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郎世宁为何名垂青史?凭“混血画”走红清宫

 开心你我笑话 2020-02-05

郎世宁为何名垂青史?凭“混血画”走红清宫

郎世宁还向其他宫廷画家传授西洋油画的技法,雍正时期的学者、总督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在郎世宁的帮助下,出版了首 次在中国介绍西画焦点透视法的专著《视学》,序言中特别说明曾受益于郎世宁。

他是供职于中国清代宫廷的意大利画家,是中国历史上唯 一一位经历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外国画家,他就是郎世宁。郎世宁身在清代宫廷期间,以西洋绘画笔法杂糅中国传统画法,创作了大量宫廷绘画,对中国后世的绘画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他生前创作的《设色竹荫西狑图轴》现藏沈阳故宫博物院,被定为该院镇馆之宝。三年前,在北京举行的秋季拍卖会上,郎世宁的《雍正十二月圆明园行乐图》竟然拍出了1.44亿元的天价。郎世宁的绘画究竟蕴含哪些艺术价值?为何拍出如此天价?他在清朝宫廷期间有哪些传奇故事?本期讲堂将为读者一一揭晓。

郎世宁是康熙年间来华最晚的一位油画家,同时,他又是在清宫中活动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 大的一位外籍画家。这幅《设色竹荫西狑图轴》,全画纵为360厘米,横为143厘米,画心纵为246厘米,横为133厘米,现为国家一级文物。画面设色翠竹三株,与竹同生有癞瓜。瓜藤与竹枝相互缠绕低垂成荫,同时有熟透的癞瓜结出鲜红的果实,挂于竹间藤蔓上。一只西狑站立于芳草地上,地面有多种奇花异草,其目视前方,神态宁静怡然。右下自题:臣郎士宁恭绘。右上角钤:“怡亲王宝”朱文方印。作者用中西结合的绘画方式,使中国宫廷绘画具有前 所 未 有的新的时代特征,即中西合璧的画风。这幅画作在上世纪60年代“落户”沈阳故宫博物院,据资料记载,当时是由负责藏品征集的工作人员购自北京。走红宫廷 郎世宁讨乾隆皇帝欢心

2000年,沈阳故宫博物院将所藏的郎世宁《设色竹荫西狑图轴》送往意大利展览,时任意大利总统的科西嘉在参观时笑言:2000万美元,把这幅美妙的作品留给意大利吧! 2000万美元,当时可以兑换近2亿人民币。 2亿人民币,买不到一张画狗的画儿?这幅画凭什么价值连城?纪连海分析说,这幅画作有几大神奇之处。第 一个神奇之处就在于:这幅清朝宫廷画的作者,是一个外国人。一个外国人画的画居然会在沈阳故宫里出现,并且这幅画显然有着鲜明的中国传统画的风格。其中有什么玄机?

郎世宁在进入中国前学到的西方绘画特点是写实、写生、忠于自然、忠于光源、忠于黄金分割、忠于人体解剖,力求再现生活;同时,他也被中国画所体现的意境所吸引。因此,他尝试着适应中国的欣赏习惯和宫廷的需要用西法画中国画,郎世宁学习中国画技巧并不断用中西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改造传统中国画。总之,他致力于中西画法的变通与折衷,对传统中国画来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突破和尝试。虽然我们可以站在中国传统绘画或西方传统绘画各自的角度来评价郎世宁的绘画,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他的作品所呈现出的这种特殊面貌中中西碰撞的艺术价值。他的中国画中和了中西方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因此要将他的作品放在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研究.

史上评价郎世宁的绘画,大胆探索西画中用的新路,创造了一种新格体画法——郎世宁新体画,画中既保留中国画的写意风格、又表现了油画的人物景物的立体效果,但在阴影部分做了柔和处理,因为皇帝不喜欢过重的“阴阳脸”画法。郎世宁的绘画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流畅的轮廓底线、潜心钻研的层层晕染以及过人的艳丽设色,深谙生物组织结构和透视场景,每件作品堪称艺术精品。画马是郎世宁的一绝活,马的毛发、神态和立体感给人一种栩栩如生、挥之不去的印象。郎世宁的作品一直广受欢迎。

郎世宁被康熙皇帝亲召入宫后便成为一名宫廷画家,当时,其实有不少宫廷画师是外国人。他们把西洋绘画的技术带入中国,并与中国画相融合,使之有了新的发展。而这些外国画师中,最著 名的就是郎世宁。郎世宁11岁踏上中国的土地,78岁死在北京,侍奉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其中,乾隆皇帝封他为“奉宸院院卿”,这可是正三品的官儿,中国人自己想做到这么高的官职尚且不易,郎世宁是怎么做到的呢?

有个故事,说某日乾隆皇帝见妃嫔环绕左右时,郎世宁颇感局促不安,就问他:“卿看她们之中谁最美? ”郎世宁答道:“天子的妃嫔个个都美。 ”乾隆皇帝又追问:“昨天那几个妃嫔中,卿最欣赏谁? ”“微臣没看她们,当时正在数宫殿上的瓷瓦。 ”“瓷瓦有多少块?”郎世宁回答:“三十块。”乾隆皇帝命太监去数,果然一点儿都不错。看来,外国人郎世宁能讨得中国皇帝的欢心,并获得如此高的荣宠,绝非偶然。当然,光靠拍马屁和唯唯诺诺是没用的,郎世宁绝 对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画家。投其所好 郎世宁为康熙改良油画

说起来,郎世宁并不是最 先将西方绘画介绍给中国的人。早在郎世宁出生之前的107年,他的同乡利玛窦传教士就公开向明万历皇帝进献了三幅天主教油画像。在中国人眼里,这些油画“脸之凸凹正视与生人不殊”,“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但是,利玛窦只献画,不绘画,所以,郎世宁就成为了将西洋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加以参照糅合的“西洋画师第 一人”。也正因为此,他在异国他乡赢得了显赫声名。

因此,这幅画的第 二神奇之处就在于这可不是西方的油画,也不是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这是郎世宁自己创新的一种画。据说康熙皇帝不太喜欢油画,因为年代久了,油画就会变得模糊不清,于是郎世宁就发明了一种新方法,使用一种胶质颜料在中国传统的绢上作画。可问题在于:用胶质颜料作画,难度非常大,一笔下去就不能再做修改,容不得反复加工润饰,创作难度极高。《设色竹荫西狑图轴》就是郎世宁钻研出新技术后,一气呵成画出的精品,所以十分珍贵。而在风格上,这幅画更是中西合璧,有很独特的韵味,被认为是具有鲜明的郎世宁风格的作品。鲜为人知 画作背后隐藏宫廷斗争《设色竹荫西狑图轴》第三个奇特之处在于,这幅画作的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宫廷政治斗争。

根据画的风格和材质,专家鉴定这幅画为郎世宁在雍正年间的作品,因为画上有两处文字,给了我们不少信息。第 一处,右下角的落款“臣郎世宁恭绘”,这就说明这幅画是雍正皇帝要郎世宁画的,不然郎世宁不会自称“臣”。第 二处文字,则是这个印章“怡亲王宝”。怡亲,就是怡亲王,胤祥。

这怡亲王胤祥是谁?为什么雍正皇帝要画一只狗送给他?原来雍正皇帝本名叫胤禛,是个心胸狭窄、生性多疑的人。他在夺取帝位之时,有三大功臣:年羹尧、隆科多、胤祥。雍正皇帝一开始对于上述三人都是充满感激之情的,但最 后的结果是,这三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自恃功高的年羹尧,因骄横跋扈、结党营私,贪赃受贿,最终被雍正皇帝在1726年以九十二项大罪命其自尽。隆科多也因居功自傲,自比成“诸葛亮”,不把雍正放在眼里,最终被雍正皇帝冠以四十一项大罪逮捕入狱,死于禁所。拥立自己的三大功臣中唯 一剩下的只有胤祥,此时此刻的雍正皇帝,想到了郎世宁。

有一 天,雍正皇帝找来郎世宁画了一条狗送给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兄弟胤祥,当然可以理解为,是赞赏胤祥的忠诚。雍正皇帝是一个心胸狭窄、生性多疑的人,此时此刻的他,送这只狗给胤祥,更多的意思是说:兄弟,你还是老老实实给我呆着,你立再多的功劳也是应该的,因为你不过是我的一条狗而已。1730年夏,年仅44岁的胤祥病逝。对雍正皇帝有功的三大功臣,只有胤祥善终。在今天看来,当时的胤祥还是比较识相的,可以说是这幅《设色竹荫西狑图轴》救了他。相关阅读郎世宁曾参与西洋楼设计

据沈阳故宫博物院佟悦研究员介绍,清初的宫廷绘画活动十分活跃。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曾征调画家入京,或奉旨完成某一命题创作,或集中入馆随时听召。当时宫廷绘画的题材很广,有记载重大历史事件的,如《康熙南巡图》、《淮河治水图》;有彰显文治武功的,如《万国来朝图》、《平定准噶尔图集》等;也有陪皇上消闲解闷、临摹古画,以丰富宫中收藏的。

佟悦说,清初画院画家无传略记载,依据内府藏画统计有50多人,在宫廷供职的西洋画家除郎世宁外,还有捷克波希米亚人艾启蒙,法国人王致诚、贺清泰,意大利人安德义、潘廷章等。但在这些洋画家当中,只有郎世宁最为受宠。郎世宁在受命参与圆明园扩建工程中,他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居住在这座东方名园内,画了许多装饰殿 堂的绘画作品。其中既有欧洲风格的油画,也有表现纵深立体效果的透视画。雍正皇帝对于这位洋画师的作品十分赞赏,曾经对一幅图稿朱批:此样画得好! 23年后,郎世宁参与了圆明园内长春园欧洲式样建筑物(俗称西洋楼)的设计和施工,并被委以掌管皇 家园林工程的奉宸院院卿一职,官职为正三品。

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曾多次奖赏宫廷画家,郎世宁的“红包”每次都挺大。 1757年,郎世宁在中国度过70岁生日。寿诞当天,乾隆皇帝在圆明园接见了郎世宁,除了赏赐,更亲笔题写颂辞。在从圆明园返回城里的路上,郎世宁坐着大轿,24人的乐队作为前导,一群满汉官员骑马随后,可谓皇恩浩荡,殊荣有加。顺便说说《雍正十二月圆明园行乐图》拍出1.44亿天价

郎世宁绘画历史虽然长达半个世纪,但传世作品并不多。据记者了解,在1959年国庆前夕,政 府拨款30万元收购文物,沈阳故宫博物院曾派人赴京、沪两地买到不少宝贝,其中包括3件郎世宁绘画精品。 40多年后,郎世宁画作的市场价格飙升。2000年,郎世宁的力作《苹野鸣秋》以1764.5万港币的价格拍卖成 交。 2005年5月,郎世宁的另一佳作《秋林群鹿图》,拍出了2149.6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 2008年10月27日,《雍正十二月圆明园行乐图》更是拍出1.44亿元的天价。

为什么一个“洋画家”的中国画,市场价格会这么高?佟悦分析说,一是郎世宁的地位特殊,存世作品少;二是郎世宁的画确实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郎世宁擅长人物肖像、鸟兽、山水及历史画,尤精画马,他较好地融合了中西绘画技法,用中国画工具,按西洋画方法作画,画作精细逼真,形成了独特风格。

当然,对艺术品的鉴赏总是见仁见智,也有人对郎世宁的“混血”绘画样式表示不屑。乾隆时代出使中国的英国外交官巴洛曾撰文指出:郎世宁“听从皇帝之指挥,所作画纯为华风,与欧洲画不复相似,阴阳远近,俱不可见。 ”还有学者批评说,郎世宁所绘《百骏图》,其马匹、牧者、山坡、树木、花草,刻画极细,既失油画之阳光感,又无中国画之气韵,真是一幅非驴非马之作。

郎世宁教士1715年七月抵中国,11月获康熙皇帝召见。当时康熙61岁,酷爱艺术与科学,虽然不赞成郎世宁所信仰的宗教,却把他当作一位艺术家看待,甚为礼遇。康熙对他说:“西方的教义违反中国正统思想,只因为传教士懂得数学基本原理,国家才予以聘用。”他又表示诧异道:“你怎能老是关怀你尚未进入的未来世界而漠视现实的世界?其实万物是各得其时的。”旋即派郎世宁为宫廷画师,不给他传教的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