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望京博格 如果在2020年2月3日市场大跌中,没有下决心补仓的同学就来看看这篇文章。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用到“等于”判断,例如:5+8是否等于13这样的例子,但是却很少思考关于等于的定义是什么? 如果有人问: 0.999(的9循环)等于1.0吗? 望京博格估计99%的读者都会回答“不等于”,的确如果没有在大学学习过《数学分析》这本科的话,这个问题ko的确难以回答。 换一个角度: (1)1/3等于0.333(的3循环); (2)三个1/3的和等于1.0; (3)三个0.333(的3循环)相加等0.999(的9循环); 便可以得出0.999(的9循环)等于1.0吧。 其实在我们经常使用的软件或者程序中,等于并非一个精确的定义,而是给出一个阈值,例如e=0.000001; 假设:abs(A-B),也就是A与B差值的绝对值小于e,则我们就认为A与B相等,选择e的是10-6次方的精度,当然精度可以提高到0-8次方,但是并不是精度越高越好,很多东西在低精度中有解决,但是在高精度中可能没有解。 望京博格接下来举几个例子: 案例1:个股与指数 在2020年或者未来科技行业是大赛道,我们是选择一个股票押注这个赛道,还是选择一个指数基金布局这个赛道呢?这个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例如,在十几年前大家都用的诺基亚的手机,当然诺基亚也是最大的“科技”公司,如果当时投资者使用诺基亚押注科技赛道的结果就是大幅亏损,反过来如果在那个时候押注苹果或许现在就会暴富了,当时苹果并非是唯一的选择,还有很多(已经死掉)中小科技公司。 估计很多投资者都陷入“如果十年前投资苹果,现在将如何如何……”的幻想中,其实这个是一个非常小概率的事件很难精确的判断,但是如果我们选择一个科技类的指数基金的话,在过去十年或许业绩不如单个苹果股票业绩,但是已经超越80%科技公司股票的涨幅了,其实选择指数基金就是基金投资中模糊的正确。 案例2:低位暴跌中的补仓 在鼠年A股的第一个交易日2月3日,上证指数大跌近8%、收盘为2746点,但是在市场低位的暴跌中,很多投资者还是犹豫是否补仓,因为3000个股票跌停,大家预计第二天或许有更优的补仓机会,这个就是大家在追求精确的正确,其实精确的正确通常仅存在大家的幻想之中,很少存在现实中,但是对于精确正确的追求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但是这个用在投资上,并不适合大多数人。 在那个时候按望京博格的想法:上证指数3000之下,都是不错的买入机会,不要在计较2800与2600的区别了;同时,在未来某一天,你会为在上证指数3000之下卖出的行为感到后悔。例如:每次市场涨到五六千点的时候,大家都会感慨:“如果再给我一次三千点以下的机会,我一定会珍惜!!” 这不已经跌倒2800之下了…… 但是同时也担心第二天继续下跌,但是该加仓还是要加仓的,先用一半的剩余资金加仓了,如果第二天继续跌就继续加,这个就是典型模糊的正确,很多人追求的精确的正确就是一定要把所有子弹打在市场底部,但是忽略了”只有事后才知道哪里是精确底部“的事实。 案例3:偏好短期预测 在投资中,大家都偏好短期预测,例如: 市场跌倒2400开始反弹? 市场跌倒2600开始反弹? 这里都是追求精确的正确,通常越是短期趋势越难判断,很多投资者在周而复始在进行短期精确的判断,如果每次判断正确长期收益非常客观,在过去十年避开所有月度的下跌,则可以获得成千上万倍的收益,但是这些同样不适合绝大多少投资者。 如果把时间拉长,例如三年、五年,以目前的估值水平,长期定投沪深300指数或者中证800指数都可以获得跑赢通货膨胀的回报,这个就是模糊的正确获得回报,这个跟理论上的精确的正确的回报相差甚远,但是这个或许就是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可以得到的收益。 欧耶,今天就聊这么多! 别忘了点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