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了宅家作贡献,我还可以去一线!”身边的小伙伴成了防疫青年志愿者

 阿福根 2020-02-04
疫情当前,上海各界青年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志愿防疫在一线。无数青年志愿者在火车站、道口等城市“大门”处把关;在社区里宣传疫情、了解住户情况;在网络端为老人辟谣、为孩子授课。
截至2月2日中午12时,报名防疫青年志愿者人数已达14036人,当日在岗人数达到3786人。他们的身影,你看到了吗?

城市守门人

48小时不眠不休,只有上岗没有下岗

“各位旅客,您即将进入体温检测点,请您依次排队有序向前!请戴帽子的旅客摘下帽子,避免额头体温虚高!”这几天,扩音喇叭成了音速志愿者手里的“香饽饽”。
在上海火车站的东南出口10米处,志愿者们用移动栅栏门划分出1—2条仅供1人通行的通道,并且用喇叭通知旅客依次出站,以保证每位旅客都必须经过红外热像体温仪。通道一旁,志愿者们全神贯注地盯着测温仪显示屏,不漏过一名漏测体温或体温异常的旅客。当经过人数较多较快时,体温仪就会出现“卡壳”,因此引导旅客们逐一有序经过体温仪也非常重要。

自1月30日上午7时起,15位音速志愿者就上岗服务,其中有11位连续奋战到了31日夜间7点,连续48小时坚守志愿服务岗位。“没有什么保证精神状态的特殊方法,我们依靠的就是为大家把好关、守好门的信念!”负责人严洪说,火车站就好比上海的第一道关卡,这次他们重任在肩。

零下3摄氏度的“战疫”,他们勇向前

“您好,您从哪里来?最近有去过、经过湖北或者接触过来自湖北的人员吗?”1月30日,寒风凌冽,气温达到零下3度,社会工作者朱黄键站在崇启大桥收费站口,一边详细地询问过关车辆人员详细情况,一边拿着电子体温计给来往车辆内人员测量体温。

崇启大桥位于崇明区陈家镇,接上海长江大桥,终于江苏省启东市,因此它是上海打赢防疫狙击战的关键关卡之一。1月29日深夜10点半,朱黄键贴上数张暖宝宝,穿上三件羊毛衫,外套厚厚的羽绒服,乘坐专车奔赴崇启大桥。

因为是深夜,通过崇启大桥车辆没有想象中多,逐辆排查也没有造成拥堵,因为宣传到位,所有被查车辆都很配合。“我遇到过几辆大卡车,车身很高,驾驶员都主动下车,回答我们的问题和并测量体温。”这让朱黄键很受感动,当完成早晨7点—8点最后一轮检查,望着海上冉冉升起的太阳,他一夜的疲惫都被吹走。

奇妙的缘分,共同的目标

“为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市各入沪省界高速道口采取24小时‘逢车必检’,希望众多志愿者积极报名,投入到道口测温、秩序维护工作中。”在看到志愿者招募信息后,1月30日,江桥镇房屋土地征收服务有限公司工作的通小力和身为真新街道团工委书记的妻子王书阳,都各自主动向所在单位报名,要为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绵薄之力。
王书阳家里还有一个2岁多的宝宝,平时夫妻俩自己带娃。已报名参加第二天道口防疫志愿工作的小夫妻俩,都以为要把带孩子的“重任”交给对方了。晚上回到家一沟通,却发现志愿服务时间竟然一样,都是12点至18点!
家里老人得知情况后,非常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决定,接下了带娃重任,让孩子爸妈“安心上岗”。贴心的丈夫还特意准备了两套白色的防护服。
1月31日中午,他们分别根据单位安排来到G15沈海高速朱桥检查站。又一个巧合出现!尽管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戴着口罩,很难认清容貌,但被分配在8号车道值守的王书阳一眼就发现,穿着同款“防护服”的丈夫就在相邻的9号车道。

中午12点上的花桥道口,下午18点才撤下来。寒风中站立了足足6小时,王书阳说,确实很冷,不过她很感谢经过的车辆都很配合他们的工作。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车主都佩戴上了口罩,有的车主还会对他们说“你们辛苦了”,这让王书阳相信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一定能打赢。

隔离点的贴心人

用人文关怀驱散焦虑与不安

拼图搭配餐食、书本搭配玩具、画笔搭配零食……这样新奇的搭配,是嘉定区一所隔离点的创新举措。这里原本是一家酒店,防疫期间成为了从道口排查出的湖北始发或经过湖北的隔离留观人员的住所。
李诗文是这里的驻点社工。2019年8月,李诗文成为了一名援滇志愿者。当疫情来袭,今年1月31日,她被派往了隔离点,主要工作是在前台接听心情波动人员的电话,为大家做心理疏导。

隔离期间,大家购买的生活用品都会统一送到前台,再由驻点医护人员分别送到对应房间。“前两天我们收到一本《唐诗三百首》,想起购书家庭里有一位7岁的孩子,就挑选了玩具搭配,请医护人员一起送上去。”驻点社工李诗文告诉记者,这些玩具是所在单位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号召全院职工募捐或采购的,送来隔离点给正在留观的小朋友,帮助他们度过这段特殊的日子。
与大家的磨合和沟通,也在一次次的物资传递间升温。比如在每份物品上贴上亲手写下的小纸条,上面写着“长长的隔离期我们同在!感谢支持和理解!”“近日的午餐水果是爱心企业送来的!我们都在被大家关心着!”等温暖语句。

社区志愿者

替母上阵,撑起社区疫情“防护墙”

发放告知书、排查流动人员情况,排摸重点人员,宣讲防控知识……最近一批批社工放弃了休假,奔波在防控疫情的前沿阵地,工作虽然琐碎又繁复,却为人们撑起了一堵社区防护墙。滕明杰就是其中之一。因替母上阵,他在自己所住小区的居委会当起了志愿者。

滕母是楼道组长,1月28日,滕母接到所住社区青浦区朱家角镇大新街居委会的通知,发动楼道组长入户宣传疫情防护和发放相关告知书。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滕明杰立刻毛遂自荐:“我母亲的腿脚最近不太方便,挨家挨户上门走动不太方便,我是市阳光中心夏阳街道青少年事务社工,平时做的最多就是服务社区的工作,这活让我来干!”

果然当天只用几个小时,滕明杰就把自己所住楼的告知书全部发放完,住户们对滕明杰的生动讲解也是连连点赞。
见他如此高效,居委会力邀他担任志愿者,排查所住楼道的外地来沪或返沪人员情况。滕明杰又一口答应,熟门熟路的他又快速完成了这个任务。他还主动协助居委会孙静手写了2个海报,放到小区前后门。

“最近防疫工作多,就要发动志愿者共同出战,这海报就是贴了我们新建的两个群的二维码,一个是‘志愿者招募群’、另一个是‘外地来沪人员登记群’,住户在进入社区门口一望可知,马上可以扫码进群,既方便居委会了解住户情况,也避免了频繁与住户接触。”

网络志愿者

在线发光发热,关注老幼人群

奋战前方的志愿者令人肃然起敬,安定后方的网络志愿者同样意义重大。今年春节假期,大家响应政府号召少出门少聚会,“线上拜年”、“微信群聊天”更加热火。益社公益组织负责人李磊和小伙伴们发现,家庭群里有不少关于疫情的谣言。老年人容易被误导、很难识别信息真伪,于是决定为他们辟谣。
成立“益社线上辟谣志愿小组”工作群后,大家早上8点会召开视频会议,再把碎片化信息发在群里,并提名话题。晚上8点大家在线进行共创,撰写修改简单易懂、符合长辈们阅读和传播习惯的文字,再制作成图片。自1月29日起,他们每天推出2条“提醒“和2条“辟谣”,效果也日益明显,还得到了街道的好评和感谢。“当然,我们都会反复核实信源,让每条辟谣都有出处和证据。”
目前,群里共有15位志愿者,10位都是线上发展而来。“后台报名志愿者越来越多。我们也在联系一些复工晚的企业,请他们的员工也担任辟谣志愿者。”
除了老人,孩子也是家庭中的重点关注对象。浦东团区委征集了两千余位青年教师储备志愿者,通过培训后将为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双警家庭子女提供线上答疑辅导服务。黄浦区教育团工委也在招募青年教师志愿者,为这样的子女提供线上辅导和爱心陪伴。
全面防控“新冠”疫情正进入关键时期
上海青年积极响应上海市委和团中央号召
参与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自1月26日接到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关于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要求后
上海团市委、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
第一时间通知上海各团区委和
上海青年志愿者组织
严格按照工作指引要求
启动防范疫情志愿者招募工作
截至2月2日中午12时
报名防疫青年志愿者人数已达到14036人
当日在岗人数达到3786人

2月2日,团上海市委书记王宇、副书记邬斌前往嘉定朱桥高速道口,慰问参加疫情防控的青年志愿者。团上海市委机关干部和直属单位干部也将从2月3日起分批赴一线支援高速入沪道口防疫志愿者工作。

中国青年志愿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