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李东垣治“低血压”的千古名方! 振奋五脏之气, 值得后世揣摩

 智豪科技 2020-02-04

本文理论依据:《脾胃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这几天,有朋友问我,血压偏低怎么办。

对此,我以前写过专门的文章。有些朋友可能没看到,所以我再唠叨一遍吧。

在这里,我想说,我们伟大的中医学里面,有太多针对低血压的调治之道。我在这里只说一个,也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来,大家把下面这个配伍牢记——

黄芪15克,炙甘草5克,人参10克,当归10克,橘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白术10克。研为粗末,用水300毫升,煎到150毫升,煎2次过滤合药汁,分2次空腹温服,每日一剂。

请你记住,这是金元时期著名中医学家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配伍。

前些年,我用它帮助过一个老年人。她是女性,很瘦,有低血压好多年,现在是越来越严重。她说,她从生了孩子之后,身体就大不如前,虽然也经过多方调整,但是难以恢复。血压始终是正常值的最下限。随着年龄增大,她开始有了低血压的毛病。

我仔细观察,发现她脉象沉弱、舌淡苔白,还气短乏力,身体倦怠,偶尔头晕,记忆力也不好。我就给她写了上面这个配伍。我告诉她,你要是不想煎药,就带着这个配伍,找与之类似成分的中成药。

结果呢?她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感觉头晕乏力的现象有所减轻。然后量了一下血压,发现低血压改善了不少。

这里的道理,我再讲一遍,希望你能理解。

中医里面,没有低血压这个概念。现代医学的低血压只能归属到中医所谓虚劳、眩晕的范畴。它有一个重要的证型,或者说是病因病机,就是中气不足,亦或者叫脾气虚弱。我们的脾,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气就不足,气不足,就无法推动和振奋这一身的机能,包括脏腑的运转机能,气血的运行动力。而低血压,在中医来看,就是人体机能下降、不足的一种表现,是五脏痿弱的表现。说白了,就是气血该送却送不上去,该往前走却没劲儿往前走。怎么办?把中气、脾胃之气补足,让气血运行的动力变强,问题就解决了。

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配伍,管这事儿。黄芪、炙甘草、人参、白术补中益气。血为气之母,能载气,所以补气必须补血,故而用当归补血。补益这么多,为了防止壅滞,所以用橘皮来行气。升麻和柴胡都有升举之能,把气机往上这么一抬,中气就被鼓舞起来,一身之气的运行就重新振奋了。这是基本方义。

说老实话,这低血压,有很多证型。但是据我的观察来看,中气不足的占了大多数。我希望此类的朋友,能把这篇文章读懂、读透,然后用心揣摩,可能的情况下,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借鉴应用。我觉得,这是对人民大众有益的事情。

好了。就说这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