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集团的知本主义

 祺翊馆 2020-02-07

华为集团的知本主义

华为公司是一家以研制开发现代通信设备为主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只经过10年的发展,已成长为拥有上万名员工,年销售收入达百亿元,名列全国电子百强前茅的大公司。现该公司的产品已全方位覆盖了通信领域,交换机、接入网,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30%,产品还成功地进入了俄罗斯、非洲、南美、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公司的销售额每年都大幅度增长,1977年为41亿元,1998年为89亿元,1999年达到120亿元。在自主设计开发核心技术方面,华为公司已基本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迅速推出各种各样的新产品。

成功的高科技企业的经验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我国的一些学者对这些企业的动力机制、人才机制、分配机制等作了概括,认为它们的成功在于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体系。诚然,一个企业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一套好的机制。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功能主要是由系统的结构决定的,机制就是企业这个系统的结构,是企业内部相互关系的总和,所以企业的机制决定企业的发展。

不过,笔者认为,企业机制的建立,企业内部关系的形成,是受企业内部的一种更高层次思想的支配,这种思想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的理念决定企业的运行机制,各种机制都是从理念演化而来的,是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此,高科技企业的成功,首先在于确立了符合高科技企业发展规律的、正确的经营理念。华为公司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首先也在于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理念--'知本主义'。

一、'知本主义'的内涵

华为公司'知本主义'理念中的'主义'的含义,与意识形态中使用的'主义'的含义有所不同,它偏重于'系统的理论与主张'的意思。知本主义理念产生于华为人的实践,华为公司在初创阶段,就探索员工的持股,逐步构建以劳动为本的产权结构。当时公司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员工就把自己的奖金和利润分红都拿出来购买公司的股票。随着公司的发展,员工持股规模越来越大,持股制度也不断规范。员工持股制将劳动和产权通过出资权联系起来,这里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知识劳动,华为公司是个高科技企业,劳动更主要的是知识劳动。由此,华为公司的实践,就已经把知识、知识劳动与产权联系起来了。

华为公司在成功地完成第一次创业,进入第二次创业的时候,对公司近10年的经营与管理实践进行了总结,在公司管理顾问、中国人民大学专家、教授参与下,制定了指导公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华为公司基本法》。在此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对华为公司的经营理念作了概括和提升,明确地提出了'知本主义'的概念。华为公司的总裁任正非对此十分赞同,他认为,高科技企业使用知本(或知识资本)的概念很准确,我们就是'以知为本'。

'知本主义'的理念贯穿《华为公司基本法》,是华为公司整部管理大法的灵魂。为此,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对此理念作了较详细和较清晰的阐述,概括起来,'知本主义'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为知识是高科技企业的核心资源和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

《华为公司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明确提出:'我们认为,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创造了公司的全部财富。'知本本义理念不但把知识作为企业价值创造要素中的一个独立要素,公开承认知识与资本一样是企业价值的创造源泉,而且把它排在优先于资本这样一个重要位置上。《基本法》第九条也强调'人力资源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在高科技企业里,人力资本增值主要是指员工知识资本的增值,由此可见,知本主义理念首先是强调知识、知识劳动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2.主张给创造价值的知识劳动以合理的回报

知本上义理念承认知识劳动的剩余价值,认为高科技企业中由利润转增的资本不应全部归最初的出资者,认为知识和资本一样,在价值创造中都作出了贡献,应当给知识劳动以合理的回报,应该按生产要素来分配价值,不能让奉献者吃亏。《基本法》的第五条就明确指出:华为公司'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3.主张通过知识资本化来实现知识的价值

知识价值的有效实现形式,理论界和企业界都在积极探索,知本主义主张通过知识资本化来实现知识的价值。《基本法》明确提出:'用转化为资本这种形式,使劳动、知识以及企业家的管理和风险的积累贡献得到体现和报偿;……知识资本化与适应技术和社会变化的有活力的产权制度,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方向。'

华为公司实行员工持股制度,公司通过股权和股金的分配来实现知识资本化。公司的股权是按知分配的,即不是按照资本来分配,而是按照知本分配的。按知分配股权使得知识劳动应得回报的一部分转化为股权,进而转化为资本,股金的分配又使得由股权转化来的资本的收益得到体现。

4.不仅主张知识资本化,还主张知识职权化  知本主义理念认为,高科技企业可分配的价值,除经济利益外,还有组织权力,组织权力的分配形式是机会和职权。知本主义不仅主张按知分配经济利益,还主张按知分配组织权力,知识的价值不仅通过知识资本化,还通过知识职权化来实现。

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所有权决定经营权、管理权,但在华为公司并不是由某人拥有股份的多少来决定其职权的。《基本法》明确规定,公司'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每个员工依靠自身的努力与才干,依靠工作和自学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有了知识和能力的进步,就有可能争取公司提供的机会,'有可能获得职务或任职资格的晋升。'

以上是知本主义理念的主要内涵,该理念来源于高科技企业的实践,今后在实践和理论的继续探索中,其内涵还会不断丰富。

二、知本主义与利益共同体

智力密集是高科技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高科技企业要发展,需要招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学历人才,所以,如何才能吸引人才是高科技企业发展遇到的第一个问题。知识层次高的人,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有较多的工作机会,'跳槽'的可能性也较大,怎样才能把人才留住,这是高科技企业发展遇到的第二个问题。高科技产品的研制,需要创造性劳动,智力劳动是无形的,技术创新能力蕴藏在科技人员的头脑中,如何激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这是高科技企业发展遇到的第三个问题。以上问题,有的企业用高薪来解决,但是高薪未必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高风险、高回报是高科技企业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研制高科技产品风险很高,著成功了,回报也极高。近年来,国内一些高科技企业发展非常快,其规模急速扩张,效益成倍增加,资本迅速增值。一些民营高科技企业已出现千万元,甚至亿元的富翁。在利益分配问题上,一些企业过多地考虑创业者和最初出资者的利益,认为企业由利润增转的资本应全部归属创业者和最初的出资者。虽然随着企业利润的增加,也提高了员工的工资,但可能创业者和最初的出资者的回报呈几何级数增加,而员工的收入只呈算术级数增加。分配的悬殊,造成员工心理的不平衡,即使员工的收入不菲,也很难建立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亦难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分配制度成了影响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又一个重大问题。

高科技企业创造的价值应怎样分配?建立怎样的机制更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并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华为公司的实践是通过知识资本化,'实行员工持股制度,……结成公司与员工利益与命运的共同体'(《基本法》第十七条)。由于知本主义理念主张知识资本化,让员工分享公司的利益,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效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机制,这样形成的利益共同体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激发其创造性。

利益共同体实质是一种产权结构。民营高科技企业的产权属于谁?属最初的出资者?属创业者?还是属共同奋斗的员工?知本主义较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该理念认为由于知识在高科技企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知识、技术作为价值创造的重要要素,理所当然应当参与价值分配,从事知识劳动的员工应当成为企业的股东,而且应当按照贡献的大小来决定股权数量的多寡。

目前我国企业进行的产权改革中,一些民营高科技企业,如四通、联想集团等,都实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并且股权设置大量向技术创新人员倾斜,尤其是技术创造骨干份额最大。最近,国家有关部门也提出,具备条件的高科技企业可实行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作价折股、这些都说明,知本主义理念切合高科技企业的实际,反映了迈向知识经济社会的新时代的特征。知本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较好地解决了高科技企业的价值分配问题,在知本主义理念下建立的利益共同体,有利于高科技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这种经验是十分宝贵的。

三、知本主义与事业共同体

知识分子除了物质追求外,还有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当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精神上的追求会变得更强烈。近年来,有不少高级科技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离开跨国公司或外资企业到国内企业工作,有的还放弃在国外优厚的待遇和令人羡慕的职位回国。据报道,这种趋势正日渐增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回国加盟创维集团的硅谷精英说,在美国有了一定的地位,房子、车子也有了,该做的美国梦好像都做完了,但这种幸福里总觉得缺点什么。康佳集团在美国硅谷设有开发中心,所有的人员都是中国人。他们说,在外国公司打工,上司是外国人,与其给外国人做,还不如到中国人自己的企业干。对他们来说,为国内企业工作有一种在国外企业无法满足的'精神归宿感'。

高科技企业要形成内部强大的凝聚力,除了把企业建成员工的利益共同体,产生物质激励机制外,还要有精神激励机制。这种机制应能提供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能满足员工高尚的精神追求,同时,这种机制还应能引导员工的追求,使之变得崇高和远大。成功的高科技企业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既把企业办成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又把企业建成员工的事业共同体。

事业共同体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全体员工共同的事业追求。国内著名高科技企业的价值观中,都明确确立自已存在的社会价值,都明确地把国家、民族的事业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如华为公司把产业报国作为自己的追求,联想集团把'扛起微机民族工业大旗'作为自己的责任。

要形成事业共同体,企业在确立自己的抱负与追求后,一方面需要通过企业文化,使员工的自我追求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结合起来,使企业的追求变成员工的共同追求,像联想集团提出的那样,'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另一方面,企业还需提供机会,让员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知本主义主张知识职权化,主张企业为有知识、有能力的员工开放更多的管理职位,主张公平地为这些员工提供进入公司组织权力层的机会,这种理念为有抱负又有能力的员工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些员工可以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干一番事业,在实现企业的价值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在精神上的某种追求可以从中得到满足。由此可见,知本主义理念有利于事业共同体的形成。

高科技企业在知本主义理念下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使员工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使员工感到自己的前途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自己与企业真正共命运。因此,知本主义理念在企业中产生的凝聚作用是很强的。华为公司的知本上义理论与实践,对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有很强的示范和启迪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