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道德的嘲讽 ——(明)徐渭《答张太史》赏析 【原文】 答张太史 ——当大雪晨,惠羔羊半臂及菽酒 (明)徐渭 仆领赐至矣。晨雪,酒与裘,对症药也。酒无破肚脏,罄当归瓮。羔羊半臂,非褐夫所常服,寒退,拟晒以归。 西兴脚子云:“风,在戴老爷家过夏,我家过冬。” 一笑。 【赏析】 徐渭的散文《答张太史》,全文不足七十字,是写给当朝太史张元汴的一封“感谢信”。 张太史与徐渭都是绍兴人。张太史名叫元汴,比徐渭小十七岁,是徐渭老朋友张天复的儿子。二人冰雪聪明,才气斐然。但这对忘年交的仕途却大相径庭——张元忭年纪轻轻就状元及第,而徐文长八次应试,连一个举人都未考上。 坎坷的科举经历和不幸的家庭生活使徐渭身心交瘁,他曾多次自杀未果,并在一次狂病发作时误杀妻子而被投入监狱,幸亏张元汴援救才得以出狱。作为世侄,张太史对徐渭这位穷愁潦倒前辈的照顾是很尽心的。而徐渭的反应,却是匪夷所思。 一夜大雪,第二天清晨张太史就给徐渭送来了老酒和一件短袖羔羊皮袄。徐渭(仆)对此深表感谢,这是不可缺少的礼节。接着叙述自己喝完酒后将归还其酒瓮,寒冬过后将归还其裘衣。这种受又不受,谢又不谢的做法,显示出徐渭与众不同的做派,很有一点无赖的味道。最后借助一句民谚“风,在戴老爷家过夏,我家过冬”,来嘲笑老天爷也嫌贫爱富,而对“我”无情。 明明是自己过得不好,朋友馈赠一些物品,虽然开始表面上表示感激,而最后借助民谚来加以嘲讽,这种“图穷匕首见”的做法实在不太道德。文末的嘲笑,如果是针对自己命运不好而自嘲,也就罢了;如果是嫌弃馈赠的东西不够丰盛而对馈赠者嘲讽,则是大错而特错了——如果一点也不给你,岂不更好。给了他物品,反而嘲笑你小气,反而嘲笑老天不公。这种毫无感恩之心的人,难道世上还少吗? 【译文】 在下拜领大人的赏赐,这实在是恩惠倍至了。今天早上适降大雪,送来的美酒与皮衣,恰似对症下药,雪中送炭。酒,若是灌不破肠肚的话,喝完之后,酒瓮一定奉还。而羊羔皮短袄,我这种穿粗布衣服的人,恐怕不配经常穿用,所以打算到寒流过去,晾晒之后就归还。 西兴镇的脚夫不是说过吗:“凉风,总在戴老爷家过夏天,却跑到我们家来过冬。”见笑,见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