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动用工机制聚变前夜:雇佣制的模式会被合伙制模式取代吗?

 南伯1 2019-05-13

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通常是雇佣制,一把手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员工是执行层,是被公司雇佣来工作、执行工作指令的。这种雇佣关系极易导致一方对另一方的压制,不利于被雇佣者激发潜能,也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新经济形态的诞生,股权激励的神话不断在坊间流传,知识劳动者逐渐觉醒,他们便会主动去寻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而股权激励,正是这些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有效途径。

因此,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开始发生质的转变,即从雇佣制发展到合伙人制。

劳动用工机制聚变前夜:雇佣制的模式会被合伙制模式取代吗?

2016年6月27日,来自万科内部的一封邮件流出,这是万科管理层写给所有万科事业合伙人的,全名是“致万科合伙人的一封信:同心同路”,其中有一句话是:“资本可以雇佣劳动,知识也可以购买资本。资本和知识的关系,是双向的相互选择,是合作和共赢,而不是单方面的控制或支配,不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在这里,先不论这封信背后的事件,仅从字面意思来看,在现有的企业管理中,建立“合伙人”这种新型用工关系已经成为市场的发展趋势。

而更早诞生的《华为基本法》也很明确地诠释了这一观点,在《华为基本法》第五条中,就有明确的记载:“我们认为,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华为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我们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第十八条则明确了华为实施股权激励的管理政策:“华为可分配的价值,主要为组织权力和经济利益。其分配形式是:机会、职权、工资、奖金、安全退休金、医疗保障、股权、红利,以及其他人事待遇。我们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合伙人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趋势。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曾在演讲中这样强调合伙人的重要性,他表示:“合伙人的重要性超过商业模式和行业选择,比你是否处于风口上更重要。”

合伙人制,不仅包括领导层级的合伙,也包括员工层级的合伙。今天的新经济企业,同万科和华为一样,一般在创业的时候都会以合伙方式出现,而新经济的拥趸——投资人也会达成共识,希望所投资的企业拥有优秀的合伙人团队。

员工期望的,当然是股权激励带来的实惠,诸如分红权、增值权等,这些都需要企业管理者做足功夫,来保证员工能分享到成果,从而保证整个公司最强有力的战斗力。画饼充饥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让员工感受到他们是权利的主体,产生当家做主的满足感,公司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未来。

同时,员工层面的合伙人制,也表现在交互的自由、协作的自由、信息共享的自由等方面。企业管理者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满足不了员工的正当要求,员工凭什么要为你的企业卖命!

我们从工业大生产走到移动互联网,不但打破了科层制、垂直管理,也拥有了更多选择的条件。于是,才有了从雇佣到合伙的理念和实践。相较于雇佣,合伙将企业上下结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促使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大幅下降,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