯、水稻的需肥规律、生产水平和气候等条件,结合上年的产量水平,确定目标产量,再根据肥料的效应,提出氮、磷、钾的最适用量和最佳比例;3、配肥(供肥)。按照配方要求选择优质单质肥料或专用肥、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肥料品种进行科学搭配;4、施肥模式。根据土壤类型、作物的生育特性和需肥规律,制定相应的施肥模式。

    在已测得土壤背景条件下,设定合理的目标产量,再根据水稻的需肥规律,即可得到投入肥料量。水稻的需肥量为每100公斤稻谷需要吸收氮素2.0~2.4公斤,五氧化二磷0.9~1.4公斤,氧化钾2.5~2.9公斤,综合考虑土壤供应能力,肥料利用效率以及生产水平等因素,在土壤养分中等的情况下,施用肥料中氮、磷、钾配比应为1∶0.5∶0.9左右。

    (二)追肥

    早稻总的施肥特点是重施基肥和分蘖肥,促进早生快发,适

    13

    当施用穗肥和粒肥。早施轻施提苗肥,移栽后5-7天,施4公斤尿素、2公斤氯化钾作分蘖肥;22-25天,施2公斤尿素、2公斤氯化钾作穗肥;齐穗后用2公斤尿素、2公斤氯化钾作粒肥。

    中稻生育期长,生长量大,施肥特点是在保证前期发足有效穗所需的肥料前提下,适当减少基蘖肥的比例,增加中后期的施肥比例。一般基肥比例占40-50%,并且要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合理施用。移栽后7天左右亩施5公斤尿素做分蘖肥;晒田复水后,亩苗数低于25万的田块,亩追施5-7.5千克尿素作促花肥,叶色未明显转淡或苗数在28万以上的,可以不施;保花肥一般亩施用3-5千克尿素、5千克钾肥,长势旺的,不施尿素只施磷钾肥;抽穗扬花时,进行叶面喷肥1-2次,长势较差的,亩施2千克尿素作粒肥。

    晚稻生长期间,气温由高到低,土壤肥料的供应是前多后少,所以晚稻既要重施基肥,保证营养生长正常,争取较多分蘖,又要重视后期穗肥和粒肥的施用,力求穗大粒多,籽粒饱满。移栽后5-7天施5公斤尿素、3.5公斤氯化钾作分蘖肥;30天左右施5公斤尿素、3.5公斤氯化钾作穗肥;齐穗后,施2公斤尿素、2公斤氯化钾作粒肥。

    二、水分管理技术

    水稻需水分为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生理需水是指直接用于水稻正常生理活动及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的水,包括水稻植株蒸腾和构成水稻植株体的水分;生态需水指为保证水稻正

    14

    常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需的水分,包括稻田蒸发和稻田渗漏的水分。因此,科学管水不但能保障水稻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并获得一定产量,同时,可以调节土壤空气、温度,抑制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水稻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有一定差异,但总体原则是浅水勤灌,干干湿湿,干湿交替。

    1、返青期

    秧苗移栽时因根系受伤,吸水力弱,因此插秧后至返青期这一段时间要保持田间适宜的水层。早稻一般白天灌深水,提高泥温和水温,寒潮来的时候适当深灌。中稻和一季晚应保持深水层。二季晚为了防止高温伤害秧苗,白天宜加深水层或流水灌溉,晚上排水,促进发根返青。

    2、分蘖期

    早、中、晚稻的返青至分蘖期都应浅水勤灌,保持土壤水分达饱和至薄水层,以增加土壤氧气,使土壤昼夜温差大、光照好,有利于分蘖。以绿肥作底肥的早、中稻田,应每隔2-3天露泥,甚至轻晒田一次,防止稻根受还原物质的毒害而僵苗。

    3、幼穗发育期

    此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特别是减数分裂期(孕穗期)对水分不足最为敏感。这一时期要保持田间水层,防止脱水,水层深度以不超过10厘米为宜。

    4、抽穗扬花期

    此期间对稻田缺水的敏感度仅次于孕穗期,应保持田间有薄水层。

    155、灌浆结实期

    此期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润,防止断水过早,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保持稻株较强的光合作用,并使茎叶中贮存的有机物能顺利转运到籽粒中。

    三、晒田技术

    晒田又称烤田或搁田,是一项协调水稻与环境、群体与个体、生长与发育诸矛盾的有效措施。通过晒田,使禾苗出现“风吹稻叶响,叶尖刺巴掌,下田不缠脚,叶挺杆粗壮”长相的效果。晒田技术主要在于掌握好晒田时期和晒田的程度。

    常规移栽水稻晒田时期的原则为“到时晒田”和“够苗晒田”。“到时晒田”指在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晒田。“够苗晒田”指在单位面积上总苗数达到一定量时排水晒田。当群体茎蘖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85%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晒田程度有重晒、轻晒和露泥(晾田)三种。一般对“够苗晒田”的田块,应重晒到田间开大裂,中间“鸡爪裂”,人立不陷脚,叶色明显落黄。对于“到时晒田”的田块,应轻晒或晾田。轻晒的标准为:田边开“鸡爪裂”,中间稍紧皮,人立有脚印,叶色略退淡;晾田则只排干水。

    第四节 水稻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一、水稻病害 (一)水稻烂秧

    水稻烂秧是指育苗期发生的多种生理病害和侵染性病害。

    16

    防治方法:(1)精选谷种,做到纯、净、健壮;(2)提高催芽技术,掌握好温度和水分,提高秧苗抗寒力;(3)秧田选在背风向阳,土质好,排灌方便,田面平整的田块和施用腐熟肥料,清水灌溉,控制好床温和水温;(4)适期播种,科学管水。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上才播种露地秧,在管水上做到防寒供氧;(5)药剂防治,绵腐病发病后,应在换清水后,浅灌2-3厘米水,再喷布0.1-0.05%硫酸铜液,每亩70-100公斤,或在秧田进入口放上装有硫酸铜的纱布袋(每亩75-150克),随灌溉水将药液溶化流入秧田。立枯病在秧苗1叶1心期预防,用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如病期用药为200-500倍液,每亩用1.25公斤药液。

    (二)水稻纹枯病

    属真菌病害,俗称”花足秆”。近年来由于水稻栽培的改制,以及施肥用量提高等原因,发生面积逐年增加。

    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选用抗病品种,清除菌源,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晒田,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防治时应采取“前压、中控、后保重点”的策略。即拔节期前控制病害水平扩展,孕穗期至抽穗期控制病害垂直扩展,保护功能叶不受侵害。抓住防治适期,拔节期前病株率达到15%即施药防治。每亩可选用20%井岗霉素水溶性粉剂40克,5%可湿性粉剂150~200克、30%苯丙?丙环唑乳油15-25ml 或2.5%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水剂(纹曲宁)

    17

    25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

    (三)稻瘟病

    属真菌病害,水稻从发芽到收获都可受害,由于侵入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

    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良种,搞好品种合理布局,避免品种单一化种植。(2)种子消毒:①用线菌清15克,加水9公斤,浸种6公斤,浸种60小时,用清水洗净后进行催芽播种,可兼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②强氯精浸种,稻种预浸12小时后,用强氯精300-400倍浸种12小时,洗净药液后催芽。可兼治白叶枯病、恶苗病和胡麻斑病等;(3)加强肥水管理:施肥原则为底肥足,追肥早,巧补穗肥,多施农家肥,节氮增磷钾肥,防止偏施、迟施氮肥。灌水以湿润灌溉,干干湿湿,适时晒田,以增强植株抗病力,减轻发病。(4)秧苗带药移栽:发病秧田、旱育秧、两段育秧在移栽前3~5天,每亩20%三环唑600倍液60kg喷施后带药移栽;一般秧田采用三环唑浸秧苗,即将拔起的秧苗倒置于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药液中浸l~2分钟后捞起,堆闷20分钟后移栽。(5)喷药保护 针对感病品种和易感生育阶段,结合田间病情和天气变化情况,适时施药防治。早抓叶瘟,狠治穗瘟。本田防治叶瘟,在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情况下,首次施药不宜过迟。稻株上部三片叶片病率为3%左右时及时施药.防治穗瘟,应在破口至穗期施第1次药,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在齐穗期施第2次药。

    18

    每亩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25%咪鲜胺乳油60-100毫升、40%稻瘟灵乳油100-150毫升或2%春雷霉素液剂1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

    (四)稻曲病

    属真菌病害,稻曲病俗称丰收果、青粉病、谷花病,是水稻穗期的重要病害。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避免病田留种,深耕翻埋菌核。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粒烧毁,秋收后深耕翻埋病菌。应避免在病田留种;若在病田留种,播种前搞好种子消毒,可先用泥水或盐水选种,消除病粒,再用1%石灰水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4—48小时。3、改进施肥技术,基肥要足,慎用穗肥,采用配方施肥。浅水勤灌,后期见干见湿。4、药剂防治。水稻破口前3-5天,亩用30%苯丙?丙环唑乳油15-25ml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70克、2.5%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水剂(纹曲宁)250毫升或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4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防治。

    (五)白叶枯病

    稻白叶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水稻病害。白叶枯病一般为害水稻叶片,也可侵染叶鞘。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杜绝病菌来源,在无病区应严格遵守检疫制度,不从病区调进种子,严防病菌传入。2、尽量采用包衣种子,也可用强氯精、叶枯宁等药剂来

    19

    处理种子。3、严格处理好病稻草,病稻草堆放要远离秧田,不使病菌接触种、芽、苗、水等,以防病菌传入秧田,带入大田。4、加强肥水管理,秧田不施未腐熟的厩肥,大田要施足基肥,及早追肥,巧施穗肥,不偏施氮肥,氮、磷、钾及微肥平衡施用,大田严防串灌、漫灌、深灌,杜绝病田水流入无病田里,对易涝淹的稻田及时做好排水工作。5、药剂防治:老病区秧田期喷药是关键,一般3叶期及移栽前3~5天各施一次药。大田施药做到有一点治一片,有一片治一块的原则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如气候有利发病,应实行同类田普查防治,从而控制病害蔓延。亩用20%叶枯宁(叶青双)可湿性粉剂125-150克、20%噻菌铜悬浮液100-125克或2%宁南霉素水剂25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

    (六)水稻穗期综合症

    主要指水稻孕穗后期至齐穗期间的水稻穗期易遭受多种病害集中为害,成为水稻受害最烈最敏感的时期,一般穗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稻曲病、褐色叶枯病、稻叶黑粉病、稻粒黑粉病、紫秆病、菌核病、叶鞘腐败病等多种病害。这段时间大约20—25天左右,其中中稻、晚稻穗期综合症发生程度要重于早稻,杂交稻重于常规稻。

    药剂防治:每亩可用20%三唑酮乳油100毫升,或40%三唑酮?多菌灵(禾枯灵)可湿性粉剂,对水50公斤喷雾。

    (七)恶苗病

    20用:亩用25%杀虫双水剂200毫升、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30克、20%三唑磷乳油120-150毫升、50%杀螟松乳油1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还可亩用5%杀虫双颗粒剂1-1.5公斤直接撒施。

    (五)三化螟

    俗称蛀心虫、钻心虫、蛀秆虫、白翼仔等,以幼虫蛀茎为害。在水稻苗期、分蘖期,幼虫蛀入心叶或茎秆内,咬断心叶,形成枯心苗或枯心团;孕穗期形成枯孕穗;抽穗期形成半枯穗、白穗或白穗团,若转株为害还形成虫伤株。另外,三化螟幼虫与其它钻蛀性螟虫为害水稻最主要的区别是蛀孔处无虫粪。

    三化螟1年发生4代,水稻分蘖期、孕穗后期至抽穗期,蚁螟侵入率高,圆秆期和齐穗后,蚁螟侵入率较低。水稻的栽培制度直接影响三化螟的发生为害程度。同一地区双季稻、单季稻和三熟制稻田并存,三化螟桥梁田多,发生为害程度则较重。水稻抽穗期与三化螟侵入吻合机会多,其受害加重。三化螟喜高温,不耐低温,8-9月份如出现连续闷热、多雾天气,十分有利于三代三化螟的发生,如冬季气温偏低,其越冬死亡率增加。

    防治方法:控制三化螟为害最好的防治策略是采取防、避、治。(1)减少越冬虫源。春播前应尽早地翻耕稻田,消灭稻桩内的幼虫;越冬幼虫化蛹期及时灌水,淹没稻桩7~10天,杀死稻桩内的越冬幼虫和蛹。(2)栽培治螟。将耕作制度和品种

    26

    单纯化,减少三化螟展转增殖为害的桥梁田;安排一定面积的稻田,使其生长嫩绿茂盛,以引诱雌蛾产卵,便于集中诱杀;调整品种和播种期,使卵的孵化期与蚁螟易侵入水稻的生育期错开,从而避免或减轻其为害。(3)人工、物理防治。结合田间管理,摘去卵块。在枯心苗或白穗株出现初期,幼虫集中在被害株内为害,要尽早将枯心苗和白穗株连根拔出,集中销毁。(4)灯光诱杀。在螟蛾盛发期,利用三化螟成虫有强的趋光习性,每50-60亩安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5)药剂防治。目前防治三化螟的主要手段还是以药剂防治为主。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至破口露穗期,是蚁螟最易侵入时期,也是防治三化螟的关键时期。当亩卵量超过100块时,需要采取化学防治,常用药剂为:亩用25%杀虫双水剂200毫升、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30克、20%三唑磷乳油120-150毫升、50%杀螟松乳油1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还可亩用5%杀虫双颗粒剂1-1.5公斤直接撒施;防效可达90.%以上,特别是用于产桑区。施药时田间要保持1—2寸水层一周。

    (六)大螟

    又叫稻蛀茎夜蛾、紫螟,俗称蛀心虫。大螟为害状与其它蛀茎螟虫相似,即以幼虫蛀入稻株内为害,造成枯鞘、枯心苗、死孕穗、白穗和虫伤株等。但大螟为害时蛀孔较大,并且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外,多夹在叶鞘和茎秆之间。由大螟为害所造成的枯心苗多在田边较,而田中间较少。此为害习性和特点可用

    27

    于区别二化螟和三化螟为害。

    大螟1年发生4代,成虫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其发生与温度关系密切,温度决定越冬幼虫早春活动、化蛹和羽化时间早晚,影响成虫的寿命长短和卵的胚胎发育。丘陵山区、滨湖地区比平原地区受害重,稗草多的田块受害重,田边比田中央受害重。杂交稻受大螟的为害明显的重于常规稻,糯、粳稻重于籼稻。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在春季大螟蛹羽化前,及时处理稻桩,玉米秸秆和茭白残株;在大螟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期后,及时清除田埂、路边、屋前屋后杂草,压低越冬基数。(2)人工、物理防治。根据大螟趋稗草的习性性,在水稻田边适当栽植一些稗草,诱集大螟在此植株上产卵;当卵块盛孵后5~7天,掌握幼虫还未分散之前,及时拔除田边栽种的稗草,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在田间若发现枯鞘、枯心苗等初期受害植株,此时幼虫还未分散,趁此机会,应立即拔出。结合其它螟虫防治,设置黑光诱杀成虫。(3)药剂防治。防治策略是狠治第1代,挑治其它代。注意掌握大螟在卵孵高峰至二龄幼虫高峰期用药。根据大螟趋性,明确防治对象,通常是早栽早发的早稻、杂交稻、以及在大螟产卵期正处于孕穗至抽穗期,或植株高大的稻田受害重,它们应作为化学农药防治重点对象。在田边1米宽的范围内,平均每10平方米有1个新枯心团时,或枯鞘率达5%,或者是始见枯心苗为害状时,应及时喷药,亩用25%

    28

    杀虫双水剂200毫升、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30克、20%三唑磷乳油120~150毫升或50%杀螟松乳油1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还可亩用5%杀虫双颗粒剂1~1.5公斤直接撒施;防效可达90.%以上,特别是用于产桑区。

    (七)蓟马

    俗称灰虫,成虫黑褐色。稻蓟马以成、若虫锉伤吸稻叶表皮,吸食水稻汁液。苗期和分蘖期叶片受害后,初期叶面出现白色至黄褐色的小斑点,继而叶尖因失水而纵卷、尖枯,严重时会造成全叶失绿甚或全片稻苗叶片失绿、枯卷;在穗期,成、若虫趋向穗苞;扬花时,转入颖壳内,为害子房,造成空瘪粒。稻蓟马生活周期短,发生代数多,田间世代重叠严重。当气温达12.5℃时,越冬成虫开始取食、产卵。在田间秧苗露青时,大量成虫迁入秧田,以后在各类型秧田、本田碾转为害。晚秋水稻收割后,转移到越冬寄主上繁殖、越冬。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清除稻田内外杂草,减少越冬虫源和早春繁殖的中间寄主,阻止蓟马转移为害。提倡同种水稻连片种植,尽量减少混栽,恶化蓟马的食料条件。早插秧,培育壮秧,控制无效分蘖,增强水稻抗逆耐害能力。(2)药剂防治。以苗情为基础,主攻若虫,药打盛孵的原则,重点防治秧苗田和分蘖期稻田。当秧田秧苗卷叶率达10%~15%,本田卷株率20%~30%时,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亩用40%毒死蜱乳油60毫升、50%杀螟松乳油60毫升、25%杀虫双水剂200

    29

    毫升 、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或10~20公斤弥雾。

    (八)稻象甲

    俗称稻象鼻虫、稻根象甲。成虫以管状喙咬食秧苗茎叶,被害心叶抽出后,轻的呈现一横排小孔,重的秧叶折断,飘浮水面。幼虫食害稻株幼嫩须根,致叶尖发黄,生长不良。严重时不能抽穗,或造成秕谷,甚至成片枯死。主要为害中稻和一季晚稻秧苗,特别在油菜收割后本田或周围秧田发生较重。成虫有趋光性和假死性,善游水,好攀登。一般丘陵,半山区比平原多,高燥田比低洼田多,砂质土比粘质土多。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提倡免少耕与深耕轮换,以降低越冬虫源基数。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清除越冬成虫。(2)化学防治。当百株秧苗象甲成虫达到20头时,喷洒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600倍液。(3)防治成虫:用糖醋稻草把诱捕。

    三、水稻草害

    稻田杂草种类多,发生面广,杂草密度大,对水稻的危害重。据调查,稻田杂草有60多种,其中被列为中国十大害草之中的稻田杂草有稗草、眼子菜和鸭舌草,被列入重要杂草之中的有稗草和异型莎草,被列为主要杂草的有牛毛草、矮慈姑、节节菜、空心莲子草、水莎草、四叶萍等。

    (一)常规水(湿润)育秧田化学除草技术

    30用:亩用25%杀虫双水剂200毫升、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30克、20%三唑磷乳油120-150毫升、50%杀螟松乳油1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还可亩用5%杀虫双颗粒剂1-1.5公斤直接撒施。

    (五)三化螟

    俗称蛀心虫、钻心虫、蛀秆虫、白翼仔等,以幼虫蛀茎为害。在水稻苗期、分蘖期,幼虫蛀入心叶或茎秆内,咬断心叶,形成枯心苗或枯心团;孕穗期形成枯孕穗;抽穗期形成半枯穗、白穗或白穗团,若转株为害还形成虫伤株。另外,三化螟幼虫与其它钻蛀性螟虫为害水稻最主要的区别是蛀孔处无虫粪。

    三化螟1年发生4代,水稻分蘖期、孕穗后期至抽穗期,蚁螟侵入率高,圆秆期和齐穗后,蚁螟侵入率较低。水稻的栽培制度直接影响三化螟的发生为害程度。同一地区双季稻、单季稻和三熟制稻田并存,三化螟桥梁田多,发生为害程度则较重。水稻抽穗期与三化螟侵入吻合机会多,其受害加重。三化螟喜高温,不耐低温,8-9月份如出现连续闷热、多雾天气,十分有利于三代三化螟的发生,如冬季气温偏低,其越冬死亡率增加。

    防治方法:控制三化螟为害最好的防治策略是采取防、避、治。(1)减少越冬虫源。春播前应尽早地翻耕稻田,消灭稻桩内的幼虫;越冬幼虫化蛹期及时灌水,淹没稻桩7~10天,杀死稻桩内的越冬幼虫和蛹。(2)栽培治螟。将耕作制度和品种

    26

    单纯化,减少三化螟展转增殖为害的桥梁田;安排一定面积的稻田,使其生长嫩绿茂盛,以引诱雌蛾产卵,便于集中诱杀;调整品种和播种期,使卵的孵化期与蚁螟易侵入水稻的生育期错开,从而避免或减轻其为害。(3)人工、物理防治。结合田间管理,摘去卵块。在枯心苗或白穗株出现初期,幼虫集中在被害株内为害,要尽早将枯心苗和白穗株连根拔出,集中销毁。(4)灯光诱杀。在螟蛾盛发期,利用三化螟成虫有强的趋光习性,每50-60亩安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5)药剂防治。目前防治三化螟的主要手段还是以药剂防治为主。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至破口露穗期,是蚁螟最易侵入时期,也是防治三化螟的关键时期。当亩卵量超过100块时,需要采取化学防治,常用药剂为:亩用25%杀虫双水剂200毫升、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30克、20%三唑磷乳油120-150毫升、50%杀螟松乳油1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还可亩用5%杀虫双颗粒剂1-1.5公斤直接撒施;防效可达90.%以上,特别是用于产桑区。施药时田间要保持1—2寸水层一周。

    (六)大螟

    又叫稻蛀茎夜蛾、紫螟,俗称蛀心虫。大螟为害状与其它蛀茎螟虫相似,即以幼虫蛀入稻株内为害,造成枯鞘、枯心苗、死孕穗、白穗和虫伤株等。但大螟为害时蛀孔较大,并且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外,多夹在叶鞘和茎秆之间。由大螟为害所造成的枯心苗多在田边较,而田中间较少。此为害习性和特点可用

    27

    于区别二化螟和三化螟为害。

    大螟1年发生4代,成虫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其发生与温度关系密切,温度决定越冬幼虫早春活动、化蛹和羽化时间早晚,影响成虫的寿命长短和卵的胚胎发育。丘陵山区、滨湖地区比平原地区受害重,稗草多的田块受害重,田边比田中央受害重。杂交稻受大螟的为害明显的重于常规稻,糯、粳稻重于籼稻。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在春季大螟蛹羽化前,及时处理稻桩,玉米秸秆和茭白残株;在大螟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期后,及时清除田埂、路边、屋前屋后杂草,压低越冬基数。(2)人工、物理防治。根据大螟趋稗草的习性性,在水稻田边适当栽植一些稗草,诱集大螟在此植株上产卵;当卵块盛孵后5~7天,掌握幼虫还未分散之前,及时拔除田边栽种的稗草,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在田间若发现枯鞘、枯心苗等初期受害植株,此时幼虫还未分散,趁此机会,应立即拔出。结合其它螟虫防治,设置黑光诱杀成虫。(3)药剂防治。防治策略是狠治第1代,挑治其它代。注意掌握大螟在卵孵高峰至二龄幼虫高峰期用药。根据大螟趋性,明确防治对象,通常是早栽早发的早稻、杂交稻、以及在大螟产卵期正处于孕穗至抽穗期,或植株高大的稻田受害重,它们应作为化学农药防治重点对象。在田边1米宽的范围内,平均每10平方米有1个新枯心团时,或枯鞘率达5%,或者是始见枯心苗为害状时,应及时喷药,亩用25%

    28

    杀虫双水剂200毫升、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30克、20%三唑磷乳油120~150毫升或50%杀螟松乳油10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还可亩用5%杀虫双颗粒剂1~1.5公斤直接撒施;防效可达90.%以上,特别是用于产桑区。

    (七)蓟马

    俗称灰虫,成虫黑褐色。稻蓟马以成、若虫锉伤吸稻叶表皮,吸食水稻汁液。苗期和分蘖期叶片受害后,初期叶面出现白色至黄褐色的小斑点,继而叶尖因失水而纵卷、尖枯,严重时会造成全叶失绿甚或全片稻苗叶片失绿、枯卷;在穗期,成、若虫趋向穗苞;扬花时,转入颖壳内,为害子房,造成空瘪粒。稻蓟马生活周期短,发生代数多,田间世代重叠严重。当气温达12.5℃时,越冬成虫开始取食、产卵。在田间秧苗露青时,大量成虫迁入秧田,以后在各类型秧田、本田碾转为害。晚秋水稻收割后,转移到越冬寄主上繁殖、越冬。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清除稻田内外杂草,减少越冬虫源和早春繁殖的中间寄主,阻止蓟马转移为害。提倡同种水稻连片种植,尽量减少混栽,恶化蓟马的食料条件。早插秧,培育壮秧,控制无效分蘖,增强水稻抗逆耐害能力。(2)药剂防治。以苗情为基础,主攻若虫,药打盛孵的原则,重点防治秧苗田和分蘖期稻田。当秧田秧苗卷叶率达10%~15%,本田卷株率20%~30%时,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亩用40%毒死蜱乳油60毫升、50%杀螟松乳油60毫升、25%杀虫双水剂200

    29

    毫升 、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或10~20公斤弥雾。

    (八)稻象甲

    俗称稻象鼻虫、稻根象甲。成虫以管状喙咬食秧苗茎叶,被害心叶抽出后,轻的呈现一横排小孔,重的秧叶折断,飘浮水面。幼虫食害稻株幼嫩须根,致叶尖发黄,生长不良。严重时不能抽穗,或造成秕谷,甚至成片枯死。主要为害中稻和一季晚稻秧苗,特别在油菜收割后本田或周围秧田发生较重。成虫有趋光性和假死性,善游水,好攀登。一般丘陵,半山区比平原多,高燥田比低洼田多,砂质土比粘质土多。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提倡免少耕与深耕轮换,以降低越冬虫源基数。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清除越冬成虫。(2)化学防治。当百株秧苗象甲成虫达到20头时,喷洒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600倍液。(3)防治成虫:用糖醋稻草把诱捕。

    三、水稻草害

    稻田杂草种类多,发生面广,杂草密度大,对水稻的危害重。据调查,稻田杂草有60多种,其中被列为中国十大害草之中的稻田杂草有稗草、眼子菜和鸭舌草,被列入重要杂草之中的有稗草和异型莎草,被列为主要杂草的有牛毛草、矮慈姑、节节菜、空心莲子草、水莎草、四叶萍等。

    (一)常规水(湿润)育秧田化学除草技术

    30常用除草剂品种有丁草胺、杀草丹、禾大壮、二氯喹啉酸、扫弗特、苄嘧磺隆等。

    1、以稗草为主的秧田,可以选择以下配方:①每亩用60%丁草胺乳油(或60%新马歇特乳油)50-75毫升,于秧苗1~1.5叶期拌湿细土10公斤均匀撒施,露水未干时不要施药。秧板要平整,不能有积水。②每亩用50%杀草丹乳油300毫升(或90%高杀草丹乳油100毫升),于秧苗1~1.5叶期对水30-50公斤喷雾。喷药后不能灌深水,以防药害;3?天内不能排水,保证药效。

    2、以稗草、莎草及阔叶草混生的秧田,可选以下参考配方:①35%二氯·苄可湿性粉剂,每亩25-30克,对水30-50公斤,于水稻秧苗2-3叶期,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湿润施药,药后1-2天灌水3厘米左右,保水5-7天。使用过多效唑、烯效唑的秧田慎用。②50%禾·苄可湿性粉剂,北方稻区苗床每亩用150-225克,对水30-50公斤,于播种覆土后立即施药,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处理;南方稻区秧田每亩用100-150克,对水30-50公斤,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播种塌谷后立即施药,也可在秧苗1.5-2叶期施药。注意田面要平整,防止局部积水,谷子不要露出泥面。

    (二)旱育秧田化学除草技术

    旱育秧田杂草发生量较大,水生、旱生杂草都有,选择除草剂时两者都要兼顾。

    1、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可以选择:①每亩用60%丁草胺乳油75-120毫升,于盖土后覆膜前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对露籽易

    31

    产生药害,催芽谷秧田不宜使用。②每亩用36%丁恶乳油 80-120毫升,或每亩用60%丁草胺乳油50毫升加12%恶草灵乳油50毫升,于盖土后覆膜前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注意谷子不要露出土壤表面。

    2、苗后茎叶处理可以选择:①每亩用90%高杀草丹100毫升加10%苄嘧磺隆可湿粉10-15克,?于秧苗2-3叶期对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②17.2%哌苄(幼禾葆)可湿性粉剂,每亩用180-220克,对水30-50公斤,于揭膜后炼苗2-3天施药,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处理。③后期仍有莎草危害的秧田,可于起秧前7天左右,每亩用20%二甲四氯水剂200毫升左右对水喷雾。

    (三)水稻移栽田、抛秧田化学除草技术

    水稻移栽田、抛秧田防除的重点是前期第一个发草高峰的杂草,目前常用的除草剂是杀稗剂与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的复配制剂,也可选择这两类除草剂混用,以扩大杀草谱。常用的杀稗剂有丁草胺、杀草丹、二氯喹啉酸、禾大壮、艾割等。注意南方稻区用量偏低,北方稻区用量偏高。抛秧田对除草剂的安全性要求较高,选择除草剂时要特别注意。为了安全起见,含有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甲磺隆的除草剂仅限于南方稻区移栽田使用,北方稻区不要使用。

    1、每亩用20%异.苄可湿性粉剂25-30克,或14%乙.苄可湿粉40-50克,或25%乙.苄.甲(精克草星)可湿粉20-25克,于移栽后3-7天,拌湿细土10公斤均匀撒施。施药时保持3-5厘米浅水层,药后保水5-7天。注意仅限于南方稻区移栽田使用。

    2、每亩用37.5%丁.苄可湿性粉剂80-135克,或每亩用10%

    32

    丁草胺微粒剂500-600克加10%苄嘧磺隆可湿粉(或10%苄嘧黄隆可湿性粉剂)10-15克,于移栽后3-7天拌湿细土10~15公斤均匀撒施。施药时保持3-5厘米浅水层,药后保水5-7天。

    3、每亩用35%二氯·苄可湿性粉剂30-50克,或每亩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粉25-30克加10%苄嘧黄隆可湿粉10-15克,于抛(栽)后5-7天对水喷雾。施药前排干田水,药后1-2天灌3-5厘米浅水层,并保水5-7天。

    (四)水直播稻田化学除草技术

    水直播稻田杂草与水稻共生期长,一次施药很难控制整个生长期杂草危害。目前,一般采取“一封(播前消灭老草和土壤封闭处理防除新草)、二杀(苗后前期茎叶处理)、三补(分蘖期补除)”三段式配套技术。

    1、播前处理

    免耕直播田由于播前不经翻耕,水稻播种时杂草发生基数大,还有一部分大龄杂草,对出苗和苗后生长影响较大,需进行化学除草。①每亩用20%克芜踪水剂150-200毫升,于水稻播种前2-5天,对水40公斤喷雾处理。施药前排干田水。②每亩用10%草甘膦水剂500-750毫升,于水稻播种前5-10天,对水40公斤喷雾处理。施药前排干田水。

    翻耕直播稻田若常年稗草、千金子等杂草发生严重,也可在播前进行化学除草,以争取主动。① 每亩用5%丁草胺颗粒剂1公斤,于播前3天撒施。药后3天排水落谷。② 每亩用12%农思它(恶草灵)乳油150毫升左右,于播前3天对水30-50公斤喷雾处理。药后3天排水落谷。

    33

    2、播后施药

    ①每亩用50%禾.苄可湿粉150~200克,于水稻2-3叶期,稗草2叶期前拌湿细土10-15公斤均匀撒施。施药时田面保水3厘米,药后保持浅水层3-5天。注意田面要平整,防止局部积水;若遇较大雨量时,要及时排水,以防出现药害。②每亩用35%二氯·苄可湿性粉剂25-30克,于水稻2-4叶期对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保持田面湿润,药后1-2天保持浅水层5-7天。③每亩用30%扫弗特乳油或30%草杀特乳油100-150毫升,于水稻2-3叶期兑水30-50公斤喷雾或拌湿细土10-15公斤撒施。药后保持浅水层5-7天。

    3、水稻分蘖期(5-7叶期)施药

    由于前期失除或者防效不理想,田间杂草发生严重,可以于水稻5-7叶期施药补除。① 如以稗草为主,每亩用50%二氯喹啉酸25-35克,对水50公斤喷雾处理,药后1-2天复水并保水5-7天。② 如以莎草和阔叶杂草为主,可选用威农、苯达松等药剂防除。③如稗草、莎草和阔叶草混发,可选用二氯喹啉酸加威农进行防除。

    (五)旱直播稻田化学除草技术

    旱直播稻田可以分为旱播水管田和旱稻田。旱直播稻田杂草防除策略基本上与水直播稻田相似,只是在用药品种和方法上应适合旱田的特点。若是免耕直播田,可以在播前用灭生性除草剂克芜踪、草甘膦等杀灭老草,方法同免耕水直播稻田。播后苗前可用丁草胺(新马歇特)、恶草灵、扫弗特(草杀特)、丁恶合剂或丁草胺加恶草灵作土壤处理。

    34

    旱播水管田如果在建立水层后杂草发生量大,可以在建立水层后15天左右进行补除。防除方法与水直播稻田类似。

    35第二章 水稻新型栽培方式及管理技术

    第一节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是在收获上一季作物后,不耕整或土壤,在排干田间明水的情况下,先施除草剂杀死田间杂草或残茬后,再施肥并灌水泡田,待水层自然落干后再进行水稻抛秧、直播或插秧的一项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

    一、适宜条件及除草剂的选择

    水稻免耕适宜在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耕层深厚保水保肥性能好的稻田进行,例如:水旱轮作的油菜茬口,早熟西瓜茬口,小麦茬口、早稻茬口和蔬菜茬口。漏水田、常年积水田和恶性杂草多的田块不适宜进行免耕。

    在除草剂的选择上,最好选择克芜踪等广谱触杀性除草剂。优点主要有:一是除草迅速,施药24小时后杂草全部枯死,不误农时。二是效果好,能除掉大部分杂草。三是安全性好,遇土即钝化,在土壤中无残留,对刚栽播的秧苗和稻种无伤害。四是耐雨性强,施药后半小时下雨,不影响药效,不用补施药。使用时应注意:第一、看说明书掌握好施药剂量升。第二、一定不要用浑浊的泥水兑药,以免降低效果。第三、喷雾要均匀,田间无明水。第四、施药后一天就可上水、抛栽秧,尽量衔接

    36

    第四章水稻新型栽培方式及管理技术

    紧,减少稻田水生杂草的萌发时间,以利稻田除草剂发挥药效。

    二、水旱轮作田的免耕栽培

    水旱轮作的油菜、早熟西瓜、小麦、蔬菜等田块,收获后不用翻耕,喷施克芜踪除草后,即可抛秧、直播、栽插水稻。

    (一)免耕抛秧

    免耕抛秧就是秧苗直接抛在未经耕整的板田上,操作程序是:收割油菜、小麦—喷施克芜踪除草—灌跑马水—泼施底肥—整理田埂—抛秧或丢秧—3天后复水,灌水时缓慢,以防止漂秧—返青后按照常规施用稻田除草剂—常规管理。免耕抛秧要注意的是:每亩抛秧穴数比翻耕多5%~10%,秧盘型号根据秧龄长短进行选用,免耕抛秧的秧龄比一般的短,叶龄不超过3叶,苗高以不超过10~15厘米为宜。大田基肥要腐熟,防止出现烧根死苗现象,最好不用或少用碳酸氢铵。

    (二)免耕直播

    免耕直播就是将稻种直接播在未经翻耕的板田上。免耕直播的操作程序是:收割油菜(小麦)—喷施克芜踪除草—灌水泡田—泼施底肥—整理田埂—整平田面—播种—施用直播稻除草剂—常规管理。免耕直播要注意两点。一是播种量比翻耕田少一点;二是不要选用漏水田和水源不足的田块。双季晚稻不宜采用直播。

    (三)免耕插秧

    免耕插秧就是在未经耕耙的田块上直接栽插秧苗。采用板

    37

    田直插,应选用土质较松软的壤土、轻壤土。免耕插秧的程序是:收割油菜(小麦)—喷施克芜踪除草—灌跑马水—泼施底肥—整理田埂—插秧—3天后复水—按照常规施用稻田除草剂—常规管理。插秧后复水时应缓缓灌水,防止漂秧。

    (四)油菜秸秆还田

    具体做法是:油菜收获后不要平沟,将油菜秸秆全部埋入沟中踩实,将高于田面的土耙在秸秆上,压住秸秆,防止上水后飘起。到了秋季,再将30-50%左右的水稻秸秆埋入沟中,在沟的左侧犁出一条新沟,犁出的土顺势填入到沟内,埋在秸秆上。每年如此,每年将沟往左移动一次,3-5年后可将全田埋秸秆一遍,这是提高地力的有效途径。早晚稻连作田采取收后即脱粒、喷药,24小时后灌水、施肥、抛秧。

    三、冬干田免耕栽培

    冬干田杂草容易防除,地块平整,适宜免耕抛秧和免耕直播。免耕插秧则应选用表土较松软的田块。操作程序是:喷施克芜踪除草—灌水泡天—整理田埂—泼施底肥—播种(抛秧或插秧)—施用稻田除草剂—常规管理。

    四、双季晚稻免耕栽培

    双季晚稻田是连作水稻田,适合免耕抛秧,土质较松软的也可免耕插秧。双季晚稻免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早稻稻桩产生的自生稻。技术上要掌握两点:一是齐泥割稻浅留稻桩;二是必须喷施克芜踪杀灭稻桩,早稻收割后稻桩冒浆时尽快喷

    38

    第四章水稻新型栽培方式及管理技术

    药,喷雾时雾滴要匀要粗,使药水渗入稻桩内,提高灭茬效果。双季晚稻的免耕栽培程序是:收割早稻浅留稻桩—排干田水—喷施克芜踪灭稻桩—复水—抛秧或插秧—灌深水淹稻桩—施用稻田除草剂—常规管理。

    免耕栽培水稻,秧苗入泥浅、扎根快、分蘖早、低节位分蘖多,为高产奠定了基础。只要实施了培育壮秧、化学除草、浅水抛秧、湿润栽秧、科学施肥、防治病虫等措施,就能增产。化学除草,是水稻免耕成败的关键,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进行化学除草,栽播前要使用克芜踪,防除前茬留下来的杂草,栽播后要照样施用稻田除草剂。

    第二节 水稻直播技术

    水稻直播是将已催芽露白的水稻种子直接播撒在大田的一种轻简化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直播稻应选择分蘖力适中,抗病性较强,植株较矮,抗倒伏强的品种。早稻要选择苗期耐寒性好,中稻选择耐高温品种,还要根据各地生产季节,茬口安排等合理选用品种。

    二、大田耕整

    早稻直播田可选择冬闲田,中、一季稻直播田可以选择前茬是绿肥、油菜、小麦、蚕豆等水田,一季晚稻还可以选择种植西瓜的水田。耕整前施好底肥,灌浅水翻耕(绿肥茬提前20天翻耕),播种前再耕耙整平,2~2.5米分厢做沟,做到“田

    39

    平如镜、沟厢分明”,田中排水,灌水畅通。杂草严重的田块、抛荒田、质地粘重的田块和越冬作物杂草较重的田,要在播种前或在前茬收割后施用“克芜踪”或“农适”等灭生型除草剂灭草后进行直播。

    三、适期播种 (一)播种期

    早稻在4月上旬,当气温稳定通过12℃时,冷尾暖头抢晴播种。中、一季稻从4月中旬至6月初都可以播种,但根据品种(组合)的生育期长短和对高温比较敏感的品种(组合)应于5月15日至6月5日播种,使其抽穗扬花避开7月底至8月上旬高温,一季晚稻品种(组合)宜在5月底6月初播种,确保安全齐穗。

    (二)播种量

    早稻常规品种每亩播种量4-4.5公斤,杂交稻品种每亩2.5-3.0公斤。中稻和一季稻杂交稻品种每亩1-1.25公斤,常规籼稻品种每亩播种量2-3公斤,常规粳稻品种每亩播种5-6公斤。免耕直播田块因田面板结,鼠雀危害较重,播种量要适当增加,一般要增加用种量的30%左右,同时应根据种子的千粒重的大小,发芽率高低,分蘖力强弱等适当增减播种量。

    (三)消毒催芽

    播种前选晴天晒种1-2天。用三氯异氰脲酸(强氯精)4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洗净的早稻或中一季24小时催芽播种,或直接晾干播种;或者用二硫氰基甲烷(浸种灵)5000-8000倍液浸种2-3天后,催芽播种或直接播种。

    40第四章水稻新型栽培方式及管理技术

    (四)分厢匀播

    播种要分厢定量匀播。播种方式以满幅撒播为主,也可以条播穴播,有条件的地方用机械播种更好,努力做到一播全苗。常规早稻每亩顷基本苗15万左右;杂交早稻7万左右,一季杂交稻4万左右;常规稻6~8万左右。播种后用木板等沿厢拖动,使谷芽充分陷入泥中,减少鼠雀为害,同时也可以提高成苗率。

    四、合理施肥 (一)配方施肥

    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测试结果和水稻优质高产生理需肥规律做到平衡施肥。按亩产500公斤稻谷需N 10-12公斤、P2O5 5公斤、K2O 12-17公斤的要求施肥,其N、P2O5和K2O之比为1︰0.5︰1.2-15。

    (二)施好底肥

    翻种直播田结合大田耕整,免耕直播田结合分厢开沟平整厢面施好底肥。早稻田将全部的磷、硅、锌,总N量的三分之一,总钾量的一半作底肥。中稻、一季稻将磷、硅肥料全部,总N量的四分之一,总钾量的三分之一作底肥。

    (三)合理追肥

    采用“两重两轻”施肥法,即重断奶肥(促蘖肥),轻施平衡肥,重施穗肥,轻施粒肥。早稻有效分蘖期、分蘖要一轰而起,追肥将总N量三分之一,作断奶肥施下另三分之一作穗肥和粒肥施用;总钾量的二分之一作断奶肥和穗肥施用。中稻分蘖期温度高,有效分蘖期长,总N量的二分之一作穗肥,剩下的四分之一作断平衡肥和粒肥施用;总钾量的另两个三分之一

    41

    分别作平衡肥和穗肥施用。

    五、水分管理

    (一)幼苗期(播种至3叶)

    播种时保持厢面薄皮水或湿润状态,随着水分的蒸发使土壤处于半湿润一半干旱状态,促扎根立苗,使根系向纵深伸长,达到壮苗先壮根的目的。二叶一心时断奶肥(促蘖肥)结合化学除草进行浅水管理。

    (二)分蘖期(3叶至9叶)

    施断奶肥后保持浅水层,促分蘖早生快发,随着群体的增大可采取间歇式灌水,保持厢面湿润或沟中有水;进入封行期,每公顷茎蘖数达到预计的有效穗数时要排水晒田,晒到田面土皮缩裂,三叶以下的小分蘖枯黄死亡,植株叶色退淡,叶片挺直,叶尖有刺手掌感觉。

    (三)拔节孕穗期(晒田到齐穗)

    田间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85%时立即晒田控苗。经过晒田,水稻从营养生长快转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过期,即拔节孕穗期,应复水并保持较深水层管理,待自然落干后再灌溉,间歇管水,直至齐穗。

    (四)灌浆结实期(齐穗至成熟)

    齐穗后进行间歇灌溉或沟灌,保持厢面湿润,保证足够的水分和良好的通气性,维持根系活力,成熟前5-7天方可断水,切忌断水过早。

    (除草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见上一章)

    42

    第四章水稻新型栽培方式及管理技术

    第三节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指利用塑料育秧盘或无盘抛秧剂等培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通过抛、丢等方式移栽到大田的栽培技术。根据育苗的方式,抛秧稻主要有塑料软盘育苗抛栽、纸筒育苗抛栽、“旱育保姆”无盘抛秧剂育秧抛栽或常规旱育秧手工掰块抛栽等方式。我省主要以塑料软盘育苗抛秧和无盘旱育抛秧为主。

    一、塑料软盘育苗抛栽技术 (一) 播前准备

    1、品种选择

    选择秧龄弹性大、抗逆性好的品种。双季晚稻要根据早稻品种熟期合理搭配品种,一般以“早配迟”、“中配中”、“迟配早”的原则,选用稳产高产、抗性强的品种,保证安全齐穗。

    2、秧盘准备

    每亩大田需备足434孔塑料50张。秧龄短的早熟品种可备561孔塑料育秧软盘40-45张。

    3、确定苗床

    选择运秧方便、排灌良好、背风向阳、质地疏松肥沃的旱地、菜地或水田作苗床。苗床面积按秧本田1︰25~1︰30的比例准备。营养土按每张秧盘1.3-1.4公斤备足。

    (二)播种育秧

    1、播期

    一般早稻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晚稻迟熟品种于6

    43

    月5-10日播种,中熟品种于6月15-20日播种,早熟品种7月5-10日播种。

    2、摆盘

    在苗床厢面上先浇透水,再将塑料软盘2个横摆,用木板压实,做到盘与盘衔接无缝隙,软盘与床土充分接触不留空隙,无高低。

    3、播种

    将营养土撒入摆好的秧盘孔中,以秧盘孔容量的2/3为宜,再按每亩大田用种量,将催芽破胸露白的种子均匀播到每具孔中,杂交稻每孔1-2粒,常规稻每孔3-4粒,尽量降低空穴率,然后覆盖细土使孔平并用扫帚扫平,使孔与孔之间无余土,以免串根影响抛秧。盖土后用喷水壶把淋足水,不可用瓢泼浇。

    4、覆盖

    早稻及部分中稻需要覆盖地膜保温。晚稻需盖上秸秆覆盖防晒防雨冲、雀害,保证正常出苗。

    5、苗床管理

    (1)芽期。播后至第一叶展开前,主要保温保湿,早稻出苗前膜内最适温度30~32℃,超过35℃时通风降温,出苗后温度保持在20~25℃,超过25℃时通风降温。晚稻在立针后及时将覆盖物揭掉,以免秧苗徒长。

    (2)二叶期。一叶一心到二叶一心期,喷施多效挫控苗促蘖。管水以干为主,促根深扎,叶片不卷叶不浇水。早、中稻膜内温度应在20℃左右,晴天白天可揭膜炼苗。

    44

    第四章水稻新型栽培方式及管理技术

    (3)三叶至移栽。早稻膜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根据苗情施好送嫁肥,一般在抛秧前5~7天亩用尿素2.5公斤均匀喷雾。在抛栽前一天浇一次透墒水,促新根发出,有利于抛栽和活蔸,抛栽前切忌不能浇水。晚稻秧龄超过25-30天的,对缺肥的秧苗可适当施送嫁肥,但要注意保证秧苗高度不超过20厘米。

    (三)大田抛秧

    1、耕整大田

    及时耕整大田,要求做到“泥融、田平、无杂草”。在抛栽前用平田杆拖平。

    2、施足基肥

    要求氮、磷、钾配合施用,以每亩复合肥40-50公斤作底肥。 3、适时早抛

    一般以秧龄在30天内为宜、秧苗叶龄不超过4片为宜。晚稻抛栽期秧龄长(叶龄5-6叶)的争取早抛,尽量争取在7月底抛完。

    4、抛秧密度

    早稻每亩抛足2.5万穴,中稻在1.8万穴左右,晚稻应掌握在每亩2万穴左右,不宜抛秧过密过稀。

    5、抛栽质量

    用手抓住秧尖向上抛2-3米的高度,利用重力自然入泥立苗。先按70%秧苗在整块大田尽量抛匀,再按3米宽捡出一条

    4530厘米的工作道,然后将剩余30%的秧苗顺着工作道向两边补缺。抛栽后及时匀蔸匀苗。

    (四)大田管理

    1、水分管理

    做到“薄水立苗、浅水活蘖、适期晒田”。抛栽时和抛栽三天内保持田面薄水,促根立苗。抛栽三天后复浅水促分蘖。当每亩苗达到预期穗数的85-90%时,应及时排水晒田,促根控蘖。后期干干湿湿,养根保叶,切忌长期淹灌,也不宜断水过早。

    2、施肥

    抛秧后3-5天,早施分蘖肥,每亩追尿素10公斤。晒田后复水时,结合施氯化钾7-8公斤。

    3、防治病虫害

    主要防治稻蓟马、稻纵卷叶螟,重点防治第四代三化螟为害造成白穗。

    二、水稻无盘旱育抛秧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是水稻旱育秧和抛秧技术的新发展,采用“旱育保姆”高吸水种衣剂(抛秧型)进行种子包衣,实行旱育抛秧。这种方式不使用秧盘,不受秧龄限制,不受地域限制,节本高效,简便易行,是水稻旱育秧的又一重大突破。使用“旱育保姆”,可以为种子出苗和秧苗健壮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小环境,具有不调酸、不催芽出苗齐、防死苗、防病虫、秧苗壮、易立苗等优点。

    46

    第四章水稻新型栽培方式及管理技术

    操作步骤如下:

    1、无盘抛栽技术要选用抛秧型“旱育保姆”。

    2、确定用量。350g“旱育保姆”可包衣稻种1-1.2公斤。 3、浸好种子。采取“现包即种”的方法。包衣前先将稻种在清水中浸泡25分钟,温度较低时可浸泡12小时,捞出稻种,沥去水分。

    4、包衣方法。将包衣剂倒入脸盆等圆底容器中,再将浸湿的稻种慢慢加入脸盆内进行滚动包衣,边加种边搅拌,直到包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

    5、浇足底水。旱育苗床底水要浇足浇透,使苗床0-10cm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6、均匀播种。无盘抛秧播种一定要均匀,才能达到秧苗所带泥球大小相对一致,提高抛栽立苗率。

    7、播后覆盖细土。苗床播种后要覆盖细土再用喷壶浇湿,接着喷施旱育秧田专用除草剂。

    8、覆盖薄膜、增温保湿。为了保证秧苗齐、匀、壮,播种后要盖膜,齐苗后逐步揭膜,揭膜时要一次性补足水分。

    9、无盘抛秧的秧苗在拔秧前一天的下午要浇足,一次透墒,以保证起秧时秧苗根部带着“吸水泥球”。

    10、其它管理按旱育秧常规管理。

    三、注意事项

    1、在苗床的选择上,应选择土质较为粘重的、土壤肥沃的菜园地或旱地。

    47

    2、秧龄较长的,苗床应施腐熟的农家肥或土杂肥,防止秧苗后期脱肥。

    第四节 水稻机械插秧技术

    现代水稻机插秧技术采用中小苗带土机械移栽,其特点是在解决了机械技术的基础上,突出农机与农艺的协调配合,具有简化田间操作,降低劳动强度,节省苗田,节约成本等优点。机插秧采用中小苗带土机械移栽,播种密度高,播后15天左右移栽,秧龄弹性小,较适于一季中稻和前茬为冬闲田的杂交早稻。

    一、机插秧的育秧技术 (一)机插秧秧苗标准

    插秧机对秧苗质量要求:总体均衡,个体健壮;一板秧苗无高低、一把秧苗无粗细。插秧机要求的秧苗标准是:秧块长宽度为58厘米×28厘米,厚度为2~2.5厘米,苗高15~25厘米,叶龄3叶1心,秧根盘结好,秧块能够卷曲成型,密度保证每平方厘米上有秧苗1.5-2.5株。机插适宜秧龄应严格控制在叶龄3-4叶(群体平均叶龄2.5-3.5叶),15-20天。

    培育标准秧苗的方法,有硬盘育秧、软盘育秧和双膜育秧。其共同特点是,将种子播种在和苗床隔离的厚约2.5厘米的营养土上,使根系不能下扎而盘结;播种密度达到每平米净苗田500-700克干种子左右。在管理上,由于营养土和苗床隔离,秧苗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条件都集中于2.5厘米厚的土层中,必须精细管理。

    48

    第四章水稻新型栽培方式及管理技术

    (二)育秧技术流程

    育秧技术操作流程见图3-1。

    床土准备 晒种脱芒 精做秧板 碎土拌肥 过筛、堆闷 发芽试验 选种 药剂浸种 催芽 播种 (大田) 封膜盖草 温室立苗 绿化炼苗 揭膜炼苗 秧苗管理 (温室) 图3-1 机插秧育秧技术流程图

    49

    (三)育秧前期准备

    1、床土选择

    床土宜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拌肥,形成酸碱度适宜(PH4~6)的营养土。每亩大田需备足营养土100公斤,集中堆闷。床土还可选用淤泥。淤泥中不能有石头等杂物,在播种前1~2天,将肥拌入淤泥中做床土。

    2、种子准备

    品种选择:选择通过审定、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双季稻应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每亩大田依据不同品种备足种子。

    种子处理:种子需经晒种、脱芒、选种、药剂浸种、清洗、催芽、脱水处理。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可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出芽整齐。机械播种“破胸露白”即可,手工播种芽长不超过2毫米。

    3、苗床准备

    苗床选在排灌良好、运输方便、便于管理的水田做秧田(或大棚秧床),按照秧田与大田1︰100左右的比例备足秧田。秧板规格为厢面宽1.4米,沟宽0.3~0.5米,便于操作。秧床板面要达到“实、平、光、直”。

    (四)播种覆膜

    1、确定播种期

    根据适宜机插的秧龄,参照当地常规栽插时间倒推适宜播种期。

    5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