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感官知觉研究:普林斯顿实验室(前篇)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2-05

        之前的文章中介绍了著名的lngo Swann和Uri Geller试验告诉我们,某些罕见的个体具有能够对抗现代科学的能力。但是这种奇怪的力量有什么规律呢?这些能力的普遍性如何?最具说服力、科学严谨的大规模研究是由普林斯顿工程异常能力研究实验室(PEAR Lab)进行的,该实验室由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教授Robert Jahn和实验室主任Brenda Dunne博士领导。在他们的监督下,该实验室已经在“普通”人中进行了成千上万次的实验,用以回答这些问题。

        本文对普林斯顿PEAR实验室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综述,希望能供相关领域的人士参考。但所综述的观点并不全面,也不能完全代表我们自己的科学观点,敬请知悉。

        在这些实验中,受试者通常被称为“操作者”。他们被要求试图对某些电子或机械设备进行影响,结果被记录在一个计算机数据库中,用来测量他们的能力如何随着距离、时间、时间偏移以及许多其他因素而变化。受到“影响”的设备通常会给出随机结果。

        其中一种设备下图中所示的“随机机械级联”,它和弹球机的基本原理类似。一个金属球被扔到顶部,当它向下坠落时,会击中一排金属钉,这些金属钉会使球在降落到底部的一个箱子之前,以一种随机的模式出现。当许多这样的球被投进机器时,它们倾向于以随机过程中人们熟悉的钟形曲线特征的底部分布出现。

        但在PEAR实验室的实验中,操作者被要求利用PK试图影响球的下落,使其在右侧或更多地在右侧着陆。将球的分数和分布加起来,他们进行了数千次这样的实验,并与操作者试图做的事情进行比较。如果念动力不存在,那么球的分布就会是随机的,而不会因为操作者想要达到的结果的影响而出现变化。

        其他一些设备也能够用来产生随机结果。一种是电子设备,利用电子二极管的随机噪声。第二种设备利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由盖革计数器进行检测,作为随机信号的来源。所有这些设备通常被称为“随机事件生成器”或REG,因为它们输出随机数,有时被称为“随机数字生成器”。这两项是可以互换的。

        在每一种情况下,设备每秒会产生一定的平均光点数或脉冲数。实际数字会以一种随机的方式变化。操作者有时会被要求尝试使脉冲的数目高于平均值;在其他时候,可能会被要求试着让他们低于平均水平。

        每种REG的物理原理都存在一定差异。放射性衰变装置受原子核物理学的支配。但在当今的科学中,我们被告知放射性物质的衰变率是一个恒定值,它不应该受到人类思想的欲望或意志的影响。同样地,电子二极管发出的噪声是基于半导体电子的量子力学,也不应受到人类操作人员意志力的影响。当然,钢球的机械碰撞与金属挂钩的碰撞也不应受到心理意图的影响。

        普林斯顿实验室已经对几十个不同的操作人员进行了成百上千次实验测试,要求他们尝试用他们的大脑来影响这些REG的运行。在某些案例中,他们被要求使随机数趋向高于平均值;在其他案例中,他们被要求降低相应趋势。在某些案例中,操作者可以决定他想要做的事情,但他必须在那个时候记录下他的意图,并将其上报到实验室,这些试验被称为“意志”试验。

        这些实验的一个重要点是:操作者并没有在机器周围停留。在许多案例中,操作者可能会远在千里之外。大多数操作者都是普通的美国人,他们在美国其他地区生活。根据要求,他们会在一天的时间内将自身精神上的注意力转移到相应REG上,后者会位于普林斯顿实验室,然后进行试验和测试。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PEAR花实验室以这种方式积累了成千上万次试验。

        另一个有趣的转折是,操作者可能会被要求在过去或将来的某个时候对机器进行影响,而非当时的时间。换句话说,假设有一名操作者John Doe,操作者# 200,可能会接到一个来自PEAR子实验室的电话,要求他在今天早上0:00的时候实行一次操作。他们可能会要求他在前一天中午左右的时间里影响REG的结果,并且可能会要求他提升某个概率,使数字大于平均值。

        所以在10:00,John Doe花了一个过程的时间集中注意力,努力使某个数字大于平均值。这就是他想要做的,同时他也没有被告知结果是什么。但是PEAR实验室的计算机会将他的结果与意图进行比较,并将这些结果记录在他们的数据库中。

        当然,利用意图来影响一个放射性的随机过程,或者电子噪音,或者金属球的随机落下,在所有已知的物理中都是无法理解的。

        在两千英里之外做这件事的想法对现在的物理学来说更是一种侮辱。但最重要的是,PEAR实验室通常会在今天要求操作者让昨天的结果产生差异。

        最糟糕的是,对于那些想要保持现有科学范式的人来说,他们发现即使在这些奇怪而不可能的情况下,心理意图也会对随机过程产生影响。

普林斯顿PEAR实验室。(Robert Jahn,PEAR实验室使用的机械随机事件发生器)

图中总结了他们在12年期间进行的所有PK实验结果(Jahn,1987;Dunne,1998)。包括80多万次试验,每个试验由200个单独的脉冲组成,相当于200个二进制脉冲,相当于200枚硬币。每次抛硬币是一个“位”,其值为+ 1或- 1。

        这幅图基于“随机漫步”的想法。假设你把一个硬币抛了很多次,每次它向上的时候,图会向上走,每次出现结果的时候,图像线条都在空间内进行移动。现在,平均来说,在任意给定的次数上,如果出现更多的正面而非反面,会垂直向上移动。同样地,如果有更多背面,就会向下移动。平均而言,一般期望的是正面和反面出现平衡,所以净位置会靠近图的中间,也就是说零位置或“基线”。垂直位置显示了在REG上正面和反面的净差。

        图上显示了三组数据。最上面的一组点对应于操作人员试图得到正面的情况,即通过制造更多的正号,从而使REG“走高”。这条线在图中标记为“PK +”。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它显然在起作用。

        较低的曲线对应于当操作者被告知让REG“降低”时的试验。它被标记为“PK”。显然这些操作也成功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这些试验的总值比加号更多。这就是为什么它是趋向于向下/负。中间线是“基线”,是操作者并没有试图影响设备时的结果。我们能够看到这条曲线确实在零附近徘徊。

        由于正号和负号的随机性,这三条曲线都预计会时不时地偏离中心线。我们必须观察这些线条与中央基线(图中的“BL”)的距离,并将其与由于纯粹随机变化而漂移的距离进行比较。这是一个重要的统计分析,它决定了结果是否具有科学意义。能够用随机概率来解释?或者这些实验是否揭示了影响结果的系统性力量的存在?

        图中的光滑曲线,标为“0.05”,对应概率为5%。这些线路上的数据有5%的几率是随机变化的。这意味着,当数据在这条线上的时候,它们具有意义的概率是20%,也就是说来自于真实的物理现象。

        图表显示,当操作者试图使结果升高时,基本都实现了。在所有的运行结束时,高运行的总得分低于0.0004的概率,或者一万分之四。当操作者试图让随机事件发生器产生积极结果时,基本上确实产生了积极的结果。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效应

        同样地,较低的数据曲线对应于操作者希望REG变为负值的次数。这些分数的总数确实呈负向趋势。在最后的80万次试验中,每次涉及200个数据,这条曲线仍然是负值。这一结果的概率小于1%。结合两者,这些结果可以用随机现象解释的概率小于8百万分之一。换句话说,PK是真实存在的       

参考文献

Jahn,R.G., and Dunne, B.J., Margins of Reality,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New York (1987a)

Jahn, R.G., Dunne, B.J., and Nelson, R.D., 'Engineering Anomalies Research,'Journal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 Vol. 1, No. I, pp.21-50 (l987b)

Dunne, Brenda J., and Jahn, Robert G., 'Consciousness and Anomalous Physical Phenomena,' PEAR Lab Technical Note-PEAR 95004, May (1995)

The Synchronized Universe: New Science of the Paranormal,  Claude Swanson

编译不易,欢迎打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