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李怡楚 2020-06-29

人类漫长的文明史里,中华文明始终浓墨重彩。

五千年以来,一直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央,眼看着其他文明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下。

五千年前,古埃及忙着修建金字塔,中国人跟着大禹治理洪水。

四千年前,发明航海术以及天文学的苏美尔文明灭绝,夏朝正在熟练地打磨青铜器。

三千年前,希腊人在城邦广场争辩哲学,先秦诸子同样百花齐放。

二千年前,罗马人将地中海变成内海,这边的风景则是,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一千年前,阿拉伯半岛繁荣开放,大唐万国来朝,盛世恢弘。

如今,依旧是美利坚和我们,一时瑜亮。

文明的命运兴衰同样遵循丛林法则,过往千万年,无数民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国破血湮山河不在,匆匆过客无人凭吊。

而中华文明却经久不衰,血脉永续。

更是将地图延展到冷兵器时代的地理极限,东临东海,南及岭南,西至葱岭高原,北达蒙古苦寒,偌大的疆土留存给后人。

从先秦到民国,虽屡经外敌侵袭、天灾瘟疫、战乱纷争,中华文明却未曾断根,反而愈发繁茂,并非幸存者偏见的自然概率,而是无数先辈们的勇敢担当。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我认为中国最大的幸运,是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诚哉斯言!

拆开来看,中国人的勇敢包含二个部分。

一是人定胜天的决心。

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节。

中国人相信人定胜天,君子当自强不息。

我们不会坐在原地两手一摊,等着神灵拯救,也不相信来世会有好运气,然后今生碌碌不为。

天地浑沌如鸡子,那就举起斧头一分上下。大山挡住了去路,那就拿起铁锹把它搬走。洪水淹没了大地,那就想尽办法疏导治理。

以及,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燧人取火,仓颉造字,神农尝百草,有巢造住所。

这些故事流传经世,人定胜天的精神自然薪火不息,形成中国人的图腾和信仰。

天大的困难,先干再说。

中国人崇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真正的勇敢是,我可能会牺牲,但我还是要去。

明知道身前敌人千军万马,身后只有一仞孤城,也绝不退却。

明知道这条路凶险无比,困难重重,也要咬紧牙关逆向前行。

明知道黑夜漫长,看不到尽头,也要拆下腿骨,燃成火把,照亮世人。

这种气节,属于“吾将上下求索”的屈原,属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属于“一片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属于“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

激励着一代代人的中国人,脱离冷气,一心往上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血脉相承,同文共字,每个中国人对于身边的同胞,有着朴素的共情感和认同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尤其在艰难非常时期,同仇敌忾,国人对同胞之苦痛会更有恻隐之心,更愿意为之而奋战。

于是,无数普通人化身为勇敢的人,用自己的一切力量,来保护他们珍爱的东西。家园城市,亲人朋友,甚至是无数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有些人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世代传唱。

更多的人可能是籍藉无名,不着笔墨,但他们同样是一群勇敢的人,为自己的同胞流血牺牲的人。

支撑他们的,是对事业的责任心,对同胞的关切,对家国的深爱,胸中大美的情怀,以及磅礴的使命感。

历史永远是由细节组成的,再小的力量也能兼济天下。

正如此时此刻,一大群勇敢的中国人正在面对疫情,奋勇作战,保护着自己的国家与亲人。

他们之中,有告诫大家不要涉足险地,自己去毅然前往的无双国士。

有勇敢逆行,直面病魔的医务工作者。

有争分夺秒,提供后勤服务的保障者。

以及更多在背后伸手相助,呐喊助威的你我他。

这一次,勇敢的中国人同样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人民。

愿阴霾早去,重归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