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养的艺术(上) | 洪兰教授讲座摘录

 随风摇曳1965 2020-02-06


她说做父母——

要教养,也要懂教养;

教养不是教孩子怎么做,而是做给他看。



[ 主讲人 ]:洪兰 教授
  • 台湾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脑科学家;

  • 台湾第一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 台湾教育部终身学习推展委员会委员

  • 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暨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主持人

  • 台湾中央大学讲座教授、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清华大学、交通大学、阳明大学、中央大学)讲座教授、台北医学大学讲座教授。

荐语

儿童是一个发展体,他们只要醒着就会无时不刻地进行发展,发展的过程便是大脑建立神经元之间连接的过程。成人的养育便是协助孩子在最佳发展期获得发展。那么该如何做呢?
教养是一门艺术,是需要启动心灵的对话。
因为养育孩子,既要符合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发展规律,也要顺应孩子作为他自己的独特;既要尊重孩子先天基因带来的特质,也要顺应孩子后天成长环境和经历。让我们听听洪兰教授带来的启迪心灵的幽默与智慧,加深亲子间的感情与链接吧!


▼ 摘录/洪兰

现在有很多关于教养孩子的书,我们买来看别人是这样教,我也这样教,这是不对的,因为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教养孩子是一门艺术,不是一门科学。科学讲究重复性,你这样做,一定得到这样的结果。但是你会发现别人打他的孩子,考了状元,你打你的孩子,跑去跳楼了。一定要记得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人家的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直接照做。科学讲究重复性,但是艺术讲究个别性,这一点很重要。今天不管讲什么都只是一个原则,是否能应用到我孩子身上,要看应用的方法以及我的孩子能否接受。

我们的大脑


我们大脑结构包括前脑叶(负责计划、策略、情绪控制)、顶叶(是管空间、记忆的地方)、枕叶(是负责眼睛的地方)和颞叶(听觉、语言等)四个部分。

前脑叶也叫总裁脑,如果前脑受伤,人格改变。不管你多么生气,不能抓孩子的头去撞墙。孩子的头无论如何不能受伤,因为影响太大,大脑是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碰的。

顶叶和颞叶交接的地方是我们的听觉皮质区。听力也是非常脆弱的地方,绝对不可以打孩子的耳光。听觉是早在胚胎7个月时就成熟的地方,也是最后离开身体的感官,当老人弥留之际眼睛不能动,嘴巴不能说话的时候,依然还有听力,他留着一口气不肯咽,要等他远方的孩子回来,到他耳旁说'爸我来了',他才会闭眼。

听力的重要性是因为我们有跟别人沟通的需求。除此之外,声音也是生命能量的来源。有实例证明,长期生活在完全寂静的环境中,人会失去能量,卧床不起。与此同时,实验中发现在89分贝以上的环境长大的白老跑迷宫比较慢,然后发现其大脑神经链接稀疏。—— 噪音降低孩子的IQ。日常生活中噪音很多,121分贝喷射机起飞时的声音,7秒钟可令听神经细胞死亡。而放鞭炮的声音可达130分贝。离它五公尺还有100分贝。大声吼对孩子也不好,耳朵一定要爱护,这是要用一辈子的东西。

运动和感觉皮质区最早发育完髓壳的地方,顶叶和颞叶其次发育完髓壳,前脑叶最后发育完成。前脑叶是我们认知学习的地方,在婴儿6个月左右时开始活化。给一岁前的宝宝两个玩具,他两个都会去抓;一岁后只会去抓一个他想要的东西,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这是前脑的功能。

什么叫髓壳呢?大脑有两种神经细胞,神经元(灰质)和神经纤维(白质)。我们眼睛看到是光波,耳朵听到是声波,进入大脑是电波。电流在走的时候需要外面包一层绝缘体来避免短路,髓壳就是包裹在神经纤维外面的那一层绝缘体,它是一种髓磷脂。脂肪在大脑里很重要,细胞膜是脂肪,髓壳是脂肪,所以,孩子在两岁之前不能喝脱脂的牛奶,因为身体缺脂肪话,大脑发育会不正常。蛋黄是好的胆固醇,它是一个生命的起始点,可以让孩子吃。现在有很多疾病的问题都出现在髓壳上,髓壳非常重要。

灰质很薄,其他都是白质。神经元之间有缝隙,叫做突触,避免电流随意流导。只有神经传导物质刺激囊泡放出来,从而游过脊髓液,电流才能过去。大脑中的神经传导物质有:多巴胺(多动症、帕金森症),血清张素(情绪、记忆、睡眠)和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物质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它们的产生与饮食也有关系,所以不要偏食。

为什么小孩子要好好吃饭?


小时候吃过的东西,长大就会吃,因为妈妈给的东西都是安全的;如果小时候没有吃过,长大了基本不吃,这是动物演化来保护自己的方式。为什么老鼠药最毒?因为老鼠看到没吃过的东西时,只会吃一点点,这一点点就能够把老鼠毒死才行。如果老鼠吃完一点点觉得不对劲了,它绝对不会再回来吃第二口。所以如果你的老鼠药没有一次把老鼠毒死,就可以丢掉了。
我们要给小孩子吃各种各样味道的东西,各种蔬菜泥,譬如豌豆泥、南瓜泥、马铃薯泥,不加任何调味料,就是食物本身的味道,很难吃,那也给他吃,让他学习什么是难吃,以后就会吃了嘛。小时候吃了豌豆泥,长大了就会吃豌豆,小时候吃南瓜泥,长大了就会吃南瓜。偏食当然不好,所以在孩子很小还没有抵抗的时候就都塞给她吃,使他熟悉这些味道,将来就会吃这些食材,因为母亲给他吃的东西都是安全的。

为什么不能把小婴儿的手包起来?


我们经常把小婴儿的手用手套包起来,怕他会抓伤自己的脸。可是小婴儿的手就是需要不停的动,我们刚刚讲过,在受到讯息刺激时,大脑释放很多神经传导物质,感受体会接收过来。刺激越多次,也就是动的越多,会长出越多的神经接受体。同时髓壳用的越多就越厚,越厚的神经走的越快。就像运动员的反应速度都很快,因为他们每天不停地训练。

我们小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统合”问题,因为从小就在外面玩,没有人去上补习,我们踢毽子,很自然的平衡能力都很好。我现在72岁依然走的很快,因为从小就互相追着玩耍,你跑的慢别人就不跟你玩了,你只有跑的快才有挑战性。

从大脑的发育来说,孩子要在你的身边长大。送补习班、才艺班对他将来都没用。可是在你身边学到的习惯、价值观是用一辈子的东西。在外面跑,在大自然里锻炼了观察力。观察力对着电脑是出不来的,风一吹,树叶颜色会变,草会动,这是在大自然里玩耍才会锻炼出来的。我们小时候近视眼的人也很少,现在很多小孩子都戴眼镜。

大脑只有动的多,反应才会快。我们说勤能补拙,熟能生巧。这也是能够通过实验证明的:一个行为做了一万小时以后,他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我们给著名的小提琴家在拉小提琴时进行大脑监测,他的运动皮质区亮起,身体感觉区、听觉皮质和视觉皮质也亮起,我们发现血流量最多的地方是大脑做计划的地方。而一个生手拉小提琴时,大脑血流量最多的地方在小脑,和大师是不一样的。两张图显示,从生手到大师,练习一万小时,大脑活化地方不同。技术类的东西需要不断地练习,学而时习之是对的。只学不习,学习是会受损的。

待他自熟莫催他 火候足时他自美


可是孩子做功课,也就是练习的时候,家长不必要在旁边伴读。千万不要做橡皮擦妈妈,孩子一边写,你一边擦,这对孩子来说叫挫折。我们常忘掉自己小时候是怎么长大的,其实自己小的时候也写的不好看。
碰到孩子开窍慢也没关系,要耐心等待。有的家长会说:“我这么聪明,怎么生出你这个笨蛋”。但请家长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有没有被罚的时候,为什么会忘掉呢?人长大了把自己美化了。现在家长很敢吹牛,反正学校也不会一直保留你的成绩单,所以死无对证。如果你当年学的慢,现在也成功了,那么你的小孩有你的基因,将来也会成功,尤其是你给她的条件可能比你父母给你的条件要好,所以不要担心。

什么是天分?别人做的很辛苦,他做的很轻松。但是,兴趣不是学习的天分,是驱力。兴趣是帮助你克服困难,能够让你一直做下去的动力。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兴趣,孩子需要靠经验来促使神经链接。人家一次就会,我要一百次,人家十次,我要一千次。这没有关系,因为学会之后都是一样的,意义是一样的。


《中庸》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老鼠实验:两组老鼠幼崽跑迷宫找东西吃,一组跑容易的迷宫,另一组跑困难的迷宫。三个月后老鼠的大脑发育完成,我们检测两组老鼠大脑中管记忆的海马回。结果发现应了那句话:Easy come, easy go(来得快,去的也快)。小时候学的很容易的,留下来的新神经细胞就比较少;而千辛万苦才学会的那一组,神经细胞比较多比较长。

所以,待他自熟莫催他 火候足时他自美。东坡肉就不能用压力锅去做,虽然也会熟,但是不好吃。所以不要催孩子,如果你自己是慢熟的,他可能也是慢熟的。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为什么小孩子通常左右不分?


我们来看核磁共振的振子端扫描图片。90年代有了这个核磁共振非常好,可以让我们在活人的脑上看到线上工作情形,对大脑的知识成倍增加。这张图就是请学生躺在里面,让他什么都不要想,我们通过观测血流量的变化来得知大脑哪个地方在工作。

一年级学生刚学写字的时候,通常有偏旁左右颠倒的现象。我们也知道幼儿园的小朋友是很难分左右的,真的很难分,家长千万不要因此打孩子。这是演化的原因,大自然里是不分左右的,不管老虎从哪边过来第一反应都是跑,而不管左右。无论什么国家的孩子,都有6%的孩子会出现左右颠倒的现象。我们的大脑是从50万年前发育而来的,而文字是5千年前才出来的。文字出来的时候,大脑的工作已经分配完了,新的工作借调大脑其他地方——处理脸和外界物体的地方。人的脸是对称的,大自然是不分左右的,婴儿喜欢看对称的东西。所以孩子写字时会偏旁左右颠倒,主要因为大脑这块工作区域处理的不是它本行的事物。但是大脑有学习的能力,一般三个月左右可以学会,如果三年级还没学会分左右再去看医生。

为什么小孩子会一边打人一边说对不起?


我们大脑中有一块专门用来抑制自己行为的地方,这个地方20岁以后才会成熟,所以全世界20岁以前是不能投票的,20岁以后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小孩子发现自己的糖被比人偷吃了,很生气,举起手来要打,老师在一旁说不可以打人,但是因为大脑这个地方还没有成熟,他的手放不下来,所以就会出现一边打人一边说对不起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以罚他,因为孩子已经知道错了,很多时候他是不能控制的。我们要教的是:是非观念。要等大脑再成熟一点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不会出现了。

实验证明人是可以终身学习的


我们不必急着在孩子小时候学很多东西,大脑里有终身学习的学习机制。1998年的实验:有个89岁的老人有鼻咽癌,治疗时注射了有放射性的水去追踪癌细胞的扩散,注射后三天后老人过世,家属捐出遗体做解剖,发现大脑海马回里有些地方的细胞发亮,那是放射性水注射后才长出来的新的神经细胞。89岁都还可以长出新的神经细胞,所以人是可以终身学习的,因为海马回是管记忆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大器晚成这个词,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是大器晚成的,譬如:爱迪生、爱因斯坦、王阳明等等。人是终身学习的,你的孩子一定要有学新东西的能力,他在21世纪才能够跟别人竞争,因为知识翻新的太快了。

在教育上,没有输在起跑点这句话。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终身都是可以学习的。


“大脑是可以终身学习的”,这一重大科学发现让我们眼前一亮,这或许能够让我们放下很多执念。接下来,洪兰教授还将继续为我们揭示,科学证明大脑是可以被改变的。大脑究竟是如何改变的?敬请继续关注跃儿学堂。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