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植贝母亩收入可达2万元,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收益呢?

 浮生文苑 2020-02-06

贝母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属于百合科植物,药用部位是它的鳞茎。它的药用价值很大,具有止咳化痰,散结消肿,滋阴补血,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在中药材中,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贝母种植效益很好,因为野生贝母越来越少,但需求量越来越大,知道贝母的人不多,懂得种植的更加少,所以种植贝母前景非常好。那么应该怎么种植贝母,才能获得高收益呢?下面我就具体分享一下贝母种植技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贝母高产种植技术

一【贝母繁殖方法】

  1. 种子繁殖:贝母可以使用种子繁殖,每年6月份种子成熟,但种子繁殖的贝母采收时间比较长,一般要5年左右才能收获。并且种子繁殖的贝母成活率比较低,在农业种植中,一般很少采用种子繁殖方式。
  2. 鳞茎繁殖:贝母作为药用的部位就是鳞茎,可以直接使用鳞茎进行贝母繁殖。鳞茎繁殖方式采收时间相对比较短,大鳞茎繁殖一般1-2年就能收获,中小鳞茎繁殖一般3-4年就可以收获。而且采用鳞茎繁殖方式,成活率非常高,所以在农业种植中,一般是采用鳞茎繁殖方式。
下面我就以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鳞茎繁殖方式,进行贝母种植技术讲解。


二【贝母品种选择】:

  1. 贝母分类:贝母品种有很多,但主要分为三大类,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其中土贝母不是百合科植物。川贝母因为产于四川而得名,浙贝母因产于浙江而得名,其中川贝母是所有贝母中的珍品,药用价值最高,而浙贝母次之,土贝母最低。
  2. 品种选择:贝母种植品种,可以根据种植地的温度,环境气候,以及贝母的药用价值进行综合选择,这样才可以获得高收益。

三【鳞茎选择与处理】:

  1. 鳞茎分类:种植用的贝母鳞茎,根据直径大小,可分大,中,小三种,大鳞茎为0.8-1.4cm,中鳞茎为0.5-0.8cm,小于0.5cm的都是小鳞茎。直径大于1.4cm的鳞茎都被药商收走,作为药材使用。
  2. 鳞茎选择:贝母种植时,可根据鳞茎的大,中,小等级,分别进行种植,这样既方便田间管理,也方便后期贝母采收。因为大鳞茎采收时间在1-2年,中鳞茎采收时间在3年左右,小鳞茎采收时间在4年左右。如果想要缩短收获时间,可以选择大鳞茎进行种植。
  3. 鳞茎消毒:选择要栽种的贝母鳞茎后,要使用福尔马林溶液,或者多菌灵溶液,对鳞茎进行浸泡。这样可以消灭鳞茎表面的病菌,降低栽种后,鳞茎感染病虫害的几率。


四【种植时间】:

贝母鳞茎在每年的6月份采收,鳞茎采收后即可马上进行种植,但贝母最适宜生长的时间是9月份左右。所以可以在9月份左右进行贝母种植,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贝母的成活率,还可以提高贝母的产量。

五【选地与整地】:

  1. 选择土地:贝母适合生长在肥力比较充足,土质湿润的沙质中性土壤中。所以在选择种植土地时,不要选择酸碱度太大,土壤潮湿,土壤干旱贫瘠的地块进行种植。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贝母的产量,从而获得高收益。
  2. 翻耕杀菌:选择好要种植贝母的地块后,要对土地进行翻耕,翻耕深度在30cm左右。翻耕后,可以均匀的撒一些石灰在土壤上面,并在太阳底下暴晒几天,这样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病菌,减少病虫害感染。
  3. 施底肥:土地翻耕后,要施加底肥,底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配合复合肥,氮肥,均匀的撒在田地上。撒完底肥后,要再次进行翻耕,把肥料全部掩埋进土壤中,然后整平田地。农家肥可以提高贝母的抗逆性,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4. 起垄开沟:土地整平后,要进行起垄开沟,垄宽大概1-1.5m,起垄高度在20cm左右,开沟宽度为40cm左右。贝母的鳞茎就种植在垄面上,这样有利于排水,以及方便后期管理。

六【贝母鳞茎栽种】:
  1. 大鳞茎栽种:贝母大鳞茎栽种在土地垄面上,按照行距10cm左右,株距6cm左右,栽种深度6cm左右进行播种,一坑一株,栽种完要用碎土覆盖,轻轻压实即可。
  2. 中鳞茎栽种:贝母中鳞茎在垄面上,按照行距8cm左右,株距5cm左右,栽种深度5cm左右进行播种,一坑一株,栽种完毕,用碎土覆盖,轻轻压实即可。
  3. 小鳞茎栽种:贝母小鳞茎在垄面上,按照行距5cm左右,株距4cm左右,栽种深度4cm左右进行播种,一坑一株,栽种完毕。用碎土覆盖,轻轻压实即可。
  4. 浇水:贝母鳞茎栽种完毕后,根据土壤的干燥程度,用洒水壶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为宜,这样有利于贝母鳞茎发芽。

七【田间管理】:
  1. 追肥管理:由于贝母栽种密度比较高,不宜翻土追肥,否则容易损伤贝母的根系,影响贝母生长发育,降低产量。所以贝母追肥,一般是使用粪水配合复合肥,氮肥的水溶液,进行施肥,但施肥浓度不能太高,以防贝母出现烧根问题。贝母栽种后,幼苗出齐后,大概5cm高度,就可以进行第一次追肥,后期追肥,可根据贝母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适当施肥。
  2. 田间除草:贝母生长期间,田间会长出很多的杂草,但由于贝母种植密度比较大,不适合中耕除草。所以贝母除草,只能人工拔除或者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可使用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等除草剂进行除草。
  3. 水份管理:贝母不耐干旱,也不耐涝,所以要时时查看田间土壤干燥程度。天气炎热,土壤干燥,要及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如果阴雨或暴雨天气,要查看田间排水沟有无堵塞,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这样才能保证贝母健壮生长,提高产量。
  4. 控制温度:贝母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0-25℃,在6月种植的贝母,田间温度很高,要在田间搭遮阳棚,进行降温。冬季要根据天气情况,在田间搭简易的塑料棚,给贝母进行保温。这样才能确保贝母一直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贝母产量。


八【病虫害防治】:

贝母生长期间,会有很多病虫害会影响贝母的生长发育,下面我就列举一部分病虫害,以及防治措施。

【1】黑腐病:贝母感染黑腐病后,发病初期会导致叶片边缘变黄,慢慢的整株贝母会干枯死亡,地下的鳞茎也会发黑腐烂,严重影响贝母的生长,及产量。

防治措施:选择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土壤进行栽种,阴雨,暴雨天气,要及时进行排水,避免田间积水。在贝母发病初期,及时使用多菌灵,速克灵等药物进行防治。

【2】黄疸病:贝母感染黄疸病后,会导致贝母叶片出现黄色斑块,慢慢的就会导致整个植株变黄,死亡,严重影响贝母的生长及产量。

防治措施:天气干旱容易发生黄疸病,贝母生长期间,土壤干燥,要及时进行浇水。贝母种植,应该避免重茬,贝母植株枯萎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的残体。及时查看贝母有无感染,感染后,要及时使用萎锈灵,粉锈宁等药物进行喷洒防治。

【3】灰霉病:贝母感染灰霉病后,叶片上会出现淡褐色的病斑,时间久了后,病斑会慢慢变大,形成灰色大斑块,贝母茎部也会出现类似病斑,会严重影响贝母生长发育,导致贝母减产。

防治措施:下雨天气,及时进行排水,贝母植株枯萎后,清理田地,把贝母枯枝拿到田地外焚烧处理。种植贝母的田地,要进行轮作,不可重茬,多施加腐熟农家肥,增强贝母的抗逆性。在灰霉病发病初期,及时使用多菌灵,速克灵,可杀得等药物进行喷洒防治。


【4】蝼蛄:蝼蛄危害贝母最为致命,它直接啃食贝母的鳞茎和根系,还会直接咬断贝母的幼苗,直接导致贝母减产,蝼蛄虫害较多时,可能会造成贝母绝产。

防治措施:及时检查田地有无蝼蛄的踪影,一发现有蝼蛄活动的痕迹,就要使用辛硫磷药物溶液,对贝母进行浇灌,这样可以很好的消灭田地中的蝼蛄害虫。

【5】蛴螬: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它不但会危害贝母的鳞茎,还会危害贝母的茎叶。幼虫会啃食贝母的鳞茎,成虫直接吸食贝母茎叶,影响贝母的光合作用。直接影响贝母生长,导致贝母减产。

防治措施:在贝母种植之前,土地翻耕后,撒上敌百虫药物,然后进行晒田操作,减少田地中害虫的数量。并在贝母田地中,布置灯光陷阱,捕抓金龟子,灭杀成虫。

根据以上的种植方法去栽种贝母,我相信一定会获得高产,得到高收益。我是惠农天地,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帮助,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