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瓷套杯为套具中的一种,因其层层相套,胎骨细腻,装饰柔丽,既可以陈设观赏,又可以实用和把玩,历来倍受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的青睐。 笔者曾有幸上手观赏到一套清代粉彩《西厢记》人物故事图套杯(见上图),其规整雅致的造形、精美生动的画面令人爱不释手。整套杯大小依次套叠共九只,每只虽大小不一,但造形却基本一致,倒视呈马蹄状,敞口削腹,平底内凹,九只套叠在一起,口平如一。口径从小至大4.4至11厘米,底径2.8至6.2厘米,高1.4至6厘米,口沿施金彩,杯内壁与足底均施满釉。仅最大杯底有纪年款:“大清同治年制”六字三列篆书,从右向左排列,抹红款,其余均无款。每只杯子均绘有《西厢记》人物故事图案。 《西厢记》的故事发生在唐贞元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生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游览普救寺时偶遇寄居于寺中的崔莺莺,二人一见钟情,于是冲破礼教的束缚,月夜吟诗,弹琴达意。不料正在此时,贼将孙飞虎率兵包围普救寺,要抢掠崔莺莺做压寨夫人。相国夫人被逼无奈,只好当众许诺:谁能退却贼兵,就将莺莺嫁给谁。张生向好友白马将军杜碓求救,围兵被解。可是事件平定之后,相国夫人却悔婚,让崔、张二人以兄妹称呼。崔、张又陷人无限痛苦之中。莺莺的丫环红娘出于义愤,帮他二人传递书简,崔、张终于冲破种种樊篱,私自结合。在事实面前,相国夫人被迫允婚,可又以“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逼迫张生上京赴试。张生不负众望,半年后状元及第。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本与莺莺有婚约,便趁张生还未返回之时谎报张生已被卫尚书招赘为婿,老夫人一气之下要将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归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人物故事图套杯《佛殿奇逢》场景 这套粉彩《西厢记》人物故事图套杯,分别绘有《佛殿奇逢》、《斋坛闹会》、《白马解围》、《锦字传情》、《长亭送别》、《衣锦还乡》等场景。故事情节丰富,人物栩栩如生,如《白马解围》,描绘了白马将军打败了孙飞虎,站在普救寺城墙上的张生手摇纸扇,神情自若地和崔老夫人交谈的画面;《长亭送别》绘出了崔莺莺依依不舍的表情等等。整套套杯保存完整、胎骨制作细腻、釉光粉嫩玉润、色彩柔和典雅、构图精美绝伦,是清代粉彩瓷器难得的精品。 《白马解围》场景 《锦字传情》场景 《长亭送别》场景 下面杯上的几个故事还是请各位研究断定吧: 最后还是《佛殿奇逢》吧,愿大家都有好缘分! 另外请欣赏:其它古瓷器上的西厢记故事图: ![]() .清顺治青花《西厢记》“奇逢”图筒瓶 ![]() 清顺治青花《西厢记》“奇逢”图筒瓶(另一面) ![]() 清康熙青花《西厢记》“假寓”图大碗 ![]() 清康熙五彩《西厢记》“联吟”图笔筒 ![]() 清康熙五彩《西厢记》“联吟”图笔筒(另一面) ![]() 清康熙青花《西厢记》孙飞虎抢莺莺图(“解围”一折)大碗 清康熙青花《西厢记》张生莺莺幽会图(“佳期”一折,红娘正将枕头递给张生)大碗 ![]() 清康熙青花《西厢记》“佳期”图高足杯 ![]() 清康熙青花《西厢记》“佳期”图高足杯(另一面) ![]() 清康熙五彩《西厢记》“佳期”图大盘 ![]() 英国巴特勒家族藏清康熙青花釉里红《西厢记》“奇逢”图盘 ![]() 英国巴特勒家族藏清康熙青花釉里红《西厢记》图盘 ![]() 英国巴特勒家族藏清康熙青花《西厢记》图盘 ![]() 英国巴特勒家族藏清康熙青花《西厢记》图盘 ![]() |
|
来自: RK588 > 《古玩收藏、鉴宝和文物考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