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除了常规的栽培方法外,还有其他特殊的栽培方式,主要是芽栽、丰产坑栽培法、“抱窝”法。下面,蔬菜栽培有技有术为喜欢的朋友逐一介绍。 一、芽栽芽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在具体的操作中直接将完整的,未被损害的幼芽平摆沟内,接下来是覆土栽植。具体的技术操作如下。 1.催芽催芽的技术相对比较复杂,要重点关注光照和温度。光照强度和时间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催芽时需要的比较低,具体要求是必须在没有光照,也就是黑暗的条件下催芽,只有满足这一条件,才能获得一定长度的嫩芽。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光照强的话,会抑制幼芽的伸长。除了光照时间,影响嫩芽伸长速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温度,一般来说,以13°C左右为宜,催芽的具体时间通常安排在栽播前两个月。 2.选芽芽栽之前,要进行选芽,为了改良品种,同时也是为了减少病虫害,选芽时必须选粗壮、完整的嫩芽,剔除那些带有黑暗条痕、细弱的嫩芽,芽上最好不要带有正在萌动的幼根,芽长应在15厘米—20厘米左右,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太短不容易成活,太长容易折断。将嫩芽从块茎芽眼处拧下时不要圻断或碰断顶尖,采下后立即栽在田间。 3.栽植在芽栽植之前,必须选择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排灌方便的地块进行精细整地,垄作、平作都可以。栽植的方法分两种,平栽和斜栽,两者各有特点,平栽的产量比较高,抗旱和抗寒能力强,但出苗较慢;斜栽出苗较快,但不耐寒。至于栽培的方式,要结合各地的具体气侯及土壤条件。一般来说,在温度变化大,保水性差的沙壤土上适宜选择平栽法,即开沟后将芽条平摆在沟底下。在阳坡温暖地块、土质黏重的土壤上,可斜栽在沟内,即沿沟边倾斜放置芽条。 4.田间管理在田间管理方式方面,芽栽与块栽管理方式很相似,但需要注意中耕,在中耕过程中切勿伤害幼苗。 5.采收芽栽的植株生长势强,枝繁叶茂,茎叶枯黄的时间比较晩,但地下结薯并不晩。鉴于这个特殊的特点,采收期比块栽的并不,晩,应适期采收。 二、丰产坑栽培法马铃薯的丰产坑栽培法是一种新的栽培方法,主要通过土、肥、水作为主导的一种栽培方式。在栽培过程中,具体的技术方法要结合当地气侯条件,在秋季翻地时,采取深耕方式,以20—27厘米为标准,对土层较薄的坡粱地可以适当浅耕,翻耕结束后耙平,保持土壤水分。在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挖成形式不同的坑,然后进行播种和正常田间管理。 三、“抱窝”法“抱窝”的说法来自于母鸡下蛋的形式,是根据马铃薯的腋芽,只要生长条件合适,生长条件允许,都有可能转化成甸甸茎结薯的特性。在栽培技术上采取利用顶端优势、整薯育苗移栽或短壮芽直播、及时浇水、分次培土、适期晩收等田间管理方法,增加结薯,结大薯,就像母鸡下蛋抱窝。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选种要选择合适的品种,以生命力旺盛、健康的种薯为宜。 2.催芽种植方式有三种,即育大芽移栽、育苗移栽、短壮芽直播。育大芽要求在播前两个月左右取出种薯,先捂出小芽随后进行散射光照射,培育出短壮芽。育苗移栽,可将催芽后的种薯放在冷床、阳畦等保护设施下,继续育成5—6片叶的壮苗,准备供田间栽植。 3.深栽浅播最好在定植前一周左右,在田间垄上开13—17厘米深沟晒土,以提高地温。栽植时不要伤根、伤芽、伤苗,最好有底水保证育苗移栽和大芽移栽的成活率,覆土厚度3厘米左右,切忌大水漫灌和覆土太厚。“抱窝”栽培适当晩收,在块茎膨大盛期,必须保证供水需求,可提高大薯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