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与老子吵了一架,借了样东西不舍得还,几千年来人人追求

 丰运 2020-02-07

土生土长的中华文化有二大学派,一为儒家,二为道家,儒家经弟子子贡发起的造圣运动,再经董仲舒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逐渐成为中华的主流哲学学派,演生出一系列中华人文科学;而道家追求自然,不主动推广,任民间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养生、炼金、方术、风水之学,算是一些原始的自然科学吧。但今天看来大相径庭的两大学派,其最开始却是同一个源头。

孔子与老子吵了一架,借了样东西不舍得还,几千年来人人追求

孔子问礼

这个源头自然是老子。有专家说道家非源自老子,《道德经》也非老子所著,说杨朱才是道家的真正创始人,其依据是孟子所记载的一句话:“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且不说这么重大的事,史书上毫无记载,杨朱生平也无从考据。更重要的是杨朱的思想记载也很少,不能用一个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理由就能概过;再说,如果杨朱写下了《道德经》这么一本宏大巨著却不留名,则多少说不过去。

从各方面汇总的依据来看,老子是一位道家开创性的人物,这是板上钉钉的。而关于老子与孔子的师徒关系(或者是请教性的师徒关系),则是确定无疑的。

孔子与老子吵了一架,借了样东西不舍得还,几千年来人人追求

孔子问仁

今人看来,人与人之间相互请教,甚至晚辈向长辈的探讨,绝对不会因此而记作师徒关系,但是在古代确是很讲究的。在古代,比如科考考官视本届考生为门生,参加殿试的考生自动成为天子门生;古人登门向长辈请教,都执以弟子礼,否则没有哪位长辈愿意提点后学。所以,史书记载,孔子曾经三次求学于老子,虽然不能说孔子就是老子的弟子,但可以确认的是,年龄相差了20岁的孔子,在三次拜见老子请教学问时,也是执弟子礼的。

第一次问学于老子,孔子问的是祭祀之礼,此时的孔子不到20岁,自然没有形成完善的学问体系;孔子第二次问仁于老子,老子对孔子的仁义之说根本不置可否,只建议孔子目标不要太宏大,理想不要太丰满,因为做不到毫无意义。

孔子与老子吵了一架,借了样东西不舍得还,几千年来人人追求

孔子问道

孔子第三次求教于老子时,已经50多岁了,正爆发中年危机,思想不被鲁国采纳,官场也不得志,只能搞搞培训教育,带带子渊子路子张周游列国,思想上、人生上一度陷入迷茫,还时不时接受子贡的救济,于是又来求教于老子。

此时的老子虽已辞官退隐,却已名扬中原,请为弟子求拜者络绎不绝,而且思想主张已非常成熟,字字珠玑。老子当场就不客气地对孔子说,你那些宏大愿景就少说吧。

你觉得孔子会接受老子的批评吗?显然不能,所以孔子也激烈辩护了一翻,并且进一步解释了自己的核心观点,观念冲击现场火花还是挺有激辩氛围的,说是争吵也不为过。

老子没办法,最后只能含笑略过,最后说了一个“上善若水”的故事,说水虽然是天下最柔弱的,却无所不往、无所不破,天下之至柔,才是天下之至刚,所以送你一个字,你如果能够研透它,也许就否极泰来了。

孔子与老子吵了一架,借了样东西不舍得还,几千年来人人追求

好善若水

这个字,就是“道”。天下万事万物莫不合道,合道则生生不息,非道则不可久远。道者,天下前行的规律也,这也是道家最核心的主张,道法自然。

孔子认为这个道字很好,于是就接受了下来,但他却把这个“道”用作另外的意思,成了一种人道,一种理想,是最高愿景,是规则,而不是规律。所以,孔子晚年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按孔子弟子曾子的说法,就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只是到了曾子的学生子思写《中庸》时,才有所回归。

所以,孔子倡导的儒家之道,与老子道家之道,是大有区别的,现在我们把它们混为一谈,实在是一种低级错误。而当初孔子把它借了过来,只是借了一个字而已,并没有借了老子“道”的思想,那么,这个“道”字,从此也还不回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