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帝王蟹日销量仅个位!档口亏几十万、上百万,进口商亏上千万

 昵称散步收藏 2020-02-06

这个春节,本可以一片红火的帝王蟹市场格外萧条,亏几十万,亏上百万的业者比比皆是。更有进口商表示,每天的损耗就要扔10万元出去,接下来,帝王蟹产业该如何前行?

文/ 海鲜指南(seafood-guide)李帅

疫情对海产行业的影响仍在持续,据海鲜指南此前报道,全国多家水产批发市场近乎处于停摆状态,其中不乏重要的一级市场如上海江阳、广州黄沙,对进口海鲜的冲击更为致命。

出货量同比下降9成,上海、广州市场日销量仅个位数!

进口海鲜当中,帝王蟹业者一片哀嚎,往年春节档分外红火的帝王蟹此时显得格外萧条,上海作为全国帝王蟹消费量最大的市场,江阳水产批发市场的一位档口老板表示,“现在整个江阳市场都没有客户过来了,年前酒楼、餐厅下的订单都取消了,我的帝王蟹基本上都积压在手里了。”

广州黄沙水产市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业者告诉海鲜指南,“一天整个市场10只都销不完,整个市场冷冷清清。

而江苏南通一位从事帝王蟹批零的经销商表示,“同比往年春节,我的档口帝王蟹销量下降了9成,现在大家没办法去酒店、餐厅消费,我的帝王蟹都是通过熟人带货才能卖出去一点。”

海鲜指南采访了上海鱼我所欲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鹏,向其了解当前帝王蟹行业的受疫情冲击的现状,期望能为所有业内人士找到接下来的出路。

上海帝王蟹日销量仅个位!档口亏几十万、上百万,进口商亏上千万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帝王蟹分会执行会长&上海鱼我所欲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副总裁 张鹏

对于目前上海市场的现状,张鹏说道,“现在帝王蟹的销量已经不是下降的问题了,而是几乎全面停掉了,除了盒马还能走一点货,其他的渠道都断了,江阳市场前两天甚至出现了只能卖出一两只的情况,而盒马的帝王蟹销量也受到了影响。”

据了解,由于帝王蟹客单价高,单只规格大(一般都是3-5斤)等特点,90%以上的量是通过酒楼、餐厅承办婚宴等大型聚餐消费,普通的三口之家买帝王蟹较少,所以餐饮渠道受阻几乎是给帝王蟹产业暂时判了死刑,而且无法像其他进口海鲜如三文鱼、波士顿龙虾一样走零售渠道减少损失。

活鲜档口亏几十万、上百万比比皆是,进口商一天损耗就达10万元!

此次突发疫情给业内人士造成的损失十分惨重,张鹏告诉海鲜指南,“因为过年期间物流停运,为了满足春节的旺盛消费、保障供应餐饮企业,活鲜档口年底前都要囤货,如今上海批发市场大小商户都是满仓。有做进口海鲜的商户,(他们)所有的货加起来起码有300万元,大型档口甚至超过1000万元,结果初一初二的时候,通知下来禁止餐饮营业,一夜之间,所有年前订单都取消掉,经销商年底进的货全部压手里了,损失十分惨重。

进口商受此次风波影响,损失也格外惨重,张鹏在采访中表示,“像我们这种级别的进口商,预计亏损在1000-1500万元之间,因为我们现在手里一船货还有2/3没有卖掉(一船货大概50吨,2500万元),但这还是不是最关键的,我们担忧的是看不见未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行情会好转。

在海产批发档口,有不少商户选择把帝王蟹暂养起来,但这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就是损耗,张鹏告诉海鲜指南,“现在公司日损耗在100只左右,按照去年年底帝王蟹进货成本价接近200元,而死蟹拿去做冻品只有50元/斤,几乎是鲜活1/4的价格,每天亏损就在10万元以上,现在加工厂也不好找。”

“毕竟帝王蟹的生活环境是深海,暂养环境差别太大,所以我们进口商都不太愿意将帝王蟹暂养过久,红蟹最多可以养一个月,而蓝蟹10天左右就一定要出货,否则每日损耗十分严重,我们日照的暂养基地目前虽然运转正常,但是生蚝、小虾等帝王蟹的饵料现在已经买不到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中国消费市场震动影响全球,俄罗斯多家海捕企业以做出调整

而中国在2018年帝王蟹消费量已经突破万吨,中国市场的种种变化也对国外厂商产生了影响,海鲜指南查找资料显示,“自1月25日,中国进口商陆续退单,俄罗斯帝王蟹短时间内发生暴跌。据俄罗斯渔业协会统计,蟹类价格从去年的15–18美金/公斤跌至7美金/公斤,部分捕捞企业已停止作业。

张鹏也告诉海鲜指南,该消息属实,“基本上国外厂商报价断崖式下跌,1月10日以后正是蓝蟹上市的季节,以俄罗斯为例,年前大概有20艘捕捞船作业,回来了6艘,现在已经有厂商给出了25-30美金/公斤的低价了,往年这个时候(春节),价格从来没有低于40美金/公斤。而且按照惯例,年后蓝蟹的价格也不会降,还会一路走高。”

张鹏谈到,“其实国外厂商也有压力,最大的中国市场发生巨大震荡,俄罗斯厂商卖不掉,只能转卖给韩国市场,但是韩国市场又没有市场容量,韩国下的订单其实有60%-70%又转手卖给中国了,接下来的可能会有大量的帝王蟹可能会选择做成冻品出口日本、欧盟。”

既然冷冻帝王蟹在外国市场买地更好,本次疫情也发生了冷冻海产品遭遇疯抢,是否意味着冷冻帝王蟹产品迎来了发展契机呢?会逐步提高市场占有比例?

张鹏对此表示,“现阶段鲜活帝王蟹肯定更受中国消费者的欢迎,他们吃海鲜讲究“生猛”,愿意花1000块买一只活的帝王蟹,但死的(冻)帝王蟹在他们心目中是不值这个价钱的,这是几千年形成的饮食文化,短时间内改变不了,而且造成此次疫情的不是海鲜而是野味,我认为这次疫情会让消费者更青睐进口海产品,进口活海鲜会更受欢迎。”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冷冻帝王蟹不好,恰恰相反,熟冻帝王蟹从营养、食品安全方面更优于鲜活帝王蟹,而且口感不遑。鲜活帝王蟹捕捞后要一个多月才能运到中国,远不如在船上用先进的急冻技术锁住营养、美味。而且冻品的成本更低,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上更有吸引力。”

张鹏还补充道,“因此去年成立的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帝王蟹分会一直在致力于推动冻品帝王蟹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这需要业界一起努力,让大家认识到,吃船冻的熟冻帝王蟹,比吃鲜活帝王蟹口感更好,更安全,中国消费者对海鲜的消费观念是从河鲜、湖鲜转变过来的,等到能改变消费理念(产品认知)的时候,冷冻帝王蟹将大受欢迎。”

餐饮渠道将在三、四季度反弹,帝王蟹产业会迎来复苏!业内人士需要黎明前的黑暗

在采访中,笔者还和张鹏谈起引起热议的餐饮企业西贝董事长贾国龙的言论,“2万多员工待业,现金流发工资只够撑3个月。”无独有偶,资金紧张也成了海产企业的大问题。

张鹏表示,“像我们做进口商的,账面上流动资金大概是几千万到一个亿,如今一次就亏损上千万,很多企业都无法承受,尤其是帝王蟹是一种快消品,我们追求的不是较高的毛利,而是快进快出,此次疫情直接把企业的现金流给打断了。如今进口商们都是几百吨货,几十万只蟹压在手里,不可能等着零售渠道一天两三只的卖,但是餐饮渠道已经走不通了。”

对于接下来的行情,张鹏仍然表示乐观,“鉴于今年开春的行情,我们预计第一、第二季度都会受到影响,对于企业而言,此时最为关键的事不是追求盈利,而是活下去,考验企业内功的时候到了,这段时间可以把重心放在企业内部的调整,如暂养池的优化,效能提升。”

我们相信第三、第四季度会迎来一个爆发期,帝王蟹是一个资源性的海产品,无法人工养殖,整个供应链都会有损失,但是业内人士完全不用担心库存积压卖不掉的问题,最差也是能做成冻品。只要中国餐饮业恢复元气了,帝王蟹永远是求大于供的。

而此次对于行业近乎致命的灾难也给业者敲响了警钟,这是否意味着帝王蟹行业尚不成熟?抵御风险的能力太低,在这种情况下,业者该如何找寻出路呢?

张鹏表示,“迫切的希望在困难时候国家能出台有关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比如说像韩国一样建立“保税港”,韩国不产帝王蟹,但它是帝王蟹的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二大出口国,俄罗斯的帝王蟹在韩国集散中转,发往全球各个国家,如香港60%以上的帝王蟹是由韩国供应,但其实中国的几大港口城市(上海、深圳)比起韩国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物流运输枢纽的空港是最有优势的,全世界的航班都能直达,都能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成活率。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