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人昏头的南通方言

 连云港海之阔 2020-02-05

南通方言作为一千多年在江海交汇之地逐渐融合发展起来的汉语方言小片,兼具南北方言诸多特点,十分的特别。

由于地处齐鲁、荆楚、吴越三大古代文化的交汇点,南受吴越文化侵润,西承荆楚文化渗透,北得齐鲁文化漫染,移民文化、水流文化交融,北三县操北方语系里下河口音,南三县属吴语系,市区则是一小块特殊的南通话方言岛。多方言在此相揉、混杂,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

海如话包括如皋话、如东话、海安话,被称为南通的北部三官话,属于江淮方言,具体包括如皋、海安的全部地区以及如东除掘东、兵房等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海如话与南通话语音方面有很多相同点:

(1)古全浊声母今逢塞音、塞擦音,无论平仄一律送气。如病、旧、近、白等字。

(2)阳入调值高于阴入调值。泰州阴入3、阳入5;如皋阴入3、阳入4;南通阴入4、阳入5。

(3)声调多至6个至7个。如东本场话有7个声调(与南通话一样),如皋6个声调。7个声调是阳平、阴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而6个声调的则是只有一个去声。

例如:甚呢(什么)、甚呢门儿(什么原因)、没得(没有、无)、不曾(未曾)、果曾(曾否)。

南通话是江淮方言的延伸,主要分布在今南通市区的石港、刘桥、平潮一线以南,石港、兴仁、观河一线以西的地区及如东新店以南的小部分地区。当代语言学家鲁国尧教授认为南通方言是“官话方言中最特殊、最有学术价值的”。将南通话定为官话,主要是因为中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在南通话中都变成了清音。换句话说,南通话无全浊声母。又因为与南通话相邻的吴语是有全浊声母的,因此南通话不属于吴语。既然南通话界于吴语与官话之间,不属于吴语的南通话,自然就被定为了官话。然而,南通话究竟是否是官话,学术界仍然颇有争议。

据《南通方言考》,南通话(市区口音)共有声母39个,韵母33个(不含介韵合母),声调7个,其中舒声5个,入声2个。

例如:脚下(地方)、家来(回家去)、伢儿(小孩)、觉猜(觉得)。

通东话俗称“四甲话”,又俗称“老土话”。通东地区成陆较早,地势较高,人文历史较久,故称“老土”。通东话是吴方言的延伸,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吴方言与江淮方言交错过渡的种种特性,较多地具有吴方言的特征,是较为特殊的方言小片。分布在从启东市秦潭起经吕四到海门的东兴、包场、余东、四甲、国强,再到通州的二甲、余西、东社、金沙一线地区。

通东话声母有29个,包括本声母在内;韵母46个;单字间8个,轻声在外。

例如:梦怕(害怕)、搞斯(浪费)、海歪(得意)、为嗲(为什么)、倒倒以(慢慢地)。

(金沙话是南通话和沙地话的过渡方言,一般也被划入通东话范围)

沙地话(启海话)属于吴方言,包括海门中南部地区;启东市除秦潭、吕四以西一线之外的大部分地区;通州南部地区;通州东部临海的三余、海晏、环本一带和如东东南部临海一带地区。

沙地话和上海话比较,主要是保留较多的古浊塞擦音,在声调上,保留古音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8个调类,上海话则只有5个调类。

例如:薄刀(菜刀)、娘娘(女孩子)、一眼眼(一点点)、赤脚薄倒(光脚丫子)。

南通南部与上海、苏州等吴语区隔江相望,西部与北部同泰州、盐城属于官话大区的江淮官话区接壤。南通地区方言分属江淮官话和吴语,“南通话”被认定为是一种特殊的江淮官话。

初到南通的外地人,通常都有这样的感觉:南通话听起来婉转悠扬,听完却一头雾水。那句著名的“裤子瓦拉,裤多西瓦;哈子瓦拉,哈地西瓦”成了很多人出题考试的题目。当然对方琢磨了半天,也弄不懂原来说的是“裤子坏了,裤裆先坏;鞋子坏了,鞋底先坏”。

南通话说起来有趣,但你知道怎么写吗?

“有一种厉害叫结棍,有一种丑态叫来头丑,有一种非常叫没得魂,有一种爷爷叫爹爹(dia),有一种外公叫伪爹爹,有一种棉衣叫棉 子,有一种闲话叫嚼蛆子。”这个段子曾在南通网友中广为流传。

1本土片:本土片是吴语和淮语泰如话的结合点和分歧点,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海岛胡逗洲时代混合江淮方言和吴方言底层成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长期发展、形成的较为独特的方言。南通方言本土片就是这种融合的直接产物,本土片南通话通行范围最广是形成其他各小片南通话的基础。

2寺街小片:寺街小片南通话是明清时期来自扬泰地区的盐商、官员、兵卒定居通州城内被本地人同化的产物,这些人久居通州城内与当地人通婚学习当地语言,逐渐形成了带有扬泰口音的南通话,其中以寺街口音为代表。

3市郊小片:市郊小片南通话的形成和解放后行政区划调整有直接关系,1949年2月2日新成立的人民政府将南通老城区和周边狼山、唐闸、天生港这三个镇划为南通市,原南通县政府迁往金沙镇,狼山、唐闸、天生港这些地区受寺街小片口音的影响形成了界于本土片和寺街小片之间的一种市郊南通话,市郊小片是本土片和寺街小片的过渡体。

4通西小片:通西小片一般处于南通方言片和泰如方言片的交界,是南通和如皋、如东两地人员往来相互交流的结果,这一地区的南通话在某些字的发音上开始向泰如方言过渡。

5金通小片:这一小片的南通话位于南通话和金沙话的交界处,是本土南通话向金沙话的过渡口音。

最早记录南通方言词语的是清光绪《通州直隶州志》,在〈风气〉一卷中附录了当时通州方言的词语190个。1921年易作霖发表的《南通语言字母说明书》,第一个用现代方言学研究方法对南通方言进行描写。

南通方言是南通人思维的载体、交流的手段,也是南通人为人处世、劳作生活、人生感悟的深厚文化沉淀;是南通人灵魂的核心,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南通自我展现的一张名片。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特别是当前人际交往的频繁、语言生活的活跃、城镇化进程加快、这些都给方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县城及乡镇的弱势方言,变得尤为显著。

经调查,目前在南通家庭中,南通方言和普通话共用的约占40%,以南通方言为主的只占45%。南通方言在90后、00后中已经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中小学生中,能说流利说南通方言的不足30%,不能说的高达70%以上。在幼儿园中,不会讲和听不懂的幼儿比例高达90%以上。

乡音犹昔,乡情萦绕心间;故园尚存,乡愁有所归依。方言不光需要保护,还需要传承,传承就是最好的保护。南通方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据专家推演,如不加以保护,南通方言将会在100年内消亡。

内容繁杂,若有疏漏,

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期改进。

来源:南通市测绘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