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医黄石屏

 广东黄汉光 2020-02-06
    民国年间,河南光州城里有个叫“黄家金针”的诊所,坐堂问诊的是遐尔闻名的神医黄石屏。他自幼跟随祖父习武,先是练习投掷鸡毛,到十岁时竟能投至一丈开外。接着祖父又教他练习指功,时间一长,以指击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他所用的金针长一尺有余,平日,那根金针总是圈套在左手的中指上,用的时候,才取下拉直。给病人治病时,他也是离病人三步开外,眼睛看个真切后,腕上一用力,亮闪闪的银针就脱手飞出,那可是针到病除。

  黄石屏挂牌坐诊,就为自己立下三条规矩:随到随诊,不分昼夜;诊金从低,从不计较;贫病送诊,一概免费。他的妙手回春和高尚的医德,让人们称颂一时。时任河南省主席的张轸亲题:“当世医宗”的匾额以勉励他对乡梓的贡献。

  1938年,武汉会战打响了,日军接连攻占合肥、六安,兵锋直指大别山,光州危在旦夕。人们都劝他外出避避,谁料黄石屏却噙泪叹道:“神州四壁涂炭,哪有容身之外啊!”

  几天后,日军就占领了这座风景秀丽的山城。鬼子的太阳旗像一面招魂幡,高高地飘扬在山城的上空,昔日熙熙攘攘的集市不见了,宽坦的长街上,所有的店铺都关门闭户,只有“黄家金针”的招牌还挺立在街中心,好像在和小日本的太阳旗比个高低。

  一天上午,一队日本兵闯进黄家大院,为首的一名日军大佐,他跳下那头高大的东洋战马,手朝后一挥,鬼子兵就散开队形,虎视眈眈地看住宅院的动静。这时,一名翻译来到黄石屏的面前说:“黄老先生,不要惊怕,皇军大佐铃木太君特来拜访!”

  黄石屏微微一笑:“他们不去攻城略地,抢掠财物,来我这儿何干?”

  那名汉奸翻译连忙拱手说:“黄爷,大太君是个中国通,非常景仰中国的文明,听说黄爷身怀神针绝技,就特地前来拜访。”

  “噢?”黄石屏环看一周后说:“卢沟晓月是北京的八景之一,那我问你,日本人用炮弹去轰炸它,也能说是景仰我中华文明?”

  汉奸脸上一阵羞愧,只好耷拉着脑袋走到铃木的身边,凑进他的耳朵低语几句。铃木快步走到黄石屏的面前,一个鞠躬道:“在下久仰黄老先生大名,今日冒昧前来,还望黄老先生见谅!”

黄石屏看了一眼面前的铃木,淡淡地说:“老朽一介市民,只知道经营糊口,哪来的什么大名?你们今天荷枪实弹闯进来,敢情我这里有什么异常?”

  铃木笑道:“黄老先生言重了,鄙人闻说黄老先生精通针石绝技,就前来拜访,我的部下不习惯山区水土,再加上长途跋涉之苦,都精神倦怠疲惫不堪,料想黄老先生不会拒人于门外吧。”翻译也在旁边帮腔道:“黄爷,太君说了,只要您去一趟,为皇军针炙提神,皇军就保您全家无事,”黄石屏鄙夷地看了他们一眼说: “老夫要是不去呢?”翻译连忙摇手道:“黄爷,不能那样。如果不去,太君要是发怒了,您看……”说完,他就指着院子里黑洞洞的枪口。此时,院子里的人们都吓住了,他们知道老爷的脾气和秉性,他还从来没向谁低头过,黄家大院的气氛立刻就紧张起来。

  只见黄石屏镇静自若地吸上几口烟,在院子里踱起步来。片刻,他忽然转过身来向翻译说:“老夫可以去,但有一条:求医问药的规矩不可破,来去出入得有士兵护送,以保证我的安全!”

  翻译赶紧附在铃木耳朵,叽咕几句,就见鬼子大佐点点头,手朝后一挥,那队鬼子兵就齐刷刷地退到院外。

    神医黄石屏给小鬼子针炙看病的消息,马上就一阵风似的传遍了光州城的里里外外。“啥?黄老先生真去啦?”当人们亲眼看见黄石屏在两个日本兵的护送下,从鬼子的军营里走出来,人们这才惊叹:“嗨,有奶就有娘!你看,黄神针遇到鬼子兵,立马就换了姓!软骨头!”这光州古城,向来民风朴正、淳厚,人们最奉行的就是良心二字,不管你是穷是富,只要你行事端正,人们就看得起你,倘若背信弃义,就算你是王候之家,也照样要受责骂。

  这样一来,到“黄家金针”求医看病的人就少了,人们都叫它“皇军金针”。黄石屏好压根就没理会人们的态度,照旧三天两头去鬼子营房,抖擞他那飞针的绝活,舒服得小鬼子们哇哇乱叫,纷纷涌到街上,到处找花姑娘的快活。这下,城里就更乱了,老百姓背后对黄石屏的叫骂声更加厉害了。

  一天早上,黄石屏走进诊所,突然间,一抬头,见正堂上那块“当世医宗”的匾额不见了,拉开门一看,才见门口竖立的 “黄家金针”的招牌也变样:黄家金针四个字成了“皇军金针”。招牌下面还坠着一副字条,上面写道:再不改辙,小心性命!黄石屏捋了捋颌下的胡须,重重地叹了口气,两行清泪从脸上点点滴下。

  原来,这是光州城赫赫有名的义盗陈三所为。在光州城,名气最叫响的就两个人:一个是黄石屏,另一个就是陈三。这陈三,有入云钻燕踏枝无风的本领,他专门和那些巧取豪夺的乡绅豪财作对,谁要是得到不义之财,不出半月,准会落入他的囊中,任你怎么防范,他也会做得滴水不漏。然后,再拿它来救济贫穷的人家,因而人送“义盗”。几年前,陈三因一次意外事故,腿受重伤,当时城里的中医就下了断词:想全腿已不可能!陈三就求到黄石屏,神针黄看后,微微一笑道:“陈三兄弟钻云入地,哪能四体不健?容我一试,如行,则是老弟的造化,也是我光州的造化!”说完,神针黄就从左手的中指中取下金针,仔细为陈三拿穴针炙。果真神奇,没出三天,陈三就能下地健步如常了。陈三感激涕零伏地叩拜道:“黄兄大恩,陈三没齿不忘!日后有用到陈三的地方,我当万死不辞!”

  鬼子进到光州,日子也不是好过,隔三差五地,总有几个鬼子的头被人偷走,天一下黑,鬼子的兵营里就人心惶惶了。老百姓都暗暗拍手称快,人们都知道这是陈三干的。偏就在这时,神针黄却干出如此让人唾骂的事情来,人们怎不叫骂?

  这天,日军又打了胜仗,军营上下一片沸腾。黄石屏一大早就被请去,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后,他才回来。一到家,黄石屏就命儿子关上院门,在内室,黄老神针脸色冷峻地说:“小鬼子在光州呆不了几天了。”儿子疑惑问:“什么?小鬼子要撤走?”“不!”老人从怀里取出一卷画轴,交给儿子,郑重地叮嘱道,“这上面是鬼子军营的方位图,你必须连夜赶到燕子岭,把它交到张政委的手里!”儿子接过图,惊诧地望着父亲:“爹,它从哪里来的?”

    黄老神针脸上掠过一道凄楚的笑色:“你也当为父甘愿讨好小鬼子,卖身求荣以存这条老命?错!自从小鬼子进城那一天,爹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善恶自有报应,爹趁看病针炙之际,记下鬼子军营里兵力部署的情况,才画成了这幅图!”

  “爹!您……这可害得您好苦啊!”儿子听完后,顿时泪流满面。

    黄老针拉住儿子的手催促道:“没啥!我这一生,后人自有评价。你快快去吧,告诉张政委务必要在两天后下山,到那时小鬼子能拿得动枪的,就不多了!”

    就在儿子送图的当天夜里,黄老神针被人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