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医写瘟疫

 苏迷 2020-02-05
《姑苏晚报》
2020-02-05 00:00

  江初昕

  我收藏了一本清代同治年间木刻版的《瘟疫论类编》,著书人为吴又可。

  吴有性(1582-1652),字又可,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暴发鼠疫传染病,死亡不计其数,大街小巷尸横遍野,惨不忍睹。《明季北略》中记载:“夏秋之交,疫疬大作,万民凋瘵,兼之凶荒相继,殡殓为艰,枯骸暴露,尸横郊野。”“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当时的郎中们都用伤寒法治疗,毫无效果。面对严重的疫情,民间郎中也是束手无策。好在吴中名医吴又可经历了几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经历,他摒弃了伤寒论的治疗方法,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温疫论类编》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他把自己的一个发现昭告于众——瘟疫是一种新型的病种,它与伤寒有着天壤之别。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尊重。

  吴又可在该书中所列瘟疫病种有发颐、大头瘟、虾膜瘟、瓜瓤瘟、疙瘩瘟,以及疟疾、痢疾等急性传染病,他明确指出这些病都不是六淫之邪所致,而是四时不正之气所为。其症状与伤寒相似而实际迥异,前人从未分别,吴氏一一加以分辨论述阐明,并论著制方。其中著名的剂方有达原饮、三消饮等,示人以疏利分消之法。在治疗上,他提出了一整套祛邪达原理论,临床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还有他的“疠气”之说,他首先肯定它是一种物质,“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从而否定了疫病之由是"非其时而有其气"的旧观点。他还指出疠气是多种多样的,有特适性的,更有偏中性的。在当时医疗条件下,吴又可能有如此科学见解,实属难能可贵。

  后世编者在编校时,感觉到这本瘟疫著述的分量,在序言中这样写道:“窃谓医原利济,尤有失传贻误,既逄缺典,亟宜镌刻广传。有如伤寒论一门,自张仲景作论立方以传世,用心可谓仁矣。至西晋时,其书颇多散失,幸叔仁编次成序。虽为全书,究遗瘟疫一大类。大抵执寒热温凉错时之谓,讹传流弊,致后世无所综述,今获得该书残本,经勘校编印后,流传后世,则为幸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