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市场一波三折,各家的分析都有,我同事让我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下,我想此刻大家最不喜欢听到的就是你为什么做错了,这种马后炮的事情是最惹人嫌弃的,我想和大家说说,跌下来之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不要怕得「后悔病」。 讨厌痛苦是罪魁祸首 行为金融学的先驱迈尔·斯塔特曼在其力作《为什么你炒股赚不到钱》一书中指出:「人们更愿意赌输,而不是赌赢,这是因为人们不敢面对失败的现实。」于是乎,经典的一幕出现了,多数人都会愿意守住一只亏损的股票,赌它涨回来,而且,这样的话,还可以不用承认自己犯错误了,毕竟,股票还在手里,谁能说我就一定亏钱呢。所以当市场调整时,多数投资者倾向于按兵不动。 或许你会想我接下来要教育你不要按兵不动,这不是心理学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的思路是告诉你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你自己理解了,你自己自然会做出对自己最优的选择。请相信,当你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时候,你的选择往往不是是机械式行为,而非思考的结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是确认偏差导致的,所谓确认偏差,就是我们内心拒绝承认自己的失败,所以我们会不断的自我暗示我是对的,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结果当然是一叶障目。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多数人并没有把炒股当作盈利的手段,而是把它当作炫耀自我的手段,你在乎的是钱吗?你扪心自问,可能你更在乎决策做对的时候,带给你的骄傲,而当决策失误的时候,因为怕后悔而痛苦,所以选择视而不见或者怪罪于市场。 坦然面对后悔 就像今日早盘大涨之后出现回落,到尾盘又重新涨上去,这样的局面,从量化的角度去看,其实就是因为上涨的背后,并非全都是做多行为在主导、在所有交易行为当中,要跑赢市场,真正需要关注的行为就一个,就是「空头回补」。从博尔量化大数据来看,「空头回补」行为和大家的常识是相悖的。多数人在说到跑赢市场时,关注的是做多行为,但实际上,做多行为到最后一定是引发下跌的,而真正的机会,一定是隐藏在空头敢于进场之后,空头重新进场,意味着前期做空的资金开始试探性做多,虽然不能推升股价持续上涨,但是资金的态度已经发生转折。同样是「空头回补」,还要关注到底是谁在主导,如果是机构行为的话,那就是机构回补,这一定要重视。脱离了这两点,有些上涨背后反而是做空主导,自然是长久不了,更不要说没有机构资金关注的个股了。 PS:篇幅关系,如需进一步了解机构资金主导的「空头回补」行为的价值,可以参考《机构行为入门》一文。 无论市场接下来是涨是跌,重要的不是去在意自己内心是否舒服,舒服与否,都不能让你的口袋鼓起来,但多元看市场,你可以更加坦然的面对后悔,你会痛苦,但好过你输钱,你才能做出真正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后记 温馨提示:本栏目信息仅供参考,我们不对信息的准确性做任何保证,更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后果自负,请知晓。 同时,建议阅读以下量化文章,对博尔原理有更深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