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肝纤维化的药物及注意事项

 微信息W 2020-02-06

来源:掌上医讯

作者:高丽丽

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外基质(ECM,胶原、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的弥漫性过度沉积与异常分布,而致肝脏组织结构异常改变,并影响肝脏正常生理功能。

其是慢性肝病(包括肝炎病毒、乙醇、药物、毒物、寄生虫、代谢和遗传、胆汁淤积、免疫异常等病因所致病程超过半年的各种肝病)过程中一种肝组织损伤过度修复反应,肝纤维化的持续存在,伴随正常肝实质细胞的坏死和凋亡,而ECM不断累积,肝实质逐步被ECM形成的瘢痕组织取代,最终形成肝硬化,临床上可见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表现,甚至引起肝癌,致肝功能衰竭。

肝纤维化在组织学上是可逆的,而肝硬化逆转较为困难,但仍有少部分可逆转。慢性肝病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病者,病程较长、年龄较大、大量饮酒、体质量指数(BMI)增加、肝细胞脂肪变性、胰岛素抵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药物使用不当等是致或加重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

慢性炎症反应是纤维化形成的前提及进展的驱动力,抑制炎症、促进肝损伤修复是抗肝纤维化的重要措施。

肝纤维化的早期阶段,以病因治疗及抗炎保肝治疗为主,进展期和显著肝纤维化期及肝硬化期时需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抗肝纤维化治疗被推荐用于防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一、抗肝纤维化的抗炎保肝药物

抗炎保肝药物是一类有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或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作用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炎类药物、解毒类药物、肝细胞膜修复类药物、利胆类药物、抗氧化类药物、降酶保肝类药物及改善肝细胞能量代谢类药物等。其中抗炎类药物(甘草酸类制剂)、肝细胞膜修复类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利胆类药物(熊去氧胆酸、奥贝胆酸)、抗氧化类药物(水飞蓟素)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抗肝纤维化的药物及注意事项

抗肝纤维化的药物及注意事项

抗肝纤维化的药物及注意事项

二、抗肝纤维化的中成药

肝纤维化属中医“胁痛”、“黄疸”、“积聚”、“鼓胀”、“肝积”等范畴,可辩证分为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肝肾阴虚证、肝郁气滞证。中成药如扶正化瘀胶囊/片、复方鳖甲软肝片、安络化纤丸等可抗肝纤维化,需辩证用药。

抗肝纤维化的药物及注意事项

参考资料:

  1. 肝纤维化诊断及治疗共识(2019年)[J].临床肝胆病杂,2019,35(10):2163-2169
  2.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9年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7):1444-1449
  3. 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2):152-160
  4.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9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42(5):343-352
  5.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8,10(6):74
  6. 甘草酸制剂肝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6,10(1):1-7
  7. 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肝病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7,11(4):313-318
  8. 血液病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和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6):447-450
  9. 孙春燕.《2017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管理》摘译[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10):1888-1894
  10. 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5,8(5):402-405
  11.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12):89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