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逸之:《道德经述解》体道 第一(3)

 尔雅国学报 2020-02-06

那我们具体看这本书,这本书很多人在群里抄了八十一天了,基本都抄完了,抄完了以后,我们一开始也是说,这个本子,因为我们要读书回到具体的问题上,读书啊版本很重要。有的书两个版本可能就差那一个字,如果不是关键字也无妨,有些书可能是关键的字差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个本子呢,我是根据河上公的版本,据说是河上公把《道德经》分了章,加了标题。我们抄的都是有标题的。第一章的标题“体道”,这就是河上公加的。河上公是什么人呢?反正也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名,也有很多猜测。但是我们就知道他是汉代住在黄河边上的一个老人,我们就叫他河上公。是谁也不重要了,名可名非常名,人名基本就是符号了,这个人也是个得道高人。后来《道德经》还是不断地有人去改动增益,到了今天我们就看到了通行本的面貌了,就那个样子了。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个版本很重要,在我们所能看见的一些版本里。因为发现了一些古墓,出土了帛书本和竹简本《老子》,先秦的东西,这被认为是较早的了,不可能是最早的,目前这个条件下比较早的版本。唐朝,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应该是唐朝,项羽有个妾的墓被发掘了,墓里面发现了《老子》。我忘记是什么本了,学艺不精。当时有个姓傅的人,得到这本书,他把《道德经》的版本修订了一下。根据项羽妾墓出土的本子修订的,那本子我忘记叫什么了,回头查一下,再跟大家说。那是比较古老的书了,现在我们今天又发现了帛书本和竹简本,就更古老了。总的字数也比通行版少,大概是三千来字。我估计当初老子写的时候,可能也没有那么多字,绝对是不到五千的。但现在我们说道德五千言,那也是很少的。其实像老子这种人对世界要说的话应该是很少的,没有这么多的话要说。孔子说“天何言哉?”老天说什么了,地球该怎么转怎么转,庄家该怎么收怎么收,老天也没说什么。

好,我们就看一下这个文本,我觉得我们不管怎么讲一定要依照这个文本来。我们可以去发挥,但是要按这个文本来,这是很重要的依据。有时会我们需要咬文嚼字,需要抠字。我觉得我的道行还浅得很,就是从字上去下功夫,另外还是需要大家尽可能在生活中静心,远离机器,远离机械。多静心,能动手,能动起来是最好的!因为第一章叫什么?体道。这个体是什么?身体、体会,关键最重要的是要落在身体上,有时候光说不行的,说得再好做不到也白搭,明白了做不到也不行。我们流行的一句话叫,明白那么多人生大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个小日子,怎么搞的?你没有落实。一定要体道,那么学这个道也要用体去学,落实这个道也要用这个体去学,所以最重要的是回归道这个道体上。不要觉得身体是累赘,身体不是累赘,没有体是不行。一定要体道!我觉得河上公这个名字是取得很好的。

我觉得咱们第一步呢,还是重点去分析这个“字”。今天我刚看到一个资料,美国科学家做了一个研究,对全世界各种肤色、各个区域的人的智商做了个研究。他最终的结论是:哪个地方的人智商是最高的呢?不管是哪儿的人,只要使用汉字的人,智商就是相对高的。这是美国人研究的,是有依据的。因为现代人是讲证据,我们是有证据的。就是说汉字这种文字,长期使用,可以使人的智商变得很高。主要是集中在东亚、南亚——“汉字文化圈”的这些地方,人智商是最高的,平均智商好像达到115,记不太清了,最低的智商那个区域里的人平均是75。我们要说的就是,汉字、文字学的研究极其重要。

我刚才说了 “经史子集”,文字学也在“经”部里面。文字学竟然列在经书里边,这不得了啊!我们对文字是有深刻的理解的。你要是对一个“字“,你理解得很透彻,那么你的阅读就比别人变得更精微、更深刻。因为你的阅读单位变小了,对不对?别人大概理解了这句话,而你理解了这个词。他理解了这个词,而你理解了这个字。你阅读单位大大缩小,那么,你的思想就会变得更缜密、更深刻。所以,我在这个讲座的过程中也会讲到很多字。

我们先看这一章《體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也。以觀其妙。恒有欲也。以觀其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们要做的就是阐释这段话。但是,阐释和经书之间是有一种悖论在里面的,按说是不能阐说的,阐释就会阐释出问题来,但你不阐释似乎也不行。阐释乃是把我们阅读理解了的部分或者说有体会的部分之中的可以表达出来的那一部分表达出来,这个话似乎很啰嗦。可以阐释出来的部分一定会小于你理解体会了的部分,又远远小于经文本身的蕴含。这是个没办法的事,两难的,但还是要阐释。因为老子开头就说:“道可道也”,一般理解就是,如果这个“道”可以去道她(第二个“道”就是言说),“非恒道也”。就是当你把她说出来的时候,她已经不完全是她了。并且“道”她是很没意思的!老子说:“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你整天坐那论道是留不住人的,你还不如请他吃个饭,听个音乐,才能把人留住。你天天跟他讲道,就把人讲跑了,“道”很没意思。那你想把人留住,你花钱请人家吃饭请人听音乐会,这才能把他留住。给他很多钱可以,你要给他讲道理,这人必定跑,因为“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道”一出口的时候,“淡乎其无味”。但这就是“道”,无味之味是谓大味。那些跑了的人,就是俗人,就是因为他们只追逐于感官的快乐和刺激,所以这种大道是留不住他的。

对,那个同学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仰天大笑出门去,走了!所以,能留住的人,那一定不是一般人,那一定是同道中人。能听得下去这种课的人,这就有灵根的人,慧根很大、很好的人才可以。一般人一听这玩意儿就会说,这个有啥意思!还不如找个男朋友、女朋友的压马路好,搂搂抱抱的多舒服。觉得这个没意思,无聊。这是“大味”,“至味”。所以说,这就是阐释与被阐释这个关系。“道可道”,当你把她言说出来的时候,的确,她就已经不是她本来的样子了。但是并不是说,她不能讲,看你怎么讲了。是,你把这个萝卜从坑里拔出来的时候,这个萝卜已经不是那个萝卜了,但它的确还存有一些那个萝卜的信息。

“非恒道也”,“恒道”是什么道?“恒道”就是永恒的那种,可以理解为“恒”。一般的版本就是“常道”,因为汉代有个皇帝叫刘恒,为了避他的讳,所以遇到“恒”的时候就改为“常”。从那个时候,《道德经》的“恒”就变成“常”了。就是我们要言说的,要探讨的,要体悟的是那个“恒道”,就是永恒不变的那个东西。我们可以叫她“道”,可以叫她“那个东西”,也可以叫她“这个”,反正你懂的啦。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名”,天地未有之前,万事万物都没有名称。人类对于这个世界是有一个命名的过程的。最初什么都没有名字,无名。这个“名”你要把它固定化了,要把它做实了,也不好。“非恒名也”,“名”没有“恒名”。狗在汉语里叫狗,叫犬,英语里叫dog,你说它叫啥呢?就那么个玩意儿,就它。不同的文化对它的名称都不一样,你不要为此而纠结,你知道大家指的是什么就行了,你要看那个名他后面指的那个实。“名”是个能指,你要注意它那个所指,它所指的是啥,这是关键的。吾岂为名哉?为实也。为的是那个实,而不是为那个名。但是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天天追逐那个名啊?得不到那个名就去追逐那个名,得了那个名之后,成了名人,也不放松。一想到我是张三啊!我能随便干这干那么,这个名就把他限制了。我记得泰戈尔的《飞鸟集》里也有首诗,大意是说:“被我用我的名字囚禁起来的那个人,在监牢中哭泣。我每天不停地筑着围墙;当这道围墙高起接天的时候,我的真我便被高墙的黑影遮断不见了。我以这道高墙自豪,我用沙土把它抹严,唯恐在这名字上还留着罅隙,我煞费了苦心,我也看不见了真我。”我跟大家这么大的时候,也爱读泰戈尔的诗。当时就觉得,泰戈尔的诗有淡淡的忧伤啊,小资啊,小文艺啊。现在再读的时候就感觉不是这样了,泰戈尔之所以被称为大诗人是因为他也是悟道者。你看他在讲啥?他就是在讲道。真正的文学都是在讲道,都是围绕着“经”去做文章,这才是好文学。如果不涉及这个东西的那一定成不了最优秀的文章。

下边又说:“亡。名萬物之始也”,在这个“亡”后面一定要顿一下,这是我的观点啊。“亡。名萬物之始也”,也就是说万物之始,万物的那个开始我给他取一个名,叫“亡”。万物刚刚形成的时候,那个始,“始”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始”是胎的意思,母胎,胎儿。就是万物还没有出生但它已经孕育成一个胎的时候,那个时候叫什么?叫“亡”。好比说这个万物是一个孩子,它还没有降生,但是它已经是个胎了。这个时候叫什么?叫它“亡”。这个“始”就是胎的意思。因为你看这个“始”字,是一个女一个台。大家知道这个“台”字也念“胎”,我们中国有个地方叫做台(音胎)州。这个台湾的“台”就是胎儿的“胎”的本字。上面的“厶”就是胎儿,底下那个“口”,就是子宫,包着胎儿的那个东西。胎儿的“胎”就是“台”旁边再加一个月字旁,但实际上不是月字旁,是一个肉,肉体的肉。最早就是一个“台”,一个“台”既可以表示始,又可以表示胎。后来的字越来越分化,越来愈多,就给它加偏旁了。所以这个地方我认为就是用的它“初始”的意思。女人怀胎,就是始,对于这个孩子而言不就是他的开始么。就是万物的那个母胎,它处于胎的状态的时候,我们叫它什么啊?叫做“亡”。

“有。名萬物之母也”。万物的那个母亲是谁呢?叫她“有”。这就是老子在给这些东西命名。因为一个书它要讲一些概念,它先必须澄清这些概念,要不然你讲半天还不懂这个概念是啥意思,大家说半天也不理解,就是因为大家对概念的理解上有问题,先把这些问题扫平之后然后大家再谈。其实我们人和人之间交流的时候并不是大家有分歧,大家一点分歧都没有。就是因为在语言上你是这么理解的,我是那么理解的,本质是这样的。可能对这个事并没有多少意见,也许有一些不同的建议,但是更多的是语言上的那种理解不同,你是对这个词这么理解的,我是那么理解的,所以大家有些意见。这个“有。名萬物之母也”的“有”,大家要注意“有”和“亡”的这两个概念是道德经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先说这两个概念,“亡”是什么呢?就是万物的母胎啊,“有”是什么呢?就是万物的母体啊。

“故恒亡欲也,以觀其玅。恒有欲也,以觀其徼。”这个断句怎么断呢,我每次理解的都不一样,每次读的时候都有些新感觉。可以这么理解,所以呢。恒亡为了干嘛呢?欲以觀其妙。“恒亡”就是说你要经常去体会一下那个“亡”的状态,因为每一个人生命的个体,你天生就是载道的。道就在你身上,道就是万物,遍在,哪儿都有。我们为什么要学呢,就是因为我们要找到她,她本来就在我们的身体里,现在要找到她,我们要让她明朗。有些人糊涂就是因为他不明白道理,道理已经是在他身体里了,他只是不明,没有显现而已。所以,老师也好、家长也好,教大家并不是给你什么,而只是帮助你找到你本来具有的那个东西。什么都给不了你,你本来什么都有。你天生就是富人,富足的。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每个东西也都是这样的,天生就是富足的。现在就是说让你找到她,只是给你提示一下。所以,你要回到那个“亡”的那个状态里,干嘛呢?以觀其玅,你去体会体验一下道的那个玅。“玅”它也是一种感觉,我们经常做一件事“哎呀,真玅啊!”“ 玅哉!”“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美玅,美玅的感觉是一种无差异感,就是咱们相同。你是这么想的,我也是这么想的,哎呀~玅啊!就是咱俩一样。要是你那么想的,我这么想的,那就是咱俩有差异,可能就不玅了,因为咱俩有边界,有隔阂。玅是一种认同感,是一种归同感,是人与人、事物和事物之间的一种共震,找到了同一个节奏了,玅~所以音乐和好多艺术能给人美妙的感觉,当你读懂的时候,为什么?因为你找到了里面的那种节奏感,你跟她同节奏了,共震了,啊~真玅啊~。玅本身上是一种趋同,你看我们这个版本这个玅字怎么写的,一个“玄”一个“少”。少了才能妙啊!那么多怎么能玅呢,堵也堵死了。你堵车的时候玅不玅?可能有的人说:“真玅啊,今天又堵了仨小时~”有毛病么这不是。任何东西多了它就不玅了,超过一定的量它就不玅了。玄,它就玅啊。玄代表的是远啊,玄代表的是源源不断。“玄”在甲骨文里就是像一个“8”,就是阿拉伯数字里的8。可以理解为就是一根绳子,螺旋样的拧在一块儿,源源不断的,往这也找不到头儿,往那也找不到头儿,绵绵无尽,玄之又玄。玄也是妙啊,因为玄代表的是无尽感。无尽感玅啊!因为无尽近于无限,它就玅啊。你看我们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到最后那两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我们读完了以后发现,这首诗真玅啊。啥叫玅呢?就是这个作品给你的感觉就是意味无穷,这就叫玅。你要是读完了说,哎呀就这么点儿意思,你就觉得索然无味,就不玅。为什么?太短了,太有限了。所以必须像白居易那首诗里说的“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是玅啊,恨它也是玅的,没完没了,因为它代表的是一种能量的绵延和无尽。这就是我们开篇讲的我们在寻找这种能量的无尽。

同时,这种能量呢它是“绵绵”,绵绵啥意思?柔软的感觉,柔和的感觉。所以老子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一定是绵绵的。人跟万物打交道的时候,我觉得正常人都喜欢绵绵的,温柔的东西。有受虐倾向的那个除外啊,哈哈哈。我就喜欢别人骂我,我就喜欢别人对我狠一点硬一点,这种人少。我就喜欢绵绵的,温柔的东西,温和的东西。柔、弱,老子也崇尚柔弱,说柔弱胜刚强。因为,玄它是什么,是绳子,绳子它是柔软的,绵绵无尽的。它的形状也是不固定的,你弯成个圈就是个圈,你折成个方就是方,你拉直它就拉直,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所以这是玅啊。

那么你要体会那个“有”,以觀其徼。“徼”是什么意思啊?徼一般的解释就是边界,区分、差别。万物有没有差别啊?有,在现象界里面万物就是有差别的。这是高的那是低的,这个粗那个细,这个软那个硬,万物是有差别的。有差别它就是有界限,有边界。这种边界也是很有必要的,你完全趋同,最后又回到一个球了,回到天地之初了,在现象界它也不能彻底都回去。起码现在是不可以的,人在很多地方和场合还是需要边界的,是要分寸的,需要区别。人有尊卑贵贱,还是需要的。所以儒家讲礼,礼主要是用来区分大家的,区别大家的,没有区别也不行。但是只有区别行不行?也不行。只有区别那大家就没法过了,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你高高在上,我底底在下,永远这样大家也没法过。所以人类必须有艺术,在那种艺术里头大家可以趋同。“啊,原来你也这么亲民~”“原来你也是这样的么~”,大家能找到共震。所以,人类在那种差异当中,到处都是这种万物和万物的差异当中,通过艺术又能找到这种认同,相互的趋同感。这两者都不可或缺。那么这里边就讲有和亡的那种用处。“有”可以使大家找到那种区分,区别,差异;“亡”可以使大家趋同、认同、共震,找到美玅。区分有的时候也非常美玅,清晰感也是一种美玅。模糊感是美玅,清晰感也可以是美玅,因为它是相对的,没有清晰哪来的模糊?没有模糊哪来的清晰?“两者同出异名”,两者,哪两者?有,亡。同出,就是出自同一个地方,一个妈。同出于哪?可以理解为同出于道,有和无同出于道。而异名,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其实他们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名上有差异,为什么名上有差异呢?因为它们表现不同。

用我现在的能力来表达呢,我刚才说如果宇宙世界的本质是能量的话,那么亡就是能量的弥散、混沌状态,有是能量的聚集状态。这个能量处于一种弥散状态,极小的颗粒,四处自由的飘动、游动、弥散,像云、像烟、像雾、像风,像气(炁)一样,属于一种气化状态,这可以叫亡。能量的弥散状态还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气,也不绝对,也不一定,还可以比气更弥散。因为我现在感觉就是气可以是从亡到有的那种过渡状态,从亡到有的那种气化状态。因为到了气以后,就慢慢的变成有了,它越来越聚集越来越聚集。世界上本来没有这个茶壶的,都是一堆土。土可以处于一种弥散状态,灰尘。那我们通过一种方式把它聚集起来,再一烧,它就聚集的更厉害了,为什么要烧它?就是使它聚集的更紧一些。这个火是一种能量,利用这样一种能量使它更加紧密的聚集在一起,使它不散,就有这个壶了。它本来是没有的,有一天这个壶也散掉了,碎了,变成尘埃了那就亡了。这就是从亡到有,再从有到亡,就是一个聚集一个弥散而已。但是它本身是不会消失的,就是这个能量她是不会消失的,这个是不是可以等同于能量守恒定律啊~ 可以这样的,能量她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这个本质的能量也可以叫道,道她是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的,道也不会死,她不干净也不脏。就是《心经》里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她还会以各种样子表现给你看,有时候变成茶壶了,有时候变成茶碗了,一会儿变成一棵树了,一会儿变成一朵花了,一会儿变成尘埃了,一会儿又变成气了,她可以随意变化。就是有意思,她很好玩,无非就是一个能量的聚散问题。所以,世间东西(有生命、无生命的)呢,就是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她怎么聚集的呢?是一种气的力量让她聚集的。所以女娲造人的时候,抟土而造人,抟是什么?抟者聚也。把一些散的土,弄点水活泥,让它抟在一块,抟土造人。抟土造人的关键是抟,关键的关键是吹气,你没这个气它就活不了,它有一口气在,它就活着。有天那个气没了,就死了。死者,嘶也。这个死就是模仿人死之时那种撒气的声音“嘶~”,像气球一样“嘶~”,那气球没有气了就完了。据说人死之时又打嗝又放屁的,很多人就是放个屁“嘶”的一声,就死掉了,死翘翘了。所以,还有的土话说人死了叫“嗝屁着凉了”,“嗝”就是打嗝,“屁”就是放屁。这人一打嗝一放屁就凉了,死就是“嘶”的一声。死就是这个肉体就死了,你这个肉就不能再聚集在一起了,就腐烂腐烂,变成泥土了,就化作尘埃了,但是你去哪了呢?所以佛教里面说: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何等模样?父母未生我之前,我在哪里?这是哲学问题啊。其实这个父母没有生你之前,你已然存在了,你有你的模样。有很多问题是我没有能力,也是我们这个文化没有能力解答的,我们只能尽我们的所能去理解这个世界,当父母他们媾和的时候,给你一个气,然后你就活了,你就降生了,你这个肉身就降生了。但是,我们所有的文化里都认为人是有灵魂的,而且现在科学家似乎还能称出那个灵魂有几克重,这科学家多能吧你说,能称灵魂有几克~就是说人死了以后灵魂就走掉了,有的灵魂还恋恋不舍,还看看自己的肉壳,“这么老这么丑陋,我要离开你了,拜拜!”那么佛教里面说:人死就叫脱衣服,换了件衣服。人的肉体就跟这衣服一样,人死了就是换了件衣服,里边没有死,衣服换了,衣服坏了。去哪了呢?佛说你就找衣服,找的这件衣服可能是个猪,是个羊。灵魂有六道轮回,那么成佛的人呢就跳出六道轮回了,就不在这个六道里面找衣服了,出去六道了,到永恒的世界里面去了。成佛,用道家的理解大概就是与道冥合了,回到了宇宙的初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