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征大宛的贰师将军李广利

 公元2012 2020-02-06

李广利(?-前89年),中山人,西汉中期将领,外戚,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和协律都尉李延年之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李广利任贰师将军攻打大宛,损兵折将,战绩平庸,后因军功封海西侯。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至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李广利率军多次指挥与匈奴的战争,依旧战果不佳甚至损兵折将。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率军征讨匈奴前与宰相刘屈氂暗中趁卫太子刘据死于巫蛊之祸,储位虚悬之际,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储。不久事发,刘屈氂被腰斩,李广利兵败投降匈奴,次年被卫律杀死。

大宛君臣婉拒了汉使车令以金马换宝马的提议,一气之下车令砸碎金马拂袖而去。感觉受到侮辱的大宛君臣鼓动大宛郁城王截杀使者,夺取财物。
  为汗血宝马而爆发的远征大腕之战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此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大将军卫青都已经先后过世。受宠的宫人也不再是皇后卫子夫,而是李夫人。汉武帝就拜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领属国兵六千骑兵及各郡国内的恶少数万人出征大宛,希望李广利功成封侯。
  在冷兵器时代战马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汉武帝绝不是为了自己一时的喜好就千金买马,其潜在的意义同购买美国的高科技是一样的。有了良种马才能改善国内马的品质,才能有强大的骑兵。而大宛也不是简简单单地不卖马的问题,那是国之利器不示于人,现在来说就是高科技禁运,是一种非常不友好的举动。
  为什么叫贰师将军?贰师城不是盛产宝马吗?希望去而取之,所以叫贰师将军。
  李广利、李延年和受宠的李夫人是三兄妹,都很有心机。李延年是宫中的大明星,能歌善舞,又会作曲,还能填词,属于天王级的人物。有一次做了一个新曲: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这就是借此炒作他的妹妹李夫人。果然,汉武帝听得此歌,感叹美人难求。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知道这里面的故事,就告诉了汉武帝。一见之下果然倾心,自此,六宫粉黛无颜色,三千宠爱在一身。
  都说红颜薄命,一点也不假。李夫人入宫没几年,就一病不起,香销魂散。病重的时候,汉武帝去探望她,李夫人用被蒙着头,死活不见, 希望汉武帝永远记住她美丽的容颜,而不是病重的憔悴枯容。
  李夫人去后,汉武帝果然爱屋及乌,不仅痛爱李夫人生的孩子昌邑哀王,还总希望她的兄弟,尤其是希望李广利能够立功封侯。 
  现在,李广利封侯的机会来了。
  前几年,浞野侯赵破奴以七百骑就解决了楼兰,而且,往来使节都说西域各国兵少民弱,很容易对付。所以,汉武帝才派了这么一个以属国兵为主,恶少为辅的阵势。 
  所谓属国兵就是汉朝附属国的兵,所谓附属国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自治区,例如,浑斜王降汉后建立的五属国,其战斗力与汉军精锐相比相差甚远。恶少,又是什么哪?在秦汉的时候,恶少的组成很复杂,有流氓,也有无赖, 当然也包括城镇中的无业青年、或者从事一些服务性工作的青年。
  以这些人组成的军队,其战斗力可想而知;以这些兵力征讨大宛,无异于以卵击石。 
  封侯的机会转眼变成了送命的机会。
  西域各国的表现则更令汉军大跌眼镜,对***大军不仅不降阶相迎,担食壶浆,而且各城敦国家纷纷关门闭户,拒绝提供食物。是商量好的吧,没有人组织怎么会这么齐心?
  各城郭国家的表现绝不是顾念乡土之情,同仇敌忾,而是不得不如此。这些小国实际上有的是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第一座是匈奴,所有西域各国都得向匈奴进贡;第二座是大宛这样的西域大国,这些大国各有各的实力范围,第三座是西域次一级大的国家,比如龟兹、莎车,可谓灾难深重。
  难道大宛的一纸令箭比贰师将军的数万大军还好使吗?关键是贰师将军的数万大军没有表现出很强的威慑力。汉军够威武,汉军将士也够靓丽,但是随军的粮草太少。人是铁,饭是钢,万里远征没有足够的粮草怎么行?
  况且各城敦国家也害怕,害怕汉军买粮食是假,借机攻城是真。毕竟这么多军队是他们所无法应付的,还是小心为上。
  李广利本想学霍去病取食于敌,或者买着吃也行。现在是无处取食。没办法就只有打,打下来就有饭吃,打不下来,就没饭吃;几天打不下来,也只能弃之而去。
  等到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大宛边境的郁城,贰师将军回头一看,自己摆了一个一字长蛇阵。从大宛边境沥沥啦啦可能一直延续到玉门关。大军逃的逃,亡的亡,掉队的掉队, 身边只剩下数千饥寒交迫的骑兵。结果遭受到郁城守军的暴力,军士死伤甚众。李广利与左右一合计,向家的方向前进吧,要不然真要马革裹尸了。
  等来到玉门关下才知道,家是不属于败军之将的。因为武帝有旨“败军有敢入关的,都砍头!”。
  对于这次失败,汉武帝十分震怒。胜败虽然是兵家常事,此次却大不相同。它完全打乱了汉武帝的战略设想。几年的谋划,和亲乌孙,断匈奴之臂,都付诸东流。

  一征大宛的负面效果是明显的。不仅各小国更看不起汉使,就是结了亲的乌孙也对汉使另眼相看。汉朝就像一个被戳穿了谎言的小丑,成为别人的笑柄。
  可以说,汉朝的雄心以及对自身的认知和他在西域所表现出的实力并不相称。在匈奴还控制着西域的情况下,谁也不会与弱者结盟。一征大宛不能说不是一个错误,在不知彼的情况下,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但客观上也给汉朝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必须彻底征服大宛,否则不仅大夏,康居、乌孙等强国看不起汉朝,其他小国也会自动站到匈奴一边。到那时,攻击汉使、商旅只是小事一桩,严重的就会形成反汉联盟也未可知 。
  再征大宛成为汉武帝的不二选择。真理有的时候就是掌握在少数人,或者说个别人手里。这一次也是一样。 
  拟议中的二次大宛战役实际上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如果贰师将军在大宛再次折戟沉沙,汉朝的西域政策就会变成一盘死棋。会下围棋的同学们都知道,在对敌方大龙进行围杀之前,必须把自己的弱点补强。汉朝的弱点就是富饶而狭长的河西走廊。
  万里远征考验的不是汉军的战斗力,而是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对于汉军来说就是确保河西的安全。一旦河西被钳断,贰师将军所部就变成了短线的风筝,其前景是汉朝无法承受的。 
  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最熟悉的就是土地,挖土方是很拿手的。汉武帝认为现有的长城还不够,还要在长城之外再修一条,以增加河西走廊的防御深度。正应了那句名言:防守是最好的进攻。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一道道的长城必将使单于更加抓狂。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春,光禄勋徐自为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在五原塞外修建了庞大的防御体系,这就是光禄塞。简单地说就是在长城之外再修一条长城,作为长城要塞的前沿。考古学家告诉我们,光禄塞由两条南北相距三十里的长城组成。东起五原塞外,里面的一条向西北绵延到延居海附近的延居塞,外面的一条绵延到阿尔泰山南麓的某个地方。
  它并不是孤立的一条线,而是包括城、障、列亭的一整套防御体系。出塞远则上千里,近则数百里,大大增加了河西走廊的防御纵深。同时,汉军派出防卫部队,沿光禄塞布防。
  光禄塞的建成不仅仅是使汉朝的防御阵地向北移动了数百里,更大大地压缩了匈奴的空间。现在,匈奴要想接近阴山,必须通过光禄塞,或者从东面的代郡、云中,这就大大增加了匈奴南下的成本。
  摆下光禄大阵之后,贰师将军终于可以西行了。
  二征大宛之旗开得胜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之后,李广利再次领兵远征大宛。带兵多少就不说了,光校尉就五十余名,大军一动是地动山摇。托运粮草的牛马漫山遍野,知道的是大军出动,不知道的以为是牧民放牧。
  李广利此来于公是为征讨宝马,于私是报仇雪恨, 是雪耻之战。
  对于李广利的心情,西域各国似乎大都明白,看在大军的面子上,态度来了个180 度大转弯。当然也有不开眼的,轮台就没有什么变化。于是,它成为此次西征的第一个祭品:屠城。战争从来不是请客吃饭,它是人类所有邪恶的集中体现,贰师将军也终于体现出他与汉军前辈的第一个不同,少了点仁。汉军同匈奴交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来没有这么野蛮过。这种行为只有李广的杀俘能有一比,这二人的结局都不太好。
  随后,汉军在大宛城外遇到了前来迎战的大宛军。大宛军本想同汉军野战,但汉军的战法他们根本没见过,那是有代差的。
  两军对阵,在大宛军的射程之外,汉军就万弩齐发。汉军的硬弩绝对是高科技,射程远,可以达到四百米;而且还有连发两矢、三矢的连弩。面对汉军的强弓硬弩,大宛军是毫无办法,只得退入城中依靠城墙守卫。
  贰师将军随即下令:围城、断水。先把大宛城围起来,改变城外河流的水道,断绝他的水源,这都是此时的正解。可是攻城为下呀!如果汉军能够先诈败,引大宛主力远离城池,在野战中将其歼灭,也许大宛只能开城请降了。而现在是不得不攻城。那么,为什么要切断水源呢?这是一个秘密,大宛人不会打井。
  苦战四十余日,终于攻占了外城,而且擒获了大宛猛将煎靡。
  这个时候,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先说外部,有两只援军正在向战场缓缓开来, 分别是乌孙和康居。乌孙发兵两千,远远瞄着战场,各方都认为是汉朝的援军;而康居的援军各方都认为不是汉朝的援军。至于是否是大宛的援军,则很难说。从事态的发展可以看出,大宛也并不肯定康居是来援助自己的。
  再说大宛内部,外城已破,内城也朝不保夕。大宛贵族内部发生了变化,为保证大家的利益,一致决定大宛王毋寡应该舍己为人。把他作为罪魁交给汉军,以换取汉军退兵。如果此计不成,那就与康居里应外合决一死战。
  这个建议与李广利的心思不谋而合,李广利也怕被康居与大宛内外夹攻,先胜后败,再失败可就不是能否回到玉门关的问题了。而且虽说大宛人不会打井,可是四十多天了并没有缺水的迹象,想必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见好就收吧!和平了!
  大宛献出宝马任汉军挑选,汉军也热心地帮助大宛人重新建立政权。为了两国的友谊,当然挑选了一位对汉朝非常友好的贵族昧蔡担任新的国君。而李广利也似乎恢复了绅士风度,约束汉军始终没有进入大宛城。
  叛徒,在任何阵营里都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大宛贵族们认为昧蔡出卖了大宛的利益,在汉军回家一年以后,合伙杀害了昧蔡。推举毋寡的弟弟蝉封为新国君,并且派蝉封的儿子到长安学习汉语(也就是作人质), 以示不负前盟。汉朝也派出使节进行安抚。其实只要不反汉,汉朝才懒得管谁做大宛国君,而且目前也没有实力、精力去管。

  大宛之战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打开了新的篇章,为大家创造了一个重新认识的机会。这一战奠定了汉朝在西域的地位,神秘的东方巨人揭开了面纱,既温情脉脉,又冷若冰霜。

长史和决眭都尉煇渠侯商议,李广利不惜全军安危以求立功赎罪,恐怕必然招致失败,便暗中策划将李广利扣押起来,以阻止其盲目冒险。李广利觉察了长史的策划,将他斩首。恐怕军心不稳,发生骚乱,便率军由郅居水向南撤至燕然山(蒙古共和国杭爱山)。单于知汉军往返行军近千里,已很疲劳,便亲自率领五万骑兵袭击汉军,汉军死亡甚众。

李广利原想冒进,立功赎罪,却遭此大败,心情自然更沉重,又忧虑着家中老少的生命安全,而且本来指挥才能就平庸,因此完全失去了两军对垒中最必要的警觉。匈奴趁汉军不备,于夜间在汉军营前悄悄挖掘了一条濠沟,有几尺深,而后于清晨从后面对汉军发起突然的袭击。汉军遭匈奴军袭击,想出营列阵抵敌,却发现军营前有一条深沟,进退不得,军心大乱,丧失斗志,再加疲劳,完全失去了抵抗力,遭到惨败。七万汉家儿郎就这样全部丧送在李广利手中,给国家民族造成极大的损失。

李广利兵败后投降匈奴,狐鹿姑单于知道他在大汉身居高位,便将女儿嫁给他,对他的尊宠超过了卫律。按汉律,李广利在大汉被囚禁的妻儿家人,在李广利投降后,悉数被杀,族灭。

李广利投降匈奴虽换来一时的富贵,也好景不长。

卫律本是匈奴人,生长在汉朝,并在朝廷作官与李广利兄弟交情颇好,因此李延年曾在汉武帝面前举荐卫律,出使匈奴。李延年因李季之事伏法,卫律怕被株连,便投降匈奴。卫律见李广利投降在自己之后,而受到的尊宠却在自己之上,心生嫉妒,欲加害李广利。

李广利投降一年多后,卫律趁单于母亲生病,遂买通巫师,让巫师谎称病因是由于去世的单于在发怒。因去世的单于过去出兵攻伐汉时,曾发誓一定要捉住贰师将军李广利用来祭神,而今李广利已在匈奴,为何不杀了祭神?先单于正发怒责问此事。单于对巫师的话信以为真,便将李广利杀掉,用以祭神。李广利原以为用屈膝投降可以换一条命,屈辱偷生,苟安于世。结果却遭到如此可悲可耻的下场。李广利临被杀时,怒骂道“我死必灭匈奴!”李广利死后,匈奴接连数月雨雪不断,家畜死亡,百姓疫病不断,种植的黍穄也无法丰收,单于害怕了,于是为李广利立了祭祀用的祠堂以慰亡灵。

  • 刘向:“贰师将军李广利,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而仅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母寡之首,犹不足以复费,其私罪恶甚多;孝武以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封拜两侯、三卿、二千石百有馀人。”

  • 侯君集:“命将出师,主于克敌,苟能克敌,虽贪可赏;若其败绩,虽廉可诛。是以汉之李广利、陈汤,晋之王濬,隋之韩擒虎,皆负罪谴,人主以其有功,咸受封赏。” 

  • 《新唐书》:“俄而云彻风恬,行数百步,水草丰美,后来者莫识其处。众皆惊,以(裴行俭)方汉贰师将军。” 

  • 赵翼:“李广利之进也。其女弟本倡,后得幸于帝为李夫人。帝用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得其王母寡头以归,封海西侯。三大将皆出自淫贱苟合,或为奴仆,或为倡优,徒以嬖宠进,后皆成大功,为名将,此理之不可解者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