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易安/续鹏:试论李白研究成果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运用——重读《太白游踪探胜》

 尔雅国学报 2020-02-06

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凭借着“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为你读诗”“书香中国”“朗读者”等一系列丰富多元、生动有趣的传播方式走进千家万户,沁润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现代人正改变着自身从外界获取知识和文化的理念与方式。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获取方式的改变给我们进行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多样发展的新媒体时代创造出既满足大众需求,又尊重学术客观事实的作品;同时将“书斋里的学问”普及推广,以此带来更多的社会效应,提高人文素养,改善社会风气,提升民族素质和国家的软实力,实现学术研究成果在大众普及中的转化,体现学术研究成果的价值与意义。在“中国李白研究会”成立30周年的今天,在回顾丰硕的李白研究成果时,也不应忽视“李白研究成果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运用”一类的成果和贡献。

李白研究成果的普及,最重要的形态是各种唐诗选本和李白诗歌的选注本,但也有另辟蹊径的成果,如199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林东海先生所撰《太白游踪探胜》一书。今天我们再来抚卷重温这部著作,其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以及此书开拓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对今天将李白研究的成果转换为当代文化建设的服务,有许多启发性的思考。

《太白游踪探胜》一书,是上世纪80年代初作者接受编著《诗人李白》画传的任务后,人民美术出版社组成“李杜游踪联合考察采编小组”,对诗仙李白的游踪进行实地考察,沿途拍摄了大量照片,该书后来分别于198312月、19841月分上下两册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日本美奈美出版社合作出版。国内刊行的《太白游踪探胜》则是《诗人李白》画传的“精简版”,之所以名曰“精简版”,其中的缘由因受时代因素的限制,深藏着作者的“无可奈何”与“迫不得已”:“本书之编著也,原拟以图片为主,以文字为辅,让读者多看些考察景点的风貌。由于数年来文海波翻,书价日高,为降低成本,只好忍痛删削不少图片。而文字却仍其旧”。

作者于1981年初,即着手准备此项工作,拟订考察提纲。同年53日从河北邯郸的实验性考察开始,至19821227日北京金台夕照摄影活动结束,其间数次出访,在外实际考察时间将近1年之久,足迹踏遍了长江和黄河两个流域,遍及14个省份,100多个县市。整个过程贯穿着求真务实的求索精神。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虽经常游于山水之间,但却未暇耽玩山水”。他们最终排除万难,以夹叙夹议的方式,简要介绍了考察途中的情况以及在探访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同时还就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度辨析,为后人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不仅扩大了对李白研究范畴,同时提供了跟随作者,踏着李白的足迹,游历考察具体路径和读诗的方法。

从作者的自序及相关资料中可以知道,实地考察,可以解决一些仅仅通过文献记载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文献的检阅则是第一步。作者一行考察太白游踪,上峨眉,登泰山,陟九嶷,临燕山,过黄河,跨长江,仔细核考李白当年的游迹过程。

(一)田野调查和实践

千年隔代,人事沧海。有些地方殊名同地,有些则是名同地殊,要真正落实李白的踪迹并非易事。考察团往往都是“兵马未动,方志先行”,在考察下一个田野点之前便做好充分的准备,从方志史料中寻找与李白游踪相关的一切“蛛丝马迹”,将书本上找来的地名和实地今名相比对。“因此每到一地,都得进行调查研究。往往是下车后刚安排好住宿,便要开始阅读翻检大量的地方志,有时开夜车直至翌晨二三点钟。检阅的地方志,远超过万卷。真说得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遇到方志无法解决的问题,便找地方耆宿开座谈会,调查核实,然后在主人的陪同下,驱车进行实地考察摄影活动。接着便是转移阵地。只能记考察笔记,简略记下考察情况;……这样,无论是精力,或是体力,都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之中”。书中随处可见作者求真实践的精神态度。比如612日早晨,他们到达重庆奉节白帝城,对“李白是否在白帝城停泊过”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番考证:

“李白上白帝城了吗?《早发白帝(城)》诗云: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发”字与“辞”字看,他是肯定在白帝城停泊过的,也正是因为在此停留过,所以他对于瞿塘峡、滟滪堆的描写才显得那样的真切。从《早发白帝(城)》之轻快明朗的格调来看,他告辞白帝城的诗当是出川时创作的。……614日上午,我们乘江轮离奉节,辞白帝,下夔门,转过赤岬白盐二山的峡谷,舟行之速,真如御风,‘还’字所表现的正是这种境界”。

作者从李白诗歌创作的格调以及舟行速度的快慢和行经的地理方位,寥寥数语便将“李白是否在白帝城停泊过”、“是写于出川之时,还是写于入川之时”等问题作了有力的论证。

其次,再如作者一行驻足随州厉山。厉山又称烈山,传说是上古神农氏的故乡。李白在诗文中多有提及。比如他在《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中写道:“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诗集中,但凡涉及随州的诗文,他多会提及“神农氏”:

“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入神农之故乡,得胡公之精术。”(《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

随县与神农洞并不遥远,而李白多次提及“神农氏”,可从未在诗文中说自己到过厉山,这是为什么呢?为此,作者对这一疑问特地进行了深入探究。首先是翻阅《括地志》、《荆州记》以及《中国历史地图集》,再沿着其中的脉络实地走访,最终得出“这里的厉山,似非唐代所传的厉山”。“我们所访厉山在县西北40里,古传厉山在县北百里,今所见厉山无堑无井,形势与古传厉山大相径庭”。“也许因为古代所传厉乡(疑当作‘山’)离县城太远,所以李白不曾往返。”作者的实地考察,对于李白诗歌细节的解释,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另外,有关《望庐山瀑布二首》中的“香炉峰”,究竟指哪一座。庐山总共有三座“香炉峰”,一在山北,靠近东林寺;一在山南,靠近秀峰寺;其次是在吴章山的东面,为小山,上有紫云庵。作者亲自登峰进行了考察:

“李白在庐山的活动主要在山南,从诗中所写的境界看,也是山南观望的感受。从北麓东林寺一带看香炉峰瀑布,无所谓‘南见’,也无所谓‘遥看’。定于山南正切‘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诗句,山南湖滨平远,也正切‘遥看’之意。但是无论是黄崖瀑,或是马尾瀑,都不是从香炉峰上飞流而下。这点颇令人生疑。然而李白诗中也并未曾直接说及瀑布自香炉峰落下。他在《庐山谣》诗中说‘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苍’,可以理解为‘香炉’与‘瀑布’并非一处。所以定在山南更切合李诗实际。”

实地考察还可以为辨伪提供有力的证据。如历代学者对“《照眉池》一诗的作者是否为李白”这一议题都持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像《邯郸市文化志》一书对此也存疑,认为“此诗或谓明代曹瓒作”;经作者实地求证,进一步认为“李白的这首‘佚诗’其可靠性便很值得怀疑了。”另外,他指出李白初出川时所作的《渡荆门送别》中,“荆门”应是泛指出川入楚的某一地区,而非实指具体地方;《悲清秋赋》中所谓的“登九疑兮望清川,见三湘之潺湲”,若要见三湘之潺湲,必须得登到制高点——舜峰(即三峰石)为九疑之最高峰,以李白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没有任何的机械装备,要登上去是不可能的。因此作者认为这多半是诗人的虚拟之词,即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浪漫笔法。诸如此类的问题,作者都是经过实地详细考察,才有了新的认识并进一步加以论证,同时也对一些学术上的争议和谬误进行纠正与说明。

(二)探胜之旅的诗意书写

因为实地考察和田野调查的艰苦性,给这本书带来了惊心动魄的游历过程。图文并茂,非常吸引人。这种诗意的书写非常容易引人入胜。同时带给读者的并不仅仅是休闲,而是一种探险精神。正如作者在《结语》中所说:“这次考察不只是未暇游玩,还真要有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广元栈道遇险。作者为了解蜀道的具体情况,在考察完古栈道的遗迹之后,打算从悬崖攀登而上。因天阴下雨,崖石上长满了青苔,作者差点儿失手摔落到两丈多深的滩石上,险些丧身于明月峡。对这气势磅礴的崔嵬悬崖、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

白笴陂上负伤。作者到安徽贵池曹村的白笴陂探访“青莲庵”,为找寻碑石作为物证,在乱石堆中不慎扭伤了脚背,负伤前行,忍痛继续前往下一个考查点。但“青莲庵”此行的考察收获却也不小:“其先乃是李白祠。……这都说明古人早就以此为太白所游的白笴陂,证明县志的说法较为可信。从地理位置看,它是太白从虾湖、黄山至石门高的必经之地,在太白于秋浦的活动圈内,这也是推定太白所咏白笴陂乃是此村的一个重要依据。这点新的发现,可以纠正以前各种太白集注本的差错。”

这样惊险的故事不时掀起波澜,引人入胜。如在湖南五老峰山中迷路;在湖南祁阳过浯溪时遇洪水,险些从船舷掉入波涛中;考察江西庐山屏风叠时,在挂灯台绝顶忽遇雷雨,险些被雷电击伤等等,幸而都能化险为夷。

诗意的书写实施还原田野调查和文学创作的现场:作者虽然每天的工作量极大,要做许多的阅读铺垫工作。为了帮助记忆,便在车上或是枕上以律绝的形式写了200多首纪游诗,后来作者于19889月“稍加编次,略作注释”,取名《江河行》,交付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纪游诗成了这本《太白游踪探胜》最好的注释。作者记述说:“时间急迫,工作紧张,迁徙频繁,在这种情况下,要坚持创作纪游诗是十分艰巨的。这些纪游览胜诗,绝大多数是在汽车上、轮船上和枕头上哼成的。在车上船上,常常边看窗外风光,边酝酿着诗句,尽可能将所看到的胜迹纪(记)录下来。考察完小孤山即渡江赴彭泽,过江时在船上就将咏小孤山的诗写出来了;过江后,即往龙宫洞参观,归途在车上也将咏龙宫洞的诗写了出来。途中未曾完成的,便在晚上工作之余,熄灯之后,在枕上把当天的重要游览点的纪游诗写出来。有时在入睡之前要写三四首律诗。作完一首,便在暗夜里枕头边拿着铅笔摸着纸片记录下来。翌晨看诗稿,率皆歪七扭八,甚至两句重叠在一行上,连自己也不易辨认。由此可知,真正是名副其实的‘急就章’。”这本诗集与《太白游踪探胜》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可以和《太白游踪探胜》互证参看。

时隔20多年,再来重读《太白游踪探胜》这部书,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编写体例,其意义与价值依然闪烁着光芒,它不仅作为李白个案研究,即便是扩大到其他的作家、作家群体的研究,都可以成为一种参考和借鉴。

(一)别具一格的写作形式

作者的考察重点是对李白的“游踪”进行科学客观的“探胜”与验证,故其对“游踪”对象或其中的疑点并没有像以往学者那样以特定的田野点分章独列加以讨论,而是以时间进程作为纲领,以游历的先后、以日记体的形式作为写作轴线。该书严格按照探胜点或是地域进行分类,比如作者将其分为“河北游踪”“四川游踪”“湖北游踪”“湖南游踪”“江西游踪”“安徽游踪”“江苏游踪”“浙江游踪”“山东游踪”“河南游踪”“陕西游踪”“山西游踪”以及“京津游踪”等13个区域单元,按照李白当年游历的路线次第展开。这样的组织形式看起来条理清晰而不芜乱,缜密细致却不繁琐,让读者一目了然。

另外,作者以“日记体”的形式记载探胜之旅,如此可以适时的将其学术观点、心灵体悟乃至生活细节写进书中,这种“真情实感”的记录是撰写田野调查和书写民族志最为重要的方法和原则。以“日记体”的形式撰写游记,古已有之。如唐李翱的《来南录》,宋陆游的《入蜀记》,元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以及对后世研究较为著名的《徐霞客游记》等,都是中国古代游记中的杰作。所谓“游记”就是“记游”,其中所涉及的对象是“游者”与“被游者”,也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如果偏于山川景物的描写,则容易见物不见人,如此便流于方舆地志的研究;若侧重于主体自身的感受,则易于导致客体的失真。作者通过李白的作品、通过诗人眼中的景与实地进行比对,很好的避免了传统文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偏差,实现了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二)别开生面的研究方式

作者这种别开生面的研究方式和探胜精神,对我们今天研究和体悟李白的诗歌及其创作,感知李白对盛唐诗歌艺术和盛唐气象的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启发。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就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李白一生流离坎坷,四处漂流。作者也跟随着李白的足迹东游天台,南达零陵,西上峨眉,北抵幽燕,跋涉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感知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山水情怀与精神世界。作者始终坚持:“说真话是求真的基本前提,传记不仅要求史实之真,即写出真人物,表达真观点,历史视野和当代视野交织成一个真实世界,这样的作品才站得住,也才能得以流传”。作者站在宏观的高度,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对李白从整体上把握,而非随意肢解、大卸八块。如此的研究才是系统的、完整的,并且文章中杂以文笔,使李白这一人物更加具有血肉和灵魂,图文并茂的作品使得研究更加生动和形象。

比如我们读李白的《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一诗,其中有句:

平原三千客,谈笑尽豪英。

毛君能颖脱,二国且同盟。

皆为黄泉土,使我涕纵横。

磊磊石子冈,萧萧白杨声。

诸贤没此地,碑版有残铭。

另外,在《邯郸南亭观妓》又说:

平原君安在,科斗生古池。

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谁。

无论是平原君还是毛遂,或者是三千豪英座客,皆为黄泉土。作者看着眼前这片“磊磊石子冈”,听着耳边的“萧萧白杨声”,慨叹不已。“一个直径不满一丈的坟堆。为麦苗所包围的这个坟堆,传说就是平原君墓”。作者在文中还特意附了一张“肥乡平原君墓”的照片。从图片中清晰可见,只有一座碑石矗立其中,而且碑石的上方早已残败不堪,更显凄凉。所以,当我们读到李白感怀平原君和他那“三千座客”的时候,自然也就感同身受,为什么李白会发出“皆为黄泉土,使我涕纵横”;“诸贤没此地,碑版有残铭”这样的感叹来了。据悉,2016年邯郸肥乡县已经开始对平原君墓进行综合开发,并且还拟建平原君纪念馆。当然,这已是后话。欣慰的是,如今的“平原君墓”不再是“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作者这种图文并茂的著作,别开生面的研究,在我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无疑是一件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别样的研究方式不仅是李白研究史上的一个创举,“为今后李白研究工作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材料,而且在整个古典文学研究园地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因此,本书的产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这样将学术成果应用于当今多项社会需要的服务项目中去的方法,在国外也是经常见到的。1907年和2005年的时候,有两位名叫威廉的美国人分别全线考察,“游踪探胜”拍摄了中国的长城。小威廉在原点拍摄后将新老照片进行对比,于2007年在《悦读》第3卷上发表了一篇令人震撼的长文——《谁毁了长城》,他在文中揭示了“长城损毁严重、令人痛心的现状”,并藉以通过这种原点比对的方式说明长城毁坏的程度令人触目惊心,以期引起世界和当地政府对中国长城的关注。

这样新颖的研究方式实现了学术成果的转化,为当前的文化建设服务。对深化读者的历史意识,塑造美的感知、提高美的趣味,具有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和现实意义。

(三)开启研学旅行新模式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的《太白游踪探胜》对于并不做研究但又想了解李白及其诗歌的人们来说,沿着李白走过的路,去读李白的诗歌,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选择。作者非常成功的通过摄影来阐释李白的行踪及其诗歌,既是摄影艺术,又是旅行指导;既有学术性的考释,引导性的赏析,又有旅行手册的实用性。通过多层次的结合,来引导读者领悟李白的精神世界和理想追求。

从某方面来说,林先生的《太白游踪探胜》也是一种“研学游”。只是往常的“研学游”在于身体力行,而读者之于《太白游踪探胜》的“研学游”则是一种乘物以游心,逍遥以驰骋的物外神游。李白对盛唐诗歌艺术和盛唐气象建构的意义,在于他将完美的诗歌艺术表现形式和被升华的政治诉求有机的统一起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境界。同时,李白及其人生态度又为中国美学精神建构增添了无比精彩的笔墨——即虚拟艺术中的“狷狂”“率直”和诗学意蕴中“词清意婉”的对立统一,创造出一种新的和谐美。李白在后世的评价中,诗歌艺术以及道德价值判断两个方面上都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再度说明,传统审美期望价值,不仅仅是纯艺术的,李白所体现的“诗性”的文化意义,是宋明理学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竭力追寻的精神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李白的存在是超越时空的,他过去和将来都会作为中国文化的标志矗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这些都被作者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正如李白的诗歌及其形象在文化视域中是多元的,李白及其诗歌的当代意义同样也是多元的,每个人阅读李白也会是一种“选择性”的阅读。但对于高速发展的城市人来说,生活节奏已经不断挤压个人精神空间,过度的物质消费、过度的竞争、过度的“数字化”,已造成城市人巨大的精神压力而少有心理释放的管道,以至当代的白领们要定期到俱乐部去玩“砸枕头”的游戏。如果能稍稍静下心来,体味一下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的心境和佳作,也许会唤醒自身的“诗性”,李白在大家的心中,将会开拓出又一片崭新的天地。像李白一样树立宏大的人生目标,在不执著中执著;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继续保持真性情并且写出真性情的人生诗作。

《太白游踪探胜》一书在二十年前颇受一般读者的欢迎,是因为她以一种新的形式引导读者如何去读李白的诗歌。但在学术界引起的重视不够,因为她是普及性的读物。但今天我们重读这部著作,可以感到她在学术研究和普及文化两个方面的分量。通过回顾引发的,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作为学术研究的成果,如何转换成当今社会普通市民可接受的,为当代文化建设服务的项目。

(一)人文与社会科学普及也需要科学态度和学术严谨

随着社会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搞好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古代文学研究的成果,这些年来在人文与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唐代文学中的重要诗人,特别是李白,总是在被选择的视野中。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各种李白诗歌选本,还有百家讲坛、各种电视剧、电影和戏剧的文学剧本的再创作。其中,对李白诗集中《行路难》的理解,现在几乎都遵照了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即《行路难》是李白对仕途艰难的隐喻。

《太白游踪探胜》的作者为我们提供了撰写普及文本的科学态度和学术严谨的典范。将文献查考与田野调查相结合,通过实地的游历来部分地还原李白创作的文学现场,从而用实证研究和有说服力的证据,来告诉读者,如何解释和理解李白的诗歌。虽然有些作品的理解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字里行间均可见出作者亲历亲见和学术严谨。

书中以感人的艰苦游历,美不胜收的摄影艺术来打动读者,而绝没有那些为了吸引读者的编造细节和噱头,这也是今天带有娱乐性质的传统文化节目应当引以深思并好好学习的。

(二)研究工作者应当有责任将相关的研究成果通过各种形式传导给传统文化的爱好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大众阶层对文化的需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的深度也在提高。有些爱好者本身已经有相当的专业知识,他们希望在某些层面上与专家对话和交流,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将历史文化真实地呈现给读者和观众,这是对受众的一种真诚和尊重。因此,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当有责任将相关的研究成果,通过各种形式传导给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而不是“误导”。有一段时间经常会见到某些旅游景点的导游,将无中生有的传说当成历史来讲解,这种风气应当改变。也就是说,人文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也是科学,要获得文化自信,就应当从专业的科学的角度去解读。《太白游踪探胜》的作者既是一位李白研究的老专家,又是一位资深的出版人。所以,“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政府部门的文化建设项目应当与专业工作者沟通合作

《太白游踪探胜》,包括以日文出版的《诗人李白》,是以一种创造性地综合形式呈现给读者的,今天看来,虽然没有形成系列,但完全可以开发成系列的如《杜甫游踪探胜》或者其他诗人的探胜。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建设的项目。除了书籍之外,甚至可以开发成户外探险与读书相结合的活动;然后形成系列的电视片或其他的艺术形式。

文化建设项目是具有创新性的工作,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策划和组织,同时,政府部门的文化建设项目应当与专业工作者沟通与合作,才能高效推进,取得成果。中国李白研究会与马鞍山政府的合作,在不少环节上,已经将一部分的学术成果转换成了为社会服务的文化项目,包括马鞍山每年一度的诗歌节,李白墓园的各种纪念活动,以及全国各地李白纪念馆的各种会议和活动。许多李白研究和唐代文学研究的专家为这一系列的工作出谋划策,保证和提升了这些文化活动的品质。这些文化建设中的专业因素,不仅仅保障了李白文化普及的准确性,传播了人文科学的知识,更是传递一种理念,一种理想。地方政府和专家们共同从事民族文化集体认同的凝聚工作,对于提高研究水平,普及学术成果,都是一种促进,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展示。正如《太白游踪探胜》传导给读者的,是超越阅读、理解、考证、游历之上的,一种“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精神”。而这种一往无前的创新精神,则会成为促进研究成果转换的内在动力。

来源:《中国李白研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